美国天然气行情东方财富吧_美国天然气现货价格图
1.潜能恒信东方财富股吧
2.全球金融巨头都有谁?
3.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福布斯世界富豪榜2021排行榜最新)
4.现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都有哪些?
5.中国石油(601857)股吧_中国石油怎么样_分析讨论社区—东方财富网
车长波 丁锋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5)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物资,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0%以上,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各方面研究认为,天然气将会在21世纪逐步逼近和取代石油而成为第一能源。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全球石油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相继建立了石油储备制度,并从此加强了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的探索与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高,各国争夺油气资源进入白热化状态。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为此,关注石油安全,加强油气资源政策研究,积极探索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并举,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逐步建立境外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积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是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运输、加工、储备、贸易、化工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分析,回答其带有全局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方针、政策、策略和规划等,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保证石油供应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成立了能源领导小组和能源办公室,提出了能源领域开展研究的工作要点,为系统、科学和适时开展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外油气资源现状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
我国油气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质量一般,分布不均,人均不足,油气比接近。据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全国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超过20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其探明程度分别为33%和13%。截至2004年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34亿吨,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4.46亿吨,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3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4位。
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域共发现油气田616个,先后建成大庆、胜利等47个油气生产基地。1950年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吨;1963年大庆油田开发,1965年实现国内原油自给;1978年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1993年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生产原油1.75亿吨,生产天然气408亿立方米。到2004年,全国累计生产原油43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0.61万亿立方米。
油气资源勘探投资逐年增加。1992年以来,全国油气勘查总投资每年都在100亿元以上,1995年达157亿元,2000年为200亿元,2004年为250多亿元。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1982年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开展了四轮海上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区块招标和不同形式的双边谈判,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180个石油合同,引进勘探开发资金100多亿美元。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对外开放始于1985年,累计吸引外资约20亿美元。3大石油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全球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81位,营业收入414.99亿美元;中国石化86位,营业收入403.88亿美元。中国石油利润居23位,50.21亿美元,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表1 美国《财富》杂志2000年以来全球500强排名
(二)世界油气资源现状
世界油气资源总的特点是油气资源总量丰富,潜力巨大,分布不均,海域勘探程度低于陆域,油气比接近。随着人类对地下石油资源认识能力的提高,世界油气资源总量的评价结果将会不断升高。其中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为999亿吨,约占世界61.7%左右。中东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72.83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的40.6%左右。根据BP公司资料,截至2004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1619.0亿吨,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79.53万亿立方米。2004年世界原油产量38.68亿吨,天然气产量2.69万亿立方米,目前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采比分别约为40.5和66.7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拉美、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的原油产量份额逐步增长。同时,非欧佩克国家已探明的储量稳定增加,目前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资源潜力。近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又一个竞争高地,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非洲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4%。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10年也有大幅度上升。
目前,世界正处在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世界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国际能源界普遍认为,今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20年以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将要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同时,未来石油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造成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第二是大国操纵并利用油价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第三是投机因素影响,大量游资转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加剧,造成油价居高不下;第四是突发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最近国外有些机构散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认为国际油价飙升主要是由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过快而引起的。事实上,虽然近两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比较快,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加大(2003年进口石油9700万吨,2004年增加到1.5亿吨左右),但仅占同期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现在全球一年石油出口贸易总量23亿吨,其中美国去年进口石油6.1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26.5%。因此说,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不存在中国石油威胁论的观点。总之,今后20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增长因素明显多于需求增长因素,总体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二、世界各国石油战略特点
未来十几年,在可替代能源未出现时,仍依赖常规能源。鉴于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状况,预计2015年以后,世界各国对常规能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为此,各国都从长期战略出发,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的能源战略。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战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
(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美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耗的24.8%,故从战略上考虑,大力发展海外,近年来对亚非地区能源投资额高达280亿美元;日本进口能源占能耗的95%,也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欲将西伯利亚建成其能源供应基地。
(2)促进国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美国,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适当促进国内原油勘探和开发,提高原油产量,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欧盟在积极保障境内能源供应稳定安全,能源生产消费适应环保要求,仅有煤炭资源的德国则积极发展核电,降低能源的进口。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料,实行“碳税”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美国有《清洁燃料计划》;德国实行地下煤气化和煤的液化;英国煤液混合物燃烧;丹麦煤灰利用;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温室气体捕获、贮存和利用等。
(4)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国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丹麦发展风力;英国的核燃料循环技术;挪威水力发电的高效能源系统等。
(5)增加战略储备。第一次能源危机后,美国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最初为1亿吨,1993年扩大储备量34000万吨。
(二)发展中国家能源战略
(1)加强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2)加大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能源利用研究。
(3)大力开展节能活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效的提高。
(4)吸收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5)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完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
(6)采取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履行国际公约,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发展。
(7)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加强环境与能源的宣传教育,促进节能与新能源开发。
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主要仍将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薪柴、农作物秸秆、动物烘干粪便等非商业燃料。据预测,未来20年,经合组织之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将占全球能耗增长的69%。为此,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每年需投入500亿美元发展能源。发展中国家既要尽量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又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发展中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能源供应和安全总体战略指导下,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应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的发展方向,沿着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面向全球,充分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配置和灵活配置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调整和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石油、天然气安全保障应急体系,为保护环境和生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创造必需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保证。
(二)基本方针
坚持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既要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又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建立境外石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石油、天然气贸易,实现油气来源多源化、进口方式多样化、进口品种多元化。
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是在加强石油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既要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又要加快天然气的开发;既要加快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积极开拓天然气利用市场;努力把天然气产业链培育成一个独立的能源支柱产业。
