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欧旅游特色欧洲旅游资源特色

2.西欧最富的国家?

3.俄罗斯天然气资源的天然气贸易与价格

4. 西欧地区油气工业概况

5.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与美国给西欧的价格对比_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与美国给西欧的价格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石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油日益成为全球性商品,对其进口依赖的国家极为广泛。无论从交易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说,石油贸易都是世界最大宗的商品贸易。由于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地理分布上极不平衡,因而,世界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成了一种国际性极强的行业,大部分原油都需要进入国际市场,这也使石油贸易成为一种必然。

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在中东、原苏联、西非、中南美洲、北非、墨西哥和加拿大。而主要的石油输入国为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等国家,其中仅美国2005年的原油进口量就达到5亿多吨,而日本石油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世界天然气贸易主要有三个较大的市场,即欧洲、北美和亚太。2000年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达商品总量的20%,约4300多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分别占15%和5%。

国家原油进口(百万吨)原油出口(百万吨)美国500.71.9加拿大46.581.8墨西哥—97.4中南美32.7109.6欧洲524.738.1原苏联地区—276.6中东10.2862.9北非8.9122.6西非2.9208.7东南非27.312.4澳大利亚24.37.2中国127.16.7日本210.4—亚太其他地区369.546.3

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贸易量(据BP能源统计,2006)

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管道天然气出口最多的是原苏联地区,占45%;管道天然气进口最多的是美国和德国,分别是25.6%和23.1%;液化天然气出口最多的是印尼,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最大的是日本,占世界贸易总量的56.68%。

总的来说,近年来天然气需求量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2004年增至3.3%,2005年增长率为2.3%。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大,预计天然气需求量在2010年将达到29000亿~31000亿立方米。

今天,世界油气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里海的原油开始流向地中海地区,里海的天然气不久将开始向西输送。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计划建设通向日本和中国的长输石油管道,加拿大正在扩建出口管道以扩大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随着液化能力的扩大、运输船运力的增加以及进口终端陆续投产,液化天然气贸易迅速增加。石油产品的贸易也将出现重大变化,目前的主要原油出口国都将扩大炼油能力,成为国际贸易油品的新来源。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01—2025年欧佩克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石油日出口将增加1800万桶以上。到2025年,仅中国就将从中东产油国日进口石油660万桶。同期,北美洲从海湾进口的石油将翻番,而增加的石油进口将主要来自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尼日利亚、安哥拉及其他非洲产油国,油品进口的增加将主要来自加勒比海盆地的炼油商。由于北海的产量减少,西欧的石油进口将增加且主要来自欧佩克产油国和里海地区。全球天然气贸易正在加速增长。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将从2003年的1690亿立方米增加到2030年的634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到2030年世界的天然气液化能力将增加2.86亿吨,需要投资430亿美元。届时,液化天然气进口国需要4130亿立方米/年的再气化能力,估计需要170亿美元的投资。

液化天然气贸易需要247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平均容量是13.7万立方米。美国、中国和印度迅速参与液化天然气贸易,这将推高液化天然气的价格。

西欧旅游特色欧洲旅游资源特色

从欧盟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欧盟对于石油的依赖与美国相当,对于天然气的依赖超过美国。由于欧盟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欧盟对外能源的依存程度还会加剧。

对于欧盟来说,能源安全因素有两个:一是供应量的稳定,二是价格的稳定。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欧盟的战略目标是在世界上寻找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利、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具体地讲,欧盟的对外能源战略包括:

在致力于能源资源多样化的同时,使能源进口来源多样化。在能源来源地方面,不仅考虑到经济因素,也考虑到环境和地缘政治的因素、恐怖主义的威胁。重新审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加强与能源出口国的联系,特别是发展与临近能源大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和石油出口第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能源外交,以及其他多种控制能源供给的形式,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建立与欧盟能源网络相联通的能源大市场。

进口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欧盟将未来能源进口增量的希望寄托在环里海国家(包括俄罗斯)。环里海5国的石油储量是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4.6%,天然气储量将近全球已探明储量的50%。由于亚洲和中国将吸纳OPEC增产的大部分石油,环里海地区石油生产的增长对于欧盟经济增长的需求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环里海地区的石油,那么2010年,欧洲从海湾地区的进口就要每天增加50万桶,如果能够确保环里海地区的能源供应,那么2010年欧洲从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进口就可以降到每天150万桶。这个前景虽然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考虑到海湾地区诸多的不稳定因素,经略环里海地区对于欧盟来说就是大有可为的。

经略环里海地区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能源的种类上:环里海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而欧盟要实现能源清洁的目标,已经加重了天然气在欧盟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环里海地区是欧盟的近邻,可以通过架设运输管线,直接向欧盟各国供应能源。更重要的是:欧盟在环里海地区各国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政治和感情的投资。这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对于欧盟来说,比中东海湾地区更加容易控制。

欧盟在环里海地区发展的前景看好:目前,欧盟进口的石油大约有40%来自于中东海湾地区,48%来自于前苏联地区和北非。欧盟进口的天然气96%来自于前苏联和北非。欧盟已经在环里海地区确定了一些关键性的项目和供应商,其中多数是私营企业。欧盟目前正在调动财力和物力,组织在当地进行能源开发。与此同时,欧盟还稳定了来自北非和阿尔及利亚的原油供应,并且和俄罗斯展开长期供货谈判。从表中可以看出,欧盟现在和未来的能源安全与环里海地区和北非息息相关:

进行能源对话与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欧盟与海湾石油国和俄罗斯等天然气输出国都发展了特殊关系。1991年,国际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开始对话,这个对话机制在1999年更名为“国际能源论坛”。2000年利雅得的第七次论坛决定设立一个秘书处和一个有15名委员组成的执行会,委员包括来自生产国和消费国、国际能源机构和OPEC的代表。欧盟积极参与这样的行动,但是这种没有约束力的交换意见的渠道并不能解决高油价的威胁。

2005年4月,在欧盟委员会能源与交通总司的支持下,欧洲几个能源研究机构共同完成了长达614页的“欧盟与海湾产油国之间关于能源稳定和可持续问题的对话。”对话不是简单的交换意见,而是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例如,欧盟与乌克兰之间进行了持续有效的对话,对话的核心是乌克兰在欧盟与中亚新独立国家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欧盟委员会的参与下,乌克兰和波兰签署了一项石油管线协定,来自里海的石油通过乌克兰输往西北欧。欧盟与所有能源供应者之间都建立了建设性的双边对话关系。与阿尔及利亚的双边对话使双方解决了长期天然气合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阿出口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天然气能够加倍。

能源外交也是欧俄关系的重心,因为能源对于双方来说都蕴含着最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俄能源对话从2000年10月开始,通过对话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建立北欧天然气管道,在莫斯科建立能源技术中心等。2004年1月又启动了俄国和扩大后的欧盟之间进行核材料贸易的谈判和改善海上石油运输安全标准的合作。

建立以欧盟为中心的跨国能源大市场

除了通过平等对话的外交谈判方式,达到签署长期合同的目的以外,欧盟还采取了一些前瞻性的措施,以便通过“缓慢的能源市场一体化”,逐步建立一个以欧盟为中心的跨国能源大市场。2003年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关于“邻国能源政策的通讯”,提议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欧盟能源伙伴的能源系统现代化,并使之相互连接,建立一个电力和天然气的更加广阔的市场。2001年10月的欧俄首脑会议就已经涉及到欧俄之间电网同步联接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2005年启动,受到欧盟的资助,向希望加入大欧洲天然气和电力市场的国家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意味着使用同样的规则:互惠性地开放市场,类似的竞争条件,以及有可比性的环境保护水平和核安全措施。

建立能源大市场,按照欧盟的规则,实现能源市场的一体化,是欧盟控制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的长远大计。欧盟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实施这个大战略。在2003年12月8日召开的雅典部长会议上,巴尔干国家签署了一项备忘录,表示理解欧盟2005年在巴尔干地区建立天然气和电力单一市场的努力,并且同意将这个市场与欧洲系统相连接。《绿皮书》认为,“这份文件可以与建立欧洲一体化,保证地区和平的初始文件相媲美。”欧盟希望在以欧盟为核心的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市场运作的环境和一套稳定能源供给的法律体系,并且将这些游戏规则扩大到欧盟边界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吸引更多的对能源生产和运输的投资。