要深化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规范市场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条件,形成并完善我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石油、天然气市场,实现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接轨。
总的来讲,实现我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三个关键点”和“三个突破口”。
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加国内供给。我国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丰富,探明程度低。要加强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加大油气资源的勘探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技术水平。要继续深化东部老油田勘探,加速中西部和海域油气资源勘探部署,积极促进天然气资源快速开发,不断加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增加供给总量。同时,鼓励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替代资源。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我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长期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要积极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通过各种合作投资途径,参与境外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增加海外份额油,并稳步开放下游市场,实行进口多源化和多元化,有效降低进口风险,达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目的。三是积极引导消费。我国石油保障程度逐年下降,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有效引导消费迫在眉睫。要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要尽快开征燃油税,建立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实现原油、成品油滞后价格向实时价格转变。
三个突破口:一是安全获得境外油气资源。国内油气资源产量增长空间有限,消费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进口的安全性和可能性。要下大力气建立稳定的油气资源进口基地,采用快捷、安全和经济的运输方式。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获得原油、成品油和石油制品,把油气资源进口安全的各种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积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是减缓我国油气资源进口长期增长势头的重要举措。目前,世界能源消费已完成了由煤炭向石油的转换,正在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一次能源仍将以煤炭为主。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开发和利用。三是将节能列入基本国策。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节能必须纳入基本国策,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1.油气比1:1的目标
我国天然气丰富,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实现油气比1:1,改善和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洁净能源,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环境。
2.石油持续稳产20年的目标
200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75亿吨,在今后20年,原油产量能持续稳产在1.8亿吨/年。
3.走出去的目标
2004年,我国3大油公司的海外份额油为2000多万吨,用10年的时间,境外份额油争取达到1.8~2.0亿吨。
4.发展海洋石油勘探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陆上能源的开采趋于饱和,于是海洋油气能源的探索成为人类寻求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家认为,海洋储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这是一个强国目标,用5~10年的时间,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强国。
5.降低能耗目标,节约用油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必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一定的冲击,节约用油和开征燃油税需加快步伐,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
1.陆上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战略
坚持“深勘东部、加强西部、开拓新区”方针,促进陆上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依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东部老油区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增加后备储量,继续将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其外围盆地作为主攻方向,将新层系和隐蔽油气藏作为勘探重点对象,重视华北前第三系和东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石油资源评价工作。不断创新工艺,提高采收率,增加最终可采储量,减缓东部产量递减。
建立全国油气资源定期评价制度,实现油气资源的5年周期性评价和重点地区的随时评价,通过定期评价和重点评价,提供权威的油气资源数据。
以寻找经济储量为目标,以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和柴达木等大盆地为勘探主战场,进一步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不断增加探明储量。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强化老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难动用储量,开发边际油藏,充分利用资源。
2.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
要坚持自营开采与对外合作并举,进一步提升海域油气的战略地位,使海域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大力提高海域油气的比重,全面开创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局面。
加强海域基础调查评价工作,为海域划界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采取灵活的合作政策,吸引外国石油公司,促进南海南部、黄海和东海的勘探开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整合现有力量,打造一支独立、有规模、技术先进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队伍,为开展我国领海的勘探开发创造条件,为全球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奠定施工作业能力的基础。
渤海要坚持勘探开发并举,进一步扩大已有勘探成果,加快蓬莱19—3等油气田开发建设,加强伴生天然气回收利用,使渤海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接替区。黄海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勘探,努力发现商业性油气田。东海要加大勘探工作力度,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加强春晓气田群的开发利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台西盆地和台西南盆地的勘探,稳步增加油气产量。南海要加大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边际油田和莺歌海盆地的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和程度,增加油气资源储备,重点开发建设北部湾油田、东方1-1气田。促进海域深水和争议海域油气勘探,充分利用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机制,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加强南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切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发展天然气战略
立足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琼东南、莺歌海、东海7大盆地,以寻找大型气田为目标,培育竞争性勘探市场,切实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工作,为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放宽审批权限,实现国家授权经营、项目备案制度。形成与项目备案制度相协调的外汇匹配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完善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继续分离企业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为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运作规范、富有活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供应稳定性和灵活性,实现输配网络化为目标,加紧推进俄气南下、哈气东输的管网论证和建设。加大政府对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完成西气东输和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构筑全国性基干管道网络。引进LNG技术,开发小型边际气田,发展LNG运输。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天然气市场开拓,打破垄断,促进天然气下游竞争性市场发育,鼓励天然气消费,促进竞争,开放市场,总量调控,加强监管,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4.国际合作战略
坚持互惠、互利、互换、互补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利用符合游戏规则的办法,加强对资源的控制。俄罗斯、中亚国家以经贸——资源交换关系为主,中东国家以市场——资源交换关系为主,非洲国家则以投资——资源交换关系为主。正确处理油气资源“走出去”和整个石油工业“走出去”的辩证关系,依托油气“走出去”,促进其他行业产品、技术、装备和劳务走出去。
一是尽快建立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战略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国家海外石油风险勘探基金,由政府参与承担一部分勘探风险,改善融、投资机制;三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政府之间的协调;四是对参与境外石油、天然气投资的企业实行资格审核制;五是积极参加国际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六是鼓励国家石油公司海外份额油优先返销国内;七是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为我国扩大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5.安全供应战略
实行境外油气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样化战略,扩大进口国别选择范围,通过参与现货、期货、产权等多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大量、反复交易去主动影响价格,学会驾驭市场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的炼油能力并进口成品油。通过市场采购、市场换资源和合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以构建多元化石油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建设我国油轮队伍。国家可以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海上运输总公司以及招商集团的油轮船队运力资产进行整合,并对油轮船队建设所涉及的金融、海关、税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也可以考虑由货主、船东以及港口三方投资组成大型油轮船队。
6.石油储备战略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的战略储备结构,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选择石油、油(田)井、石油资源储备以及技术储备方式,形成布局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统一、反应迅速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国家制定油气战略储备管理法律法规,设立石油战略储备建设专项资金,明确储备种类和指标、经济政策和动用规则,安排储备专项预算和年度储备计划,确定收储、动储方案,组织并监督实施。国家还应以法律形式规定并以优惠政策鼓励石油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和增加商业储备,作为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在国家统一管理和集中调控下,由企业自行安排。
储备目标为2005年达到1600万立方米,2010年达到4400万立方米,相当于2010年进口90天的储备量。
7.节油增效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匮乏。节约油气资源是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加入WTO挑战的现实选择。
加大节油力度,制定节油规划,贯彻落实节能法,建立全国性节油监控网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建立节油型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抑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费。
大力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节油,抓紧燃料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开发,在电力、石化、冶金、建材、化工等5大重点行业创办示范工程,实施“气代油、煤代油”项目,力争到2020年,工业节油的五大重点行业形成节约和替代石油能力4500万吨。
作者简介
[1]车长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丁锋,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
潜能恒信东方财富股吧
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回望远去的冷战,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冷战合规律性地演绎着否定之否定之路:从冷战到缓
和,又从缓和到新冷战,如今又走向缓和,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的基本态势. 现于外的军事、政治、意
识形态的尖锐冲突与藏于内的经济关系发展的脉络大致相同又时有背离。军政冷战和经济冷战之
间互为因果、互为目的手段。虽然冷战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军事力量的对抗,但 财富和实力始终
是相关的 ”从长远的、深层意义上看.冷战演绎的主导者和胜利者不是军政力量而是经济力量。
本文拟以经济冷战为线索讨论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演进的历史,并揭示其内在的必然性.
一
、从冷战到缓和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战后到60年代末.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是从由热转冷,再到
由冷转热.但前一转变是明显深刻的,而后一转变是浅显微弱的,故又称为 有限缓和 。1945年。二
战最后一缕硝烟尚未散去,美苏战时盟友关系即已开始解体,军事、政治、经济等各种关系由热转
冷.急剧降温并直至冰点,在两大阵营、两个军事集团对立的同时,两个平行的市场体系也迅速建立
并展开对峙,形成了冷战棵刻的经济内涵。战争结束时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军政强国和经济强
国,但大有大的难处,美国在经济上最为担忧的是军事订单消失 军队复员会造成大规模失业并导
致经济重新衰退,危及制度安全;担忧苏联会利用欧洲经济混乱进行经济渗透。于是,对苏经济遏
制战略应运而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马歇尔计划和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如同一把双刃剑,锋芒
直指苏联。1947年出台的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翻版,正如杜鲁门形容的那样,是
一个核桃两半边 。 其主要内容是扶植西欧经济使其强大到足以抵抗苏联的攻势,并在推动西欧
联合(其直接结果是欧共体)的基础上使之成为遏制苏联的集团力量。因而 从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发端于杜鲁门政府时期,
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全面禁止战略物资、紧缺商品和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或间接地输^
苏东各国。从1948年3月美国决定对苏东禁运战略物资,到1949年《出口管制法》出台和 对共产
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简称 巴统 )建立,对苏经济遏制战略基本形成.其现实目标是 使
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它目前的地区. 苏联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仍然是欧洲第一、世界
第二的军政强国。面对战后初期严竣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和咄咄逼人的美国全球攻势,苏联迅
速做出强烈的反应。在冷战思维的偏激指导下,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 对峙的理论,并在国
际经济问题上全面推行与西方对立的政策,坚决反对美国对苏联及其势力范围的任何经济蚕食企
图。1945年2月苏联最终拒绝批准 布雷顿森林协定 ,又进一步使经济对抗从理论变成现实.为抵
抗马歌尔计划的影响,苏联通过实施莫洛托夫计划,强化与东欧国家经济联系并限制其与西方经济
往来,到1949年又正式发展成为苏东经济集团(经互会).这样,作为美苏两个计划直接经济后果,
欧洲“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体系 和彼此隔绝并相互对峙的两大经济集团。美苏原有的交流渠
道彻底中断.50年代中后期起,冷战首次出现了转折,美苏关系由冷转热,呈不断缓和的趋势,即使
是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突发性尖锐对抗,也不能使之发生实质性逆转.缓和的经济背景是苏美力
量对比开始了由劣势到均势的逐渐转变。
美国经济在50~60年代总体上仍呈增长态势,但却 正在迅速失去其1945年曾在世界财富、生
产和贸易中所占有的相对比重. 1.m 60年代起美国经济的某些重要领域出现明显的危机征兆。面
对苏联军政实力膨胀的压力,美国被迫采取战略收缩,实行缓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就已经认识
到 缓和东西方经济关系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 ,并在实际政策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如将经济打击重
心转向中国,缓和对苏东的贸易管制等。5O年代中期又通过拟定东西方交流方案,形成韧始的演变
政策以逐步取代激变政策。60年代,美国进一步考虑以经济让步来换取苏联政治让步.肯尼迪时
期实施的 和平战略 ,也将贸易作为推进缓和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这种经济缓和仍然是受到严格
限制的,如1962年《出口管制法》修正案就将出口限制扩大为:凡属对 军事或经济潜力发展有重要
意义的物资, 一律禁止向***国家出口. 由于战后恢复性生产、高投A所形成的初始冲力以及
宇航和核船等几个与军事潜力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部门的超常发展,苏联经济出现了跳跃式发展,
其国民收入,1950年为美国的30‰ 到1960年为美国的58%,差距开始缩小。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
提出 三和路线 ,用两个平行市场之间的和平竞赛取代了斯大林时期的隔绝对峙,他认为: 现在我
们的国家在增长速度方面和产品的绝对增长量方面都超过了美国,我们以比美国辖的速度前
进,我们每年的产量比它多.因此,赶上美国现在容易多了. 两大市场体系 长期共存、和平竞赛
成为赫鲁晓夫及其以后较长时期内苏联对外经济关系的主导思想。既然可以平行共存,对外(资本
主义市场体系)的经济关系可有可无,对内(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经济关系必须加强控翻. 因此苏
联的缓和攻势主要表现在政治姿态上,经济关系的缓和是极其低调的.在6O年代后半期,苏联开始
出现主动寻求对美经济缓和的迹象.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关系的转变更具相对滞后
性.在整个60年代,美苏经济关系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以1969年为例,双方贸易颧仅为1.6亿
美元,为苏联与西方其它国家贸易额之最低(同期苏联与英国 西德、法国,意大利的贸易额分别为
7.O6亿、7.4l亿、4.7亿.5.3l亿).且贸易主要限于农产品,1963年美国向苏联出口的50万吨小麦
就堪称这一时期贸易之大宗了.
从缓和到新冷战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6o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
势是承接上一时期的缓和,继续由冷转热.再由热转冷.但后一转折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是不明显
的,与军事、政治态势的剧烈变动相比,呈现出不一致性和滞后性,当新狰战的阴影再次笼罩世界
时,东西经济的交流依然在冰封的河面下捅动. .
1969年美国越战的失败,标志着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均衡态势的基本完成,同时也将经济缓和推
进到具有一定实质性内容的时期.其背景是美苏经济实力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经济差距进一步缩小.越战失败加快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经济霸权也开始动摇, 战争费用大
幅度猛增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坏的影响, lJI 并把自杜鲁门最初在1941年宣布了遏制主义以来逐
渐形成的对冷战外交政策的一致支持打得粉碎。 尼克松时期提出 国际新经济政策 ,以退为进,
推行以发展美苏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缓和方针,对苏实行 诱导式经济外交 .在此方针指导下,
1969年《出口管制法》,以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取代全面战略物资出口限制,放松了一般技术和商品的
出口,并利用 巴统 的 例外 条款扩大禁运物资和限运物资出口。但是,经济缓和的目的是十分明
6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拒
确的,美国官方公然宣称: 我们的战略是要利用贸易让步作为政治工具,以便在苏联冒险时制约他
们,在他们采取合作态度时鼓励他们, 使***国家的国内发展和对外政策沿着我们期望
的目标前进。 尼克橙也形象的说: 在我们的商品上不但要印上经济价码,而且要印上政治价码. 啪
实际上,美国就曾在北越、限制战略核武器、苏联国内政策等同题上以发展经济关系为筹码,迫使苏
联让步。由此可见,美国的经济缓和并非遏制的终结,而是遏制的新形式和继续.
70年代是苏联军政实力最为强大的年代,苏美经济实力差距大为缩短,l965年苏联国民收人
相当于美国的57%,1978年上升为67% 左右.钢铁、石油等近2O种工业产品产量甚至超过美国。
勃列日涅夫过高估计了苏联的经济状况,他认为: 最近25年里,苏联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的
发展,达到了其成果可成为决定世界政治因素的高峰。 但苏联经济存在严重的弊端,与同期美国
趋于表面的危机相比,苏联的经济危机是隐性的,但也是更深刻的。勃列日涅夫秉承苏共二十大的
外交路线,军事上表现强硬,经济上有求于美国。苏共二十四大提出 六点和平纲领 ,宣布要把缓
和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着重改善同美国的关系。由于美苏在经济利益上互有所需,双方经济美系
有较大进展,1972年美苏贸易协定签署后,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从1972年的6.88亿美元到1979年
44.77亿美元,成为缓和的一大标志。这一时期举行的几次最高首脑会晤,签订的几十个协定、协议,
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经济内容,涉及经济、科技,贸易、能源、医药、环境、公共卫生等众多方面.如仅
在1972年7月就签订了关于美国向苏联提供贷款、用于苏联向美国购买价值7.5亿美元粮食的协
定,此举 使两国贸易额陡增近一倍 ;关于苏联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额为3O亿美元的科技合作
协定:关于双方在能源、电子计算机、农业等六个研究领域合作的协定等等。在l972年lO月签订的
一项为期3年的全面贸易协定中,美国甚至允诺要国会批准给予苏联最惠国待遇,并约定在对方首
都互设贸易办事处。双方经济关系获得战后以来的最大发展。
但是,经济缓和并投有带来军政缓和。7O年代中后期,苏联利用美国战略收缩之际,不断扩大
在中东、非洲、中美的渗透,乃至出兵阿富汗,全球攻势达到顶峰。美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牵制苏联
内外政策的战略方针宣告失败。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迅速盖过了微弱的一致·陛,缓和得以建立的基
础开始崩溃,经济对抗重又发展起来。
1977年卡特上台,以 全球秩序政治 取代了尼克橙主义,虽然美苏经济关系仍然沿着前期缓和
的轨道惯性向前,但已逐渐由热转冷。1979年以前,美国曾多次以苏联的武器控制问题、持不同政
见者问题、苏联武装干涉安哥拉问题以及人权阿题等为由,用搁置贸易谈判、限制出口等经济手段
制裁苏联。
7O年代又是苏联盛极丽衰的年代。1978年苏联军费开支已达到世界首位,高出美国20%,军事
上的疯狂增长与经济上的停滞后退使其成为“泥足巨人 ,更加迫切地希望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勃列日涅夫打出 缓和物质化 的旗号,提出以军事缓和与经济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将发展美苏经
济关系作为政治合作的前提。提出 应该最迅速地和最充分地使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变为现实 。
虽然这一时期美国对苏制裁已经升级,但1977年10月到l978年9月,苏联仍从美国进口了1 480
万吨谷物,l979年粮食贸易颧更是达23亿美元之多.大大超过了l975年协定规定的每年600 800
万吨的数额。而同年美国也从苏联进口了价值5.48亿美元的黄金和2.54亿美元的其它商品。然
而,现实的情况是美苏战略力量对比再次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已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制
裁方式来处理美苏经济关系了.随着阿富汗事件的爆发,美国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新冷战
掀起了高潮。
二、从新冷战到新缓和
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大致从70年代末到l991年苏联解体.美苏经济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
与冷战前期相似的形式,即从由热转冷,到由冷转热。但是,国际经济大环境和美苏国内经济状况
第4期 牛笑风:拎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87
的重大变化,构成美苏经济关系新的背景,无论高压遏制还是诱压结合都不能阻止经济交往的潮