按照同一个思路,欧洲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能源合作自2003年有了新的发展。环地中海能源合作开始于1995年,原则是实施切实可行的共同能源政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欧盟委员会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确定了财政工具。在2003年雅典的会议上,能源部长们表示要尽快落实协议的备忘录,到2006年实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电力市场与欧盟的内部电力市场的一体化,形成土耳其供应希腊,阿尔及利亚供应西班牙,阿尔及利亚供应意大利和法国的地中海电力圈。欧盟还希望在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控制区内建立这种市场,并且在能源市场的基础上实现与欧盟市场的对接,让这个市场向周边的能源出口国,如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开放。

从能源战略的角度审视地缘政治,土耳其的战略和中介角色就显得十分突出。欧盟委员会正在与土耳其合作,建设通过希腊和意大利的天然气管道,以及通过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管道。欧盟近几年来也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为了加强对能源市场的控制,欧洲统计局还致力于《共同的石油月统计》项目,以便更快地更新石油生产、需求和库存的数据,掌握市场的动态,规避价格风险。

当然,环里海地区是欧盟建造跨国能源大市场的战略重心之一,虽然那里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在欧盟的各种研究报告和文件中都多次提到“中欧亚”(Central Eurasia)这个概念,并且将环里海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以及南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再加上俄罗斯和伊朗,全部纳入远景战略规划中。一项欧盟资助的研究认为,在中欧亚地区没有固定的秩序和势力范围,“超国家和非国家的行为者与当地实力合作,在政治和社会中施展各自的力量,所以游戏规则是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多面竞争”(multidimensional rivalry)的态势。研究还声称,欧盟在环里海地区有自己的战略意图。由于环里海毗邻欧盟,那里的地区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欧洲。由于欧盟的共同外交缺乏动力源,所以,欧盟就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合作,“把中欧亚地区作为欧洲整个安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给这些国家的政府施加更多的政治压力。”

西欧最富的国家?

1.欧洲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

根据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服务业主要包括11类:商务服务(分为专业服务、计算机服务、干租服务和其他类别);通信服务(分为邮政服务、快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等类别);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分为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零售服务、特许经营服务和其他类别);教育服务;服务;金融服务(分为保险及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证券服务及其他类别);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分为海上运输服务、内河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辅助运输服务等。).西欧服务业特点: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

2.欧洲的主要旅游资源

世界旅游区域分布规则:

欧洲不仅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中心接待区,也是国际旅游最重要的客源地。其次,美国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来源。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第三大客源地。中东国家虽然经济相对富裕,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居民的传统旅游问题,在旅游市场上所占比重并不大。

原因: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流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使国际旅游流的分布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旅游流的总体发展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旅游流的主流仍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

扩展数据

就流动情况而言,特别是就长途国际旅游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来源和目的地,这两个地区互为的重要源过程和目的地。这两个地区在游客数量和消费金额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客流也是国际长途旅游中最重要的客流。

随着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国际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和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境外旅游市场中长途旅游不断增加的趋势都表明,在下一个世纪,世界国际旅游必将形成欧美和亚太地区的主要格局。

3.欧洲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有哪些

法国文化民俗

法国是欧洲旅行的代表。一般第一次欧洲之旅的第一站都会去法国。应该了解法国的文化习俗。例如,法国人嫉妒13和星期五。法国女性社会地位非常高,遵循女性优先的原则。比如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有信仰自由。法国也有很多奇怪的民俗。例如,法国人不不喜欢结婚,男女喜欢同居,或者单身。他们热爱自由的生活。如果一名女性旅行者在旅途中被一名法国男子亲吻手背,不要不要太紧张。法国人喜欢把接吻作为见面礼仪,认为这是友谊和友情。

意大利文化民俗

意大利也是我们作为旅行者必须了解的文化民族国家之一。意大利人非常爱美,注重饮食,喜欢喝酒。意大利人讲究饭前开胃酒,一般喜欢白酒。这是意大利的餐桌礼仪。意大利人豪放,不拘小节,和中国东北人有些不同。意大利人更随意,尤其是在交流方面

在欧洲旅行中,最经典的旅行路线属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那么瑞士人的文化习俗有哪些呢?由于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欧洲受到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所以瑞士是一个多语言国家,他们喜欢用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相互交流。瑞士和法国一样绅士,瑞士人很守时,比法国人做的事情好多了。大多数瑞士人也是天主教徒。信徒必须在教堂结婚,新郎新娘交换戒指。这和中国人在教堂结婚不同。中国人追求教堂婚礼只是喜欢神圣的气氛,而欧洲教堂婚礼因为宗教纽带和信徒而被遵守要求。

4.欧洲旅游市场的特点

(一)中外旅游营销比较

1.中外旅行社营销管理比较

由于中外旅行社的市场不同、国情不同、发展进程不同,在营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旅行社营销理念的比较

在营销理念上,中外旅行社受历史原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旅行社的营销观念深受其成熟市场经济的影响,经历了市场营销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从传统营销观念向现代营销观念转变。在市场竞争中,他们牢固树立了营销战略理念和全球营销理念,理念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美国旅行社受旅游业起步较晚的影响,特别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市场营销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中国借鉴了很多西方的营销理论和经验,但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他们的营销观念大多处于从传统营销观念向新营销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有些旅行社不甚至没有传统的营销观念。相比较而言,树立和更新营销观念应该是我国旅行社努力的方向之一。

(2)旅行社营销策略的比较

产品策略不同。在产品策略方面,中国美国旅行社承担产品生产的职能,先在国外销售,再在国内销售,产品种类单一;一般来说,西方旅行社不承担产品生产的职能,他们先在国内销售产品,再到国外销售。产品种类繁多,既有现成的系列旅游产品,也有根据游客设计的临时性产品需求甚至个别服务。

渠道策略不同。在西方,旅游代理商支撑着近90%的销售额,旅游零售商是连锁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中国美国旅行社既是组织者又是接待者(形象地称为旅行社和接待社),他们主要通过间接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不同的价格策略。中外旅行社在成本、竞争需求、汇率、通货膨胀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定价技术方面有较大差异。我们旅行社基本采用成本加成过程定价,西方旅行社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灵活定价。在政府对物价的影响下,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推广策略。西方旅行社的促销策略是以顾客为中心,采取针对性营销,鼓励全员营销;然而,中国的推广策略美国旅行社重视国际市场甚于国内市场,重中间商轻游客的倾向明显。传播手段靠广告,竞争靠降价,推广形式单一,推广层次低。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中外旅行社在营销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说明我国旅行社的营销存在很大的不足。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营销能力。

2.中外旅游营销发展比较

与西方旅游业相比,中国的发达水平美国的旅游业高于中国美国旅游业。相应地,中国美国的营销水平落后于西方,差距很大。在西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它经历了与物质产品工业相同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到现在,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营销观念的演变。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也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中国美国旅游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发展,80年代中期达到第一次高潮。由于国际游客数量的大幅增加,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这种背景下,旅行社s自己的主动销售行为开始出现,营销被正式引入旅游业。特别是90年代后期,旅游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旅行社的意识管理市场从觉醒走向成熟。综合营销的观点和方法开始被旅行社认可,传统的销售营销变得更加成熟,旅行社市场行为也从单纯的销售行为转变为营销行为。旅行社开始调查、研究和预测市场需求,设计白暨豚产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确定现实的日常市场和促销策略,预测未来的潜在市场,进行早期市场培育,照顾游客对旅游产品质量的反思和处理,并做好售后服务。

3.营销策略的比较

由于完善的营销理论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西方旅游营销管理中营销策略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在产品策略上,生产功能清晰,产品主体明确,发展模式由国内到国外,产品类型多样,产品系列化、个性化特征突出;在渠道策略方面,西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四级系统,其中通道相互支持,网络相互通信;在价格策略上,定价基础牢固(视市场供求而定),旅行社自主性强,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对政策依赖性小,产品价格形式多样化,客户选择空间大,价格竞争力强;在推广策略方面,推广策略是围绕客户来设计的,市场推广针对性很强。再加上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全员营销的推动,促销成为旅行社成功的动力。