流,发展经济关系已成为解决其它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1979年起美苏经济关系大幅降温,此后直到80年代上半期,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苏力量对比的实质性变化,美国重新取得优势,再次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攻势.经
济攻势范围之广 经济武器 力量之强前所未有。新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
经济,虽然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经济实力相对衰落,但国内经济发展总体向好趋势已经形
成。由于对苏经济缓和的结果和初衰大相径庭,于是美国再次调整对苏经济战略。1980年1月, 卡
特主义 出台,成为新经济遏制战略的信号,接着,里根政府又推出耗资上万亿美元的 星球大战计
划 .它是美国全球称霸政治与强大的综合国力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
它在把军备竞赛引入太空的同时.也将对苏经济关系推向低谷。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在经济上对苏
联的战略反制作用更大. 与战后初期的经济遏钼战略相比,这一时期美国对苏经济遏制达到新的
高峰,改变了7O年代以来的 诱导式经济外交 的缓和方针,实行 高压式经济外交 ,将经济打击目
标重新对准苏联:把技术转让限制作为基本国策,建立起 类巴统管制 、 第三国合作体系 ,扩大限
制范围;对苏实行 无例外政策 ,采取多种钼裁手段加剧其国内经济困难。
苏联8O年代经济衰退加速,经济日趋困难。按美国中央情报局等西方机构估计.1981年苏联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从1970年的1 5.9% 降到1980年
的l.6%.n D1l ”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美国差距持续扩大,8O年代中期在民用生产的新技术利用方
面落后美国近2O年.综合国力不及美国一半。在现实的力量对比面前,苏联对美转入战略守势.经
济上更是采取低姿态,希望借助美国援助来摆脱经济困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1979年底以后美
国对苏联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单方面停止履行已经批准的一批 例外 出口协定:除1975年
协定规定外,不再支付苏联另外定购的1 700万吨粮食;停止尖端技术和战略物品许可证出口.冻结
价值1.55亿美元的对苏高级技术项目的出口申请;严格限钼苏联在美国水域的捕鱼权等等.双方
经济关系骤然降温,贸易额由1979年的44.77亿美元锐减至1980年的19.63亿美元.此后,美国又
不断扩大钼裁范围,如推迟双方长期谷物协定谈判;对苏实行石油、天然气禁运;要求一切在国外的
美国子公司包括使用美国专利生产的外国公司对苏实行石油 天然气 备禁运直至下令抵钼
莫斯科奥运会。强硬到极点。
冷战时代的最后一次转折出现在80年代中期.1985年11月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首次会晤,标志
新一轮缓和的开始.新缓和是美苏两国综合国力长期争斗的结果,也是当代和平和发展两大潮流
推动的结果.80年代以来,国际角逐的主战场已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顿域,处理国与国之鸸关系
的方式和手段不再是以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的对抗为主,而是以发展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为主.
美国在这个时期再次拥有优势。在信息革命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经济逐渐积累起实质性变化
的基础,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困难与问题也很多,尤其是此前的经济遏制战略未见大的成
效,反而使财政、贸易赤字和债务不断增加,国际经济地位严重削弱. 但它的问题远不如其对手苏
联严重,是相对衰落中占据‘第一 的问题. _5 里根政府全面总结了以往对苏经济战略,认为僵硬
对抗、高压遏制和盲目发展对苏经济关系以换取其克钼退让都是不可取的。于是一种貌似折衷的
。诱压结合 的经济外交方针取而代之. 诱压结合 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发展经济关系为诱饵,同时
附加政治、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各种条件,迫使苏联全面退却,最终使其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
态全面倒向西方.1989年5月,布什政府推出 超越遏制战略 ,对战后四十余年的对苏政策作了显
著调整,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限制苏联的扩张.而是使 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
一员 . 由此可见, 超越遏制战略 并不是超越了经济遏制,而是实际遏制、彻底遏制、最终遏制,直
至实现和平演变. 因此无论是里根第二任期还是布什时期,美国的援苏计划多为 口惠而实不至 ,
并常附带诸如削减军备.建立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推进政治的西方民主化、改变对持不同政见者的
8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燕
政策以及民族政策等等条件,几乎包括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所有方面.对此美国国务卿贝克直盲
不讳: 直到有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
联的经济援助 .
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经济衰退到崩溃的边缘.国民收人持续负增长,1990年达到3%.而
同期通货膨胀率却高达86%。据西方材料,199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已降到只及美国的1,3~
l,4。” ”” 严峻的形势迫使苏联将主要注意力转向国内经济,并前所未有地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等西
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上.作为新的外交战略的理论依据.戈尔巴乔夫提出对外关系 新思维 ,完成了
苏联外交史上第三次重大改变,结束了赫鲁晓夫以来的 争霹外交 ,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同时也是最
后一个时期。 新思维 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垒面收缩、
放弃对抗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新缓和时期。美苏经济关系有了实质性进展。在1989年老布什和
戈尔巴乔夫会晤中破天荒地讨论了苏联的经济困难,美国表示愿意提供经济援助,并同意给予苏联
最惠国待遇.支持苏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关贸总协定.并调整了对苏贸易政策:延长经济、工业和技术
合作协定;举行副部长级贸易会谈;重组美苏商业委员会:提供各种贷款和紧急援助等等.双方从
缓和对话进而建立起某种台作和 伙伴关系 。贸易颧也有较大回升。到1989年底增至55亿美元.
然而,伴随经济关系的不断缓和。一边是美国的垒方位步步紧逼,一边是苏联的节节退让。美援并未
挽救苏联经济的崩溃,反而戒了一剂鸦片,在苏联的制度演变和国家解体过程中起了致命的作用。
1991年底,'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经济冷战也随之结束了.由于一个对手的突然退出.冷战
的结束比它的开始更为突兀。然而正如汤因比所言: 敌对状态的结束远不是故事的终结 .它留给
人们的思索和启迪是远比过程更为重要的东西。
全球金融巨头都有谁?
潜能恒信(300191),股吧公司于2003年11月,北京潜能恒信地球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是为石油公司提供油气勘探过程中高技术含量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潜能恒信(300191)股吧2011年3月份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分别举行IPO现场推介,公司突出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的增长潜力受到了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推介会上,潜能恒信董事长周锦明表示,公司将借助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并购,实现快速成长。上市后公司将适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潜能恒信是国内少数掌握第三代地震成像技术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服务商。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WEFOX成像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地震成像技术。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91)是一家集高端勘探开发技术服务与油气投资管理生产于一身的国际化能源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地热能勘探开发、城市勘查,涵盖地下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成像处理解释、综合地球物理地质研究、区块资源评价、钻完井服务、水平井压裂设计及施工,及其地下三维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等相关软件开发等技术服务。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软件方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核心技术,WEFOX三维叠前成像技术、GEOSTAR 储层预测技术、AVO-MAVORICK三维油气预测技术;60多个专利软件著作权及400多项工业化勘探开发技术工艺。硬件装备方面,拥有2000多节点并行计算机群大型计算中心;多个三维地震采集队伍及其可扩展到几十万道的地震采集系统;可控震源20余台,地下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能力可达每年3000平方公里。油气资产方面,拥有七个具有巨大价值的油气区块,其中中国渤海05/31区块,4口探井和1口评价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中国渤海09/17区块;美国Reinecke油田勘探开发;蒙古国Ergel-12区块;中国南海北部湾涠洲103西油田开发和22/04涠洲勘探项目;中国准噶尔盆地九1-九5区块。
近年来,公司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多学科一体化“数据采集成像一体化、地震地质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 等创新融合技术,高效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地下三维勘探精度,预测地下异常地质体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着眼未来,公司将自身核心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构建地下三维空间大数据平台,不仅能精准评估地下油气资源、地热能资源及其储量经济性,还能为城市规划、安全建设提供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地控制风险,为国家绿色能源转型、城市发展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福布斯世界富豪榜2021排行榜最新)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
洛克菲勒财团 帝国大厦
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洛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入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商和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以及华尔街的著名投行:高盛等,另外还有: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等等
现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都有哪些?