总之,虽然中国美国的旅游营销起步较晚,但在成功借鉴西方进步营销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表现良好。然而,就市场营销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国与西方仍有很大差距。在产品方面,产销功能不清,产品开发缓慢,创新不足,产品类型单一,观光旅游仍占据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产品价格方面,决策方式仍以成本加成过程为主,干扰因素较多,价格调整与市场需求的协调性不高。在渠道策略上,过于依赖中间商,直销渠道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展。促销方面,形式单一,广告促销手段过度依赖,降价竞争倾向有待进一步克服。

通过中外旅游营销的比较分析,虽然中国与西方相比,美国的旅游营销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在各方面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在中国的支持下丰富的旅游资源、日益宽松的发展政策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发展美国旅游营销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指日可待。

(二)国际旅游市场组合策略

1.国际旅游市场的产品战略

(1)异同

旅游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种: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由于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差异,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主体在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相对稳定的社会观念渗透着他们的心理素质,支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使他们在旅游产品的价值判断和消费偏好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游客之所以花巨资、煞费苦心出国观光,就是为了领略异国情调,体验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欣赏其他地方的山水风光,满足自己求异的心理和购物需求。因此,单词差异在制定国际旅游市场的产品战略时应突出这一点。从形式到内容,民族特色更强、文化差异更明显的旅游产品会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2)产品组合

搞好旅游产品组合是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产品战略。在开发国际旅游产品时,坚持市场导向和重新设计的原则,在不改变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和组合,以便更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我国现有的基本景点,或者将其中一些美学风格相同或性质相近的景点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比如国内近几年推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都是采用这种组合方式。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些特色反差大的旅游景点或项目组合起来,形成另一种两个或一个景点的旅游产品。

(3)因地制宜

监区地域辽阔,在当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控制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中国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兵马俑、古长城等。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国际旅游,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优势。

(4)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仍以观光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观光旅游和商务旅游占旅游产品总量的2/3以上,其他旅游产品不足1/3。旅游产品的单一形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的市场吸引力美国旅游产品。而且观光、度假、商务旅游只停留在资源的表层开发,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增值能力。因此,深入发展观光、度假、商务旅游,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美国每年的国际商务旅行支出约为42亿美元,约占亚洲商务旅行市场的17%。如果加上国内商旅支出,市场总支出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将为中国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商务旅行市场。资本的嗅觉无疑是最灵敏的。美国运通、罗森布鲁斯等世界主要专业商旅服务公司都以各种形式涉足中国商旅市场。目前,我国商务旅游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专业的商务旅游公司。

此外,要努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推出文化、休闲、教育、交通、探险、生态、节庆、养生、主题等新的旅游产品,增加中国的市场吸引力美国旅游产品。2.国际旅游市场定价策略

(l)国家定价战略

在国际旅游营销的定价决策中,旅行社首先要决定产品价格是否与世界其他地区一致,或者是否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旅行社实行统一定价,有利于树立产品在国际上的统一形象,制定统一的市场定位策略,控制整个营销活动。但由于各国价格竞争、汇率、税收的差异,实行差别定价更适合不同国家。旅行社采取什么样的定价策略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旅行社日标。如果不同国家的旅行社营销目标相同,宜采用统一定价;但如果不同国家的旅行社营销目标不同,则应采取差别定价。

竞争条件。如果旅游产品在各国市场的竞争地位相同,可以采取统一的定价策略;相反,可以采用差别定价策略。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如果旅游产品在各国处于相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旅行社应采取统一的定价策略;相反,应该采取差别定价策略。

销售渠道。如果不同国家的销售渠道结构和效率相同,就应该采用统一的定价策略。如果不一样,在销售渠道结构和效率好的国家价格要定得低一些,在销售渠道结构和效率差的国家价格要定得高一些。

(2)汇率变化和价格策略

汇率上升时的价格策略。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相当于产品外汇价格提高,从而增加销售收入;同时,稳健的人民币会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两者的综合影响会增加旅游产品的销售利润。这时候可以选择人民币作为报价来增加收入,也可以降低产品的售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汇率下跌时的价格策略。人民币汇率下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产品成本增加。这时候我们要么用外币报价来增加收益,要么用人民币报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3.国际旅游市场渠道策略

传统的销售渠道是由旅游供应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组成的松散网络。渠道成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们联系的时候主要是讨价还价,协商买卖条件。近年来,销售渠道体系逐渐发展为联合渠道体系,由一个渠道成员领导、组织和控制整个渠道体系。通过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整个渠道系统的利润。渠道联盟可以分为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

(l)纵向联合销售渠道

垂直销售渠道是由旅游供应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组成的完整统一的渠道体系。纵向联合销售系统有两种类型:一是法人酒吧纵向联合销售系统。第二,契约式垂直联合销售体系。第三,管理导向的垂直联合销售体系。(2)横向联合销售渠道

横向联合销售渠道是由同一环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供应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联合经营,或者将他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经营单位,称为横向联合销售渠道。这个渠道可以提高广告、市场调研等工作的效率。

4.国际旅游市场促销策略

(l)广告促销策略

旅行社做国际旅游广告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由旅行社内部的广告部做广告;另一种是委托广告代理公司办理广告业务。由于国际旅游广告中存在语言、教育、文化水平、风俗习惯、政府规定等方面的差异,委托当地广告代理商很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在选择广告公司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广告公司的背景。广告代理商的性质、现状、发展历史和发展

广告公司的声誉。它包括广告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公司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的员工,客户而大众对公司的印象和评价等。(2)促销策略

促销活动在某些国家将受到限制。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只有获得许可才能开展促销活动,有些国家的法律对批发和零售交易的折扣率有严格的限制,等等。旅行社在国际旅游市场促销时,应事先了解这些限制或规定。

(3)营销公关策略

国际营销公关面对的公众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风俗、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制定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了解国外公众对旅行社和旅游产品的态度,以及客源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情况。

了解并利用好外国公众经常接触的新闻媒体。因为新闻媒体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营销公关传播方式。

让你传播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外国公众的语言、文化和习俗,让他们能够接受。

根据旅行社的需要和可能,支持和赞助当地的社会发展计划、社会慈善事业、文化体育活动等。

尊重当地习俗,参加当地社会活动。(4)国际旅游市场的人才营销策略

国际旅游市场人员的营销环境比国内旅游市场人员复杂得多,所以对人员的要求也高得多。在国际旅游营销领域,业务员可以选择自己的人,也可以选择市场所在国和其他国家的业务员。

招聘

招聘是做好人员销售的基础。从事国际旅游营销的销售人员不仅要具备国内销售人员的全部资质,还要具备果断决策、市场调研和文化适应的能力。

培训

在旅行社业务员的培训中,国内业务员和国外业务员的培训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国内销售人员的培训应以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为重点,加强外语、礼仪、生活习惯、商业习俗等方面的培训。对国外销售人员的培训,重点是让他们了解这种产品的特点,掌握必要的销售技巧。

激励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需求和行为动机是不一样的。旅行社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销售人员的个人猫欲和行为动机,运用激励措施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5.西欧的旅游资源特色

东亚和太平洋旅游市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河湖景观和生物景观,多样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亚太地区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一地区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地。

欧洲旅游市场:该地区是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经济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文化多姿多彩,三大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欧式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

美国旅游市场:国际游客主要是这一地区的居民。辽阔的土地、漫长的海岸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生态探索等。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着。

6.欧洲旅游业特点

人们认为是因为他们文化的魅力和它积累的历史。

7.欧洲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1,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横跨亚欧大陆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一般认为是欧洲国家。继承了前苏联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w

英国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岛国。大不列颠曾经以其强大的海上力量征服了整个世界,拥有众多殖民地。被称为不落帝国,也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但其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目前处于恢复期。

3.法国

通过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法兰西共和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达到顶峰。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也是最浪漫的国家,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德国打破。

4.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其历史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被分裂成一个独立的王国。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现在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

5.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以罗马为首都,是世界时尚和艺术的中心,米兰被誉为世界时尚之都。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所有经历二战的欧洲国家在经济上都受到很大影响,也是全球十大经济强国中的第八个国家。

6.西班牙

西班牙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君主立宪制。目前其经济发展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居欧洲第六。它曾是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拥有无敌舰队,却被英国打败了。

7.瑞典

瑞典是一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国家,农业比重很小。在软件开发、汽车制造、医药、电信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国内实力覆盖率达到54%,在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位列瑞典第九。