福布斯发布全球亿万富豪榜,马斯克登顶,排名前十的富豪还有谁?
第1位是马斯克,总的财富价值是2,90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1.4亿万元,他经营的公司主要是特斯拉的汽车品牌。该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如其他国家的预期要高,因为特斯拉频繁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人们不太愿意去买特斯拉汽车。
第2名是贝索斯,经营的公司是亚马逊购物商城,总的财富价值是1,898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将近10,000亿左右,今年年龄是58岁了。
第3名是伯纳德阿诺特,他所经营的公司是LVMH,总的财富价值是1,725亿美元,今年年龄是73岁。
第4名是比尔盖茨,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位,亿万富翁,他的财富主要来源是微软公司总的财富价值是1,350亿美元,今年年龄66岁。
第5名是沃伦巴菲特,他所经营的公司是博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的财富价值是1,242亿美元,今年年龄91岁,也是亿万富豪排行榜前10名中年龄最高的一位。
第6名是拉里佩奇,他所经营的公司是谷歌公司,总的财富价值是1,190亿美元,今年年龄49岁。
第7名是希尔盖布林,他所经营的公司是甲骨文软件总的财富价值是1,162亿美元,今年年龄77岁。
第8名是拉里埃里森,他所经营的公司和拉里佩奇是一样的,都属于谷歌,总的财富价值是1,143亿美元,今年年龄48岁。
第9名是高塔姆阿达尼,他所经营的公司是阿达尼集团,总的财富价值是1,121亿美元,今年年龄59岁。
第10名是缪克神安巴尼,他所经营的公司是印度信诚工业集团,总的财富价值是1,004亿美元,今年年龄64岁。
福布斯发布了2022年全球亿万富豪榜,都有哪些中国企业家登榜?
福布斯在4月份发布了,2022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其中中国企业家登榜的前10名分别是以下几位。
第1名是钟__,出生于浙江省,并且在1993年创办了养生堂,时隔三年之后又创办了农夫山泉企业一举成为了中国比较知名的企业家,在2020年成为了中国的一名新首富,并且在去年以948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了亚洲亿万富豪排行榜第1位,同时也登上了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第2名是张一鸣,出生于福建省。他曾在创业的前几年时间里参加了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等比较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家的合作,并且在2013年登上了福布斯的亿万富豪榜。2022年以3,400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在全球亿万富豪榜的第23名,在国内排行榜是第2名。
第3名是曾毓群,1968年出生于福建省,并且在1999年创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1年创立了宁德时代的公司。在2018年首次登上了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在2022年,以3,350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在中国富豪榜的第3位。
第4名是马化腾,1971年出生于海南省东方市,在1998年和同学一起合作注册了腾讯的企业家,并且在2017年成为了中国首富。去年以3,300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在世界福布斯排行榜第28位,但是他的财富较以往相比减少了30%。
第5名是马云家族,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他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现在以2,350亿的财富排在榜单的第34位。
第6名是丁磊1971年出生了,创立了网易公司,并且以2,050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在中国排行榜的第7位,世界福布斯排行榜的第37位。
《福布斯》发布2021全球亿万富豪榜,全球TOP20位顶级富豪都有谁?
4月6日,福布斯发布了2021年亿万富豪榜,今年的榜单中有493位新晋亿万富豪,过去1年里,平均每17小时就有一个新的亿万富豪诞生。榜单中86%的亿万富翁都比以前更有钱。
其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连续4年当选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全球首富,身价177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640亿美元。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以1510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二位,比他一年前的身价高出1264亿美元。法国首富、LV的老板伯纳德·阿尔诺排名第三,他的财富从一年前的760亿美元增至如今的1500亿美元。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名列第四,他的个人身价是1240亿美元。
榜单的前十大富豪总资产为1.15万亿美元,比去年的6860亿美元增加了三分之二。
去年,榜单中只有贝索斯一人身价超过1000亿美元,今年四人超过了1000亿美元。
90岁的股神巴菲特今年名列第6,他的个人身价是960亿美元,这也是他自从1993年以来,首次跌出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前五。
中国有两位入围第十三:农夫山泉钟__第十五:腾讯马化腾。中国目前拥有626名亿万富翁,去年还只有388名,这个人数也仅次于拥有724名亿万富翁的美国。上榜的中国亿万富豪们平均每个人的身价是40亿美元。北京成全球亿万富豪最多城市,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这是纽约七年来首次跌落榜首。2020年,北京新增33位亿万富豪,总数达到100位,超过纽约的99位。纽约去年仅新增7位亿万富豪。
《福布斯》2021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亚洲最富有的十位富豪
《福布斯》刚刚公布了2021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即使全世界经历了一年的全球大流行,但富人在这一年里变得越来越富有,《福布斯》称“福布斯第35届年度全球最富有的亿万富翁的数量激增至前所未有的2755人,比一年前多了660人。其中,新上榜493名亿万富翁创下了历史新高,大约每17个小时就有一个新的亿万富翁产生,其中210名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排在榜首的是杰夫·贝佐斯,他的财富为177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埃隆·马斯克,净资产为1510亿美元,伯纳德·阿尔诺及其家族,净资产为1500亿美元。
尽管美国拥有最多的亿万富翁,《福布斯》指出,“美国仍然拥有最多的亿万富翁,有724人,但是中国的追赶速度惊人,达到了698人。”
排在第10位的是印度首富穆凯什·安巴尼,他也是亚洲财富最多的人,拥有845亿美元的资产。其他上榜的知名亚洲富豪包括中国的钟__和马化腾,以及中国香港的李嘉诚。李嘉诚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43位,在亚洲富豪榜上排名第12位。
亚洲富豪榜前十中国占了6席,他们都是谁呢?我们列出了全亚洲最富有的亿万富翁。
1穆凯什?安巴尼MukeshAmbani
国家:印度
净资产:845亿美元
全球排名:10
穆凯什?安巴尼是印度能源和电信巨头信实工业集团的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和最大股东,该公司在石化、石油和天然气、电信和零售领域都有业务,并且在过去一年中股价飙升。
虽然他的财富从2019年的500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368亿美元,但如今他的财富高达845亿美元。他在2020年排名全球第21位,目前排名第10。
“任何可以数字化的东西都在数字化。印度不能落后。”——穆凯什?安巴尼
2钟__
国家:中国
净资产:689亿美元
全球排名:13
“瓶装水王”钟__是瓶装水公司农夫山泉的董事长,该公司于2020年9月在香港上市。
2020年他在全球富豪榜上只排在第1063位,在过去的12个月里,他的财富迅速增长,从20亿美元增长到689亿美元,钟__在全球排名第13位。
3马化腾
国家:中国
净资产:658亿美元
全球排名:15
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的董事长,该公司是中国市值最大的企业之一。马化腾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二富有的人,全球排名也从第20位攀升至第15位。
4黄峥
国家:中国
净资产:553亿美元
全球排名:21
黄峥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折扣零售商拼多多的董事长。黄峥是一位连续创业家,此前他创立了网络游戏公司新游地和在线电子商务平台欧酷网。
近年来,他的财富稳步增长,全球排名从2019年的第94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57位,现在是第21位。
“在我有钱之前,我学会了如何管理和接受有钱的状态。”——黄峥
5高塔姆·阿达尼及其家族GautamAdaniandfamily
国家:印度
净资产:505亿美元
全球排名:24
印度基础设施大亨高塔姆?阿达尼在家乡古吉拉特邦控制着印度最大的蒙德拉港。
“当一名企业家是我的梦想工作,因为它考验人的韧性。我从不听命于任何人。”——高塔姆·阿达尼
6马云
国家:中国
净资产:484亿美元
全球排名:26
马云是中国最有名的商人之一。马云联合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他在2019年辞去了执行董事长一职,由首席执行官张勇接任。
马云曾在2019年和2020年成为中国首富,现在他在中国排名第4,全球排名第26。
7孙正义
国家:日本
净资产:454亿美元
全球排名:29日
孙正义创立并经营着移动电信和投资巨头软银集团。今年,他超过柳井正,成为日本最富有的人。
8柳井正
国家:日本
净资产:441亿美元
全球排名:31
柳井正建立并经营着在东京上市的服装零售帝国迅销集团。迅销是优衣库的母公司。
虽然他在2019年和2020年都是日本首富,但孙正义却在2021年登顶,柳井正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31位。