8.芬兰

北欧五国之一的芬兰共和国,是人均产值远远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的欧盟成员国之一。它的高度工业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非常高,芬兰在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中排名第一。

9.瑞士

瑞士联邦,人均GDP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该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是全球社会中最稳定和富裕的国家之一,许多国际组织都将总部设在瑞士。

10.奥地利

奥地利,中欧内陆国家,首都维也纳被誉为世界十大最佳城市,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国有化程度非常高,森林覆盖率达44.7%,环境非常好。

8.欧洲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地理上是亚洲国家,不是欧洲国家。

阿塞拜疆(阿塞拜疆:AzrbaycanRespublikas),缩写为阿塞拜疆(阿塞拜疆:Azrbaycan),其名字的意思是烈火国,是十字路口产于东欧和西亚。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东临里海,南接伊朗,北接俄罗斯,东邻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海岸线长456公里。西南部的纳希切万与亚美尼亚隔着大陆不相邻。

扩展信息:

1.时区

阿塞拜疆属于东4区,首都巴库时间比北京时间晚4小时。3月底至10月底实行夏令时,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

2.自然资源

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塞舌尔半岛和里海大陆架。阿塞拜疆里海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为20亿吨,地质储量约为40亿吨。石油的特点是埋藏浅,杂质少。

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万亿立方米。此外,境内还有铁、钼、铜、金等金属矿藏,以及丰富的非金属和矿泉水资源。

9.欧洲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是

欧洲曾经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工作时经常去北美和亚太地区出差。我只去一次欧洲,那是为了展示公司公司周围的美国客户欧洲总部,随便玩玩。停止工作后,我开始实现我的人生规划,去欧洲旅行。2011年-2019年

俄罗斯天然气资源的天然气贸易与价格

德国

1.自然资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属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在工业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进口。矿物原料(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 硬煤、褐煤、钾盐的贮量较丰富。德国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以针叶林为主。在西部, 私 人林占43%, 国营林占32%, 其余属于社团或地方。全国生产的木林只能满足国内木材需求的45%。褐煤是采矿工业中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褐煤矿主要分布在莱茵兰勃兰登堡州南部和萨克森州, 有开采的储量为560亿吨。由于铀的储量有限, 自1981年起, 不 再开采铀矿。核电站所需浓缩铀由国外进口。

2.经济简史

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先后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40多年来,两个国家沿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总的来讲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联邦德国在战后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沿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到6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奇绩”。后来虽然经历了席卷西方世界的三次经济危机,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仍然高于西方其他的工业国家,成为西方第三大经济强国,民主德国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集中计划体制,到70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家,是苏联东欧国家中居苏联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就两个德国相比,战后初期德国两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大同小异,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无几。40多年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联邦德国,劳动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尚不及联邦德国的50%。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急剧变化,对民主德国产生最深刻的影响。民主德国虽是东欧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其***从60年代起放弃民族统一旗帜,在新形势下又拒绝改革,从而引起群众不满、最后导致不得不开放柏林墙和边界。与此同时,联邦德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实力,利用当时对其有利时机,首先在 1990年7月1日实现两个德国的经济和货币统一,然后在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正式吞并民主德国,实现了统一。自从两个德国货币统一以来,东德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企业倒闭,失业现象严重、西方商品充斥市场,物价飞涨,劳动力大批向西德滑动,资金筹集困难,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下降16.4%。在德国统一的影响下, 1990年德国内部需求增加,投资扩大,刺激和促进西德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高达 4.5%,其中将近1个百分点是通过东德消费需求增长取得的。

1991年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国内生产总值再下降31.4%.已达谷底;另一方面在西德资助1350亿马克的作用下,手工业开始明显复苏,建筑业有所发展,商业、交通和服务行业的经营活动趋于活跃。1991年上半年德国西部地区经济增势甚猛,经济又增长4.5%;但下半年经济增势减弱,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不景气使外国需求减少,高利率影响投资,增税措施影响私人消费,东部地区经济满足本地区市场的能力有所增强。1991年西德地区经济增长3.1%。

l992年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开始走出谷底,逐步回升,头三个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9.4%、3.4%和3.0%,预计全年增幅约为3—4%。