9王卫
国家:中国
净资产:390亿美元
全球排名:35
王卫是顺丰控股的董事长,顺丰是中国最大的快递公司,有“中国的联邦快递”之称。
10何享健
国家:中国
净资产:377亿美元
全球排名:37
何享健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的美的集团。尽管他在2012年退出了该公司,并由他的儿子何剑锋接任美的集团和美的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但他仍是全球第37位,中国第6位的富豪。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_中国石油怎么样_分析讨论社区—东方财富网
1 Coca-Cola可口可乐
它在今年完成了一次全球包装更新,其中在中国更是24年来首次改用新的中文版标示,显示其对全球未来最大饮料市场的适应。在众多对手的围攻下,它保持着“永远的”创造力。在《商业周刊》“2003年全球1000家最有价值品牌”的评选活动中,它以704.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名列榜首。有调查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眼就认出可口可乐的标签。
2 McDonald麦当劳
当公车站灯箱广告神秘“I‘m lovint”封条打开后,麦当劳一夜之间在全球实现了从儿童乐园到年轻时尚基地的大蜕变。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全球快餐语言。在日本东京麦当劳还推出过新型营业模式“麦当劳正餐”(McDonald Dining),升价还可以升身价?秘密在于创意
3 Nokia诺基亚
表面上看,这个最大手机制造商推出的每款新机几乎都是上一款模子的翻版,但这并不代表诺基亚保守,事实上它一直在“科技以人为本”地引领着手机的主流方向。它开发的视频游戏手机N-Gages。在今年已经卖出40万部。如今,它又引领了WCKMA标准的3G阵营,向高通CKMA2000标准的阵营发起冲击。胜负难卜。这个芬兰巨子看起来成竹在胸
4 Pepsi百事可乐
它不断推出流行明星(有些假如你不了解最近的流行动态的话,甚至会发现你叫不出名字)来印上它蓝色的罐身,这几乎可以冠名为“青春经济”。百事一直坚信的“NEXT”, 正好与这个世界一种永远存在的心理相合,正是如此,所以有人也坚信,它有一天终会赶上可口可乐,至少在创造力上.
5 Apple苹果
成功地在免费的音乐文件交换软件和收费的音乐订购服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iTunes音乐店刚刚获选为《时代》2003年度最酷发明。苹果这年比以往都要丰富;世界最先进的图形操作系统Panther,40G超大容量的iPod播放器,史上最强大处理能力的G5。革自己命,或许这就是Apple的不同“凡”想
6 SONY索尼
对索尼来说,2003年并不是个好年份。净利润比去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同时 又裁掉了13%的员工,总数2万人。但“最强消费娱乐品牌”依然是索尼的目标。对娱乐市场的争夺分秒不懈。PS2可能在年底前就能在中国正式发售,这将是索尼的强心针。而索尼唱片和BMG唱片合并,SONY BMG由此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
7 Microsoft微软
自1975年建立至今,微软公司一直是技术变革的领导者,全球软件业的领先者。在降低技术成本创新方面,以及在支持行业和社区发展方面起着全球领导作用。
8 IBM
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
9 Benz奔驰
创立于1926年,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德国按销售额为第一大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10 BMW宝马
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2002年,公司成功销售了超过100万部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销售纪录首次突破一百万辆;在摩托车业务上,销量超过9.2万辆,再创销售新高。在全球,BMW集团的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11 Adidas阿迪达斯
在幕后参与操纵了今年夏天最热门的足球转会,使那位万人迷的小贝加盟那支世界最富贵族气质的球队,并且使他穿上了与习人乔丹一样的23号,其目的直指竞争对手NIKE。在运动之外,经典非常的“三道杠”在年间成为最"original"的时尚元素。
12 Nike 耐克
一直专注于高科技技术在运动产品中的应用,在本不擅长的足球领域一路猛进,在电子产品及青年街头文化心理诉求方面有着近乎天生的触觉,尽管飞人乔丹已经离去,耐克这一年仍然出色地呈现了其一贯的创造精神,如影随形
13 KFC肯德基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000多家的餐厅。餐厅遍及80多个国家,从中国的长城,直至巴黎繁华的闹市区、风景如画的索非亚市中心以及阳光明媚的波多黎各,都可见到以肯德基为标志的快餐厅。世界上每天有 1000多万顾客在各个肯德基餐厅品尝着由山德士上校近半世纪前开创的肯德基原味鸡。
14 TOYOTA丰田
以“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为基本指导方针,TOYOTA在全世界致力于为第一辆国产车时的信念。TOYOTA始终坚持全球统一品质标准,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生产富有竞争力的汽车。 成为日本乃至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15 Intel英特尔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68年。开始设计和制造复杂的半导体芯片,具有30多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16 Disney 迪斯尼
一切都开始于一只老鼠”的它是娱乐经济的佼佼者,它一直疯狂地赚着全世界男女老幼的钱,东京的主题乐园持续地火爆。位于香港,背靠中国市场的新乐园已经正式动工,展示了其远见。年度作品《海底总动员》展现的新领域新思维显示出它仍然是动画片的领袖。
17 Morganstanley摩根斯坦利
摩根斯坦利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它提供金融及市场执行方面的专业优质服务。摩根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58000个员工,构建起一个高效的金融网络,并凭借摩根的理念和雄厚资金为实现客户的金融目标而努力奋斗
18 VW大众汽车
“大众”成立于1937年9月16日,同年9月改为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8月15日生产出第一批“甲壳虫”牌汽车。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国内最大、也是最年轻的汽车制造厂。
19 Ford福特
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创立于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美洲豹(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Rover)。这些品有着巨大的价值。
20 Honda本田
1946年创立,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3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
21 GE通用电气
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同时是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GE公司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2 Marlboro万宝路
慧眼识金是万宝路的成功的秘决。菲利浦 莫里斯公司生产的万宝路香烟已连续14年成为全美香烟销售冠军。万宝路香烟的商标已成为最昂贵的品牌。成为美国第一香烟公司,在美国它占领着约一半的烟草市场。
23 Harvard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其文理研究生院于1872年组建,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己培育出6位、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不论从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素质方面,哈佛大学都堪称世界一流。具体来讲,它有近15亿美元的资产、获得最多的赞助、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第一流学者和教授。哈佛大学首推为美国最好的大学,赢来了举世公认的学术口碑和崇高的国际声誉。
24 Samsung 三星电子
作为奥运TOP赞助商,三星一直保持国际领先的数码产品工业设计,想念是其继续稳居国际品牌前列的重要手段。它在2002年度美国工作设计奖中连夺5项大奖,成为大赢家。年间,它继续张扬;基于低功耗Centrino平台,采用超薄DVD读写光驱的商务笔记本X10;3G网络视频手机。
25 IKEA宜家
作为国际连锁家居巨鳄的宜家对创意生活空间的控制力正在越见深远。远东上海开出了亚洲最大的旗舰店。它正力图使大多数人站在一起,不追求高质量,高品质,而是追求使北欧式简洁设计的家居用品能为大多数人享用。
26 Dream Works梦工厂
由斯皮尔博格领衔的好莱坞三巨头创建未足十年的这家创新型**公司,凭借其创造性和技术前沿的领先地位,已被视为好莱坞七大厂之外的“21世纪的数码制造厂”。年间与高科技公司惠普的合作展示了他们对创新技术资源的把握能力
27 Avon雅芳
始终引领世界最新潮流的国际美容巨子,全美500家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一家属于女性的公司。雅芳深信,女性的进步和成功,就是雅芳的进步和成功。雅芳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在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拥有43000名员工,通过350余万名营业代表向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提供两万多种产品。 雅芳凭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优秀的品牌形象,成为入世界瞩目的美容化妆品品牌。
28 Yahoo雅虎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yahoo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
29 MIT麻省理工学院
(简称MIT)创建于1861年,坐落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镇,与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相距不远,也同样出类拔萃。它是世界最好的理工类大学,这一点几乎是人所共知的。麻省理工毫不讳言地称自己是一所“科技学校”。这里所有的科学专业都十分出色,稳稳地走在世界大学科技的前端。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
30 Philips飞利浦
皇家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领域。飞利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为PHG)、伦敦、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其它股票交易所中上市。
31 Carlsberg 嘉士伯
在2003年的时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的嘉士伯有重大变阵,安海斯家族及布希家族的成员结束了对公司每天的监控和管理,改由外人来管理公司。不变的是,它继续在足球、音乐领域的赞助活动,在激动人心的英超赛事中,嘉士伯总是恰到时机地出现在片头或者中声休息时。
32 Shell壳牌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是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英国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与1907年合并而成。以众多标准衡量壳牌均堪称全球领先的国际油气集团。壳牌公司的业务遍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雇员人数约1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投资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33 Boeing波音
波音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其历史映射出一部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波音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卫星和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国防、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34 Rolex劳力士
"劳力士"前身是"W&D"公司。由德国人汗斯·怀斯道夫与英国人戴维斯于1905年在伦顿合伙经营。1908年,怀斯道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注册了"劳力士"商标,"W&D"由此改为"劳力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总部在日内瓦的劳力士公司已具有属下19个分公司,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24个规模颇大的服务中心。年产手表45万只左右。成为市场占有量甚大的名牌手表之一。
35 Nescafe雀巢咖啡
成立于 1867 年,总部设立于瑞士 Vevey 。 不论在销售及知名度上,都是排名全球第一大食品公司。雀巢共有分布全球超过80国200 多家子公司及近468 座的工厂,并有约23万名员工,年营业超过504亿美元。雀巢产品在国际上一向是领导品牌,从耳熟能详的雀巢婴幼儿营养品、雀巢咖啡、柠檬茶、到矿泉水系列及宠物食品,都在全球销售上独占鳌头。
36 Oxford牛津大学
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共有35个学院,6个准学院。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牛津大学在英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7 Panasonic松下电器
松下电器的使命,就是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谋求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松下电器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和管理,成为世界一流的家用电器制造商
38 Google 古哥
有时候,窥见他们的创造力可以简单地显示在他们对自己品牌LOGO进行的妙趣横生地涂鸦。作为全球网络搜索的头号引擎,“古哥”已被视为网络新文化符号。他们更一直致力于经营搜索服务的创造性与直接有效的协助服务,比如推出新软件,让用户无需游览器也能搜索
39 L‘oreal欧莱雅
《财富》世界500强之一,创立于1907年。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已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及100多个代理商,欧莱雅集团在全球还拥有50,491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
40 Starbucks星巴克
星巴克的确是市场经济的宠儿之一。公司在在世界28个国家共建有5689家连锁店。自从10年前挂牌上市之后,销售额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递增,利润额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30%,去年达到1.812亿美元。而且,其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
41 Ebay
一种“ebay”生活与文化“在年间蓬勃发展,无数ebayer聚于这个巨大的虚拟跳蚤市场中搜刮珍宝。将拍卖转化为虚拟世界中如今最热门的电子商务方式,公司总收入及利润率急速膨胀的ebay,其成功于一个伟大创想。难怪它会打出“我们要做当代最大的公司之一”的口号。
42 Wrigley箭牌
美国箭牌糖类有限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是国际糖果业和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商,是具有112年历史的世界口香糖王国。箭牌公司在全世界拥有15家工厂,生产包括绿箭、黄箭、白箭)、益达等知名品牌产品。箭牌产品行销世界上超过150个国家。其中旗下的“黄箭”和“白箭”品牌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箭牌公司长期致力于让“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产品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
43 Oracle甲骨文
甲骨文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管理重要信息。目标是确保客户在系统上花费更少的资金,同时从系统获得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甲骨文的理念:简单化:借助Oracle集成商务系统,花费更少,做得更多;全球化:在全世界拓展你的企业;自动化:自动化以减少复杂性和错误;标准化:采用开放式标准为未来做好准备。
44 Cambridge剑桥大学
成立于1209年。剑桥大学总共产生了七十八位诺贝尔奖得主。剑桥有31个学院,由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剑桥大学历史悠久,以科学方面的卓越研究闻名全世界。
45 CitiBank花旗
自从花旗集团1998年成立以来,其年平均回报率一直保持在26%相对于同业,它在股市一直独领风骚,这与宣布即将在2003年后离任的CEO威尔的魅力有关,以至于在投资界中有“威尔基本面”之说。花旗在今年的收益丰厚,增长在10%以上。难怪会成为商业周刊1000强公司排行榜中盈利最大的公司第一位。
46 Gillette吉列
在100多年的创建历史里,吉列运用长远的、着眼全球的战略思想管理经营业务,赢得并巩固了它的领袖地位。吉列和吉列公司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吉列的成功源于它的不断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保证了公司的持久竞争力,使其成为消费品市场的领头羊。
47 Budweiser百威
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在今年推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电视广告。一群蚂蚁为了抢夺屋主的百威啤酒,竟然通过掐断电视电线,诱使主人出屋检查,然后合力把门关上,在屋中尽情享用啤酒。在很多时候,百威已经成了最主流选择的啤酒。它富于美国化的标签随着美国式的观念传遍地球。
48 NINTENDO 任天堂
它的红白机曾经是一个创意经济的神话。作为世界著名的游戏内容及设备制造商,任天堂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战略。他们已经将家用游戏机“GAMECUBE”全套生产在中国完成,目的是通过大幅度生产转移,削减成本。创造力上却仍然未见削减,在游戏软件开发上,一直在美国市场上领先。
49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创作总监Marc Jacobs2003年的表现足让这个即将150年的老品牌满意非常。与村上隆的合作既卡哇依又顺应拉近东方庞大消费群的距离;作为“成就、具有影响力并且性感的女人”的珍妮佛.洛佩兹现身说法明确道出了LV皮具已不只停留在旅行层面,而是直接纳入主流时尚产品行列。
50 Pizzahut必胜客
以"红屋顶"作为餐厅外观显著标志的必胜客,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比萨专卖连锁企业。在遍布世界各地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必胜客拥有12,300多间分店, 员工近25万名, 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 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必胜客已经在营业额和餐厅数量方面,迅速成为全球第一的比萨连锁餐厅企业。必胜客公司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目前百胜餐饮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 32,500 家的连锁餐厅,是全球餐饮业多品牌集合的领导者。
51 HP惠普
倾注创纪录的4亿美金全球品牌形象广告“一切皆有可能”令合并了康柏之后的惠普魅力在IT制造界神采飞扬。女CEO卡莉力图于在“惠普之道”前添加“创新”精神,因为它要在数字产品领域与一直保持创新思维和有着科学家气质的索尼作战。
52 MTV
在成功将自己打造为世界最有名的音乐传播商之后,MTV在今年继续它的颁奖盛事。它请来了贝克汉姆和辣妹,MTV已经不愁没有明星来为它推广品牌,制造声势。今年,它正式在中国广东下地,可以预见,这是其“MTV一代”空前增加的第一步
53 Beck‘s 贝克
贝克啤酒继续在欧洲酒吧里扮演它的主流角色,尽管它的老板换成了比利时人。贝克啤酒进入美国市场时的施行用语经常被引用到教科书里当作广告创意的经典案例:你已经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德国啤酒,现在,请你品尝德国人最喜欢的德国啤酒。它的设计包装依旧沉着而流畅,显示出一股绿色清爽。17亿马克的年收入,依旧可以使它看起来富有竞争力。
54 MUJI 无印良品
位于原宿的无印良品,其店名无印,其更衣室也是“无印”,因为你会发现;无印之一是“土足禁止”,赤脚勿入;无印之二是试衣的时候可先把店家提供的白套子套在头上再试衣服,以免留一颜色和痕迹。注重细节和注重生活品位,让“精神重于一切”,低调和无印无痕地在你心中贩卖一种生活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才是无印良品最重要的产品。
55 The Sun 太阳报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会吸引眼球的报纸。除了被各地传媒广泛借鉴的保留节目——足球宝贝,它就是这样一个永远以性意味去解读一切的异类报纸。
56 Polaroid 宝丽莱
在这个数码时代,它犯愁了吗?两年前的破产危机已经安然度过后,它标榜一种不一样的时尚风格。除了传统机型,它还有:移植大头贴精神的“I-ZONE口袋相机”;适合年轻一族的MP3——Pocket Jam;与日本NHJ合作研制的小型数码相机Miss,依然发扬着“即影即有”,“方便携带”的优良传统。
57 Kodak柯达
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58 Dell戴尔
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戴尔公司通过首创的革命性"直线订购模式",与大型跨国企业、说什么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戴尔公司是首个向客户提供免费直拨电话技术支持,以及第二个工作日到场服务的计算机供应商。这些服务形式现在已成为全行业的标准。
59 AT&T美国电话电报
拥有125年多的AT&T 历史悠久,以优良品质和可靠的通信技术闻名于世。凭借其实力雄厚的AT&T实验室的不断研究开发,其在电话业务、Internet业务以及声讯和数据业务等方面在世界独占鳌头。
60 Canon佳能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61 Fedex联邦快递
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九十的区域,能在24到48个小时之内,提供门到门、代为清关的国际快递服务。公司无与伦比的航线权及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向214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快速、可靠、及时的快递运输服务。联邦快递每个工作日运送的包裹超过310万个,其在全球拥有超过138,000名员工、42,969个投递点、643架飞机和43,000辆车辆。
62 Merrill Lynch美林证券
美林证券是世界领先的金融管理与咨询公司之一,在36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管理的资产达1.1万亿美元。作为投资银行,它是全球领先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保险商,并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说什么、公共机构以及个人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美林的投资经理人带领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人之一。
63 Motorola摩托罗拉
成立于1928年。摩托罗拉提供的集成通信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是一家具有高度原则性和道德标准的国际化公司。 是全球第一的嵌入处理器生产商,这使摩托罗拉成为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64 Colgate高露洁
成立于1806年,以生产牙膏开始事业。1890年,高露洁走出美国本土拓展全球业务。1953年,在与棕榄公司合并后,正式使用高露洁棕榄(Colgate-Palmolive)公司名称。如今,经过近200年的风雨历程,它生产的个人护理用品已经销售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销售额达94亿美元的全球消费品公司。
65 Jpmorgan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是美国现代金融业“教父”,一度充当过美国中央银行的角色。1870年,JP摩根向法国说什么大胆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建立了为各国说什么担任融资顾问的地位。
66 Cisco思科
思科系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它的网络设备和应用方案将世界各地的人、计算设备以及网络联结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传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网络方案,使客户能够建立起其自己的统一信息基础设施或者与其他网络相连。
67 SAP全球
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19,3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60,100多套SAP软件。财富 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在多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兰克福和纽约证交所。
68 Chanel夏奈尔
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夏奈尔,是一个有80多年经历的著名品牌,夏奈尔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善于突破传统。每个女人在夏奈尔的世界里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
69 BP
三大石油商中最强调绿色环保的bp,其清新可人的VI系统几乎让人难以联系到他们原是生产销售燃料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本主义以及对环保问题保持难得的关注,令bp面貌与别不同,这一眯单单看其出版特《Frontiers》便可见一斑。
70 Icrc国际红十字
红十字标志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特殊标志,是被世界各国说什么承认的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它是为战时医疗与救助活动人员的设施而确定的保护性标志,标志的使用长期被国际承认并具有法律效力。
71 Merck默克
默克公司一家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药品研制与营销的跨国集团公司,15年里连续,默克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十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72 Sun
自 Sun Microsystems, Inc. (Nasdaq: SUNW) 在 1982 成立之初起,Sun 所持的一个观点 - 网络就是计算机[tm] - 已促使 Sun 成为启用网络的工业用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在 170 多个国家和万维网上均可以找到 Sun 的身影。
73 Swatch 斯沃琪
创意是斯沃琪的最大本钱,它永不停止对创意的追求,在小小的手表上,它重新探索并创造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但过于变化多端的斯沃琪却开始感受到了一种困惑,似乎是足足二十年的万变已让消费者麻木,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应该是一个信号。
74 Pfizer辉瑞
辉瑞公司为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发现、开发、生产和推广各种领先的处方药以及许多世界最驰名的消费产品。辉瑞创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但改
我觉得中国石油的待遇很好,一般普通毕业大学生都是从下基层开始,如果是女孩子工作应该会很轻松,男孩子的话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中石油的系统很庞大,具体从厅到局到处然后还有基层单位,能往上升的人不多,福利来说肯定也不差可以说是职业里中上等的存在。
中石油是一家先进的国企,企业规章制度完善,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丰富的资源。对于新员工有各种帮助措施,适合各种水平的萌新走入工作岗位,减少你要走的弯路,使你少犯错误,如果你用心的话,会成长的很快,短时间内就可以独挡一面,承担重要的工作,是一个适合新员工的不错的平台。
缺点:中石油作为一家国企,政策的敏感性很强,可是对市场的敏感性就要稍差。规章制度严格,导致措施迟缓,各级领导趋于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常态。员工趋向专业化,大部分的工作需求比较小众,难以跳槽。工资福利水平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个人的努力对收入的影响很小,吃大锅饭严重。
中国石油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 [10] 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6位,在《巴菲特杂志》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奖”第一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