3.经济概况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国。德国经济1993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1994年回升强劲,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2.9%,1995年增幅明显减缓,为1.9%。 1996年德国经济低速增长,增幅1.4%,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增长,全年出口增幅达4.6 %。国内设备投资趋于活跃,增长2.6%;建筑业投资则出现2.7%的负增长。公共消费增加2.8%,但私人消费仅增长1.4%。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急剧上升,1996 年失业人数397万,失业率10.4%。企业破产严重,达25530家,比上年增加14.3%。东部经济重陷困境,1996年经济增幅仅为2%,远低于上年5.3%的增长速度。另外投资环境恶化,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也是困扰德经济的重要问题。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德国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 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部分进口也是出于调剂品种或价格因素。劳动生产率40多年来有了极大提高,1950年一个劳动力只能养活10人,到1994年则能养活 95个。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涨低于工资的增长。据统计,1950年一个中等收入四口之家的伙食费占家庭全部支出的45%,到1993年已下降到15%。

德国北部农户经营种植业较多,南部则饲养业较发达。目前全国农用土地1700万公顷, 农户不足60万户。德国农户年投资约300亿马克,年营业额700亿马克,其中400亿为饲养业,300亿为种植业,所生产的产品的85%作为食品工业用的原料,为9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农业中,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谷物、甜菜等),10%农户是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烟草等专业户。专业户盈利高,但风险也大。普通农户为减少风险,一般是饲养和种植并举,但有侧重,以应付万一的灾害。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4.5万马克,在欧洲属中等水平。以产值论,德国种植业中最大项目是谷物,其次是水果、甜菜、鲜花和观赏植物、蔬菜等。在饲养业中,最大项目为奶牛,其次为猪、牛、鸡等。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工业, 工业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0%。重要的工业领域有钢铁、采矿、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航空航天、纺织和服装、食品工业和造船工业等。虽然国民经济逐年增长,但由于德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其能耗反而持续下降。虽然西德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它仍然反映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交往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西德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 一些传统工业--钢铁, 造船,采煤,纺织工业现都成为夕阳工业, 产量和产值都减少很多, 造船和采煤工业靠着国家补贴度日。汽车工业、 机械制造、化工工业、电工电子业、食品工业成为德国的五大工业支柱,其销售额占整个工业的58%, 就业人数占40%。 但近两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发展速度减缓。 目前在西德属于高速增长的部门是塑料加工、有色金属、航天航空工业及电讯和数据加工工业。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3).服务业概况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德国的工业和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均逐年减小, 而第三产业(包括商业、交通、服务等行业)则持续壮大。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三产业占将近60%。从就业人数看,在全部就业人员中, 第三产业占50%。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电信、银行、保险、出租房屋、旅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部门。旅游业发达, 每年有大量游客在德国旅游。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35387亿马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3300马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4%

国民收入:26650亿马克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7793马克

通货膨胀率:1.5%

失业率:10.4%

 西欧地区油气工业概况

俄罗斯最早的天然气出口始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主要出口到波兰,1967年出口波兰的天然气为53亿立方米。前苏联时期开始修建天然气出口管线,修建了前苏联(USSR)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输气管线,1968年开始向西欧供气,首次出口到奥地利石油公司(OMV)。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就建成了庞大的全苏统一供气系统(UGS),目前俄罗斯的UGS长度达153300千米,管输最大能力6000亿立方米,共有压缩机站263个,总安装功率4420万千瓦,共有200个配气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理UGS,为俄罗斯80000个城市供应天然气。 天然气出口主要按政府框架协议签订的长期合同供应天然气,一般合同期为25年,主要出口欧洲和独联体等28个国家。

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已有25年的历史,2005年出口量为1561亿立方米,出口收入为6191亿卢布。主要出口到德国(360亿立方米)、意大利(220亿立方米)、土耳其(180亿立方米)、法国(132亿立方米)、匈牙利(90亿立方米)、斯洛伐克(75亿立方米)、捷克(74亿立方米)、波兰(70亿立方米)、奥地利(68亿立方米)和罗马尼亚(50亿立方米),其他欧洲国家为242亿立方米。2005年俄罗斯对欧洲市场天然气平均出口价格为5443.6卢布/千立方米(包括消费税和进口关税),扣除以上两种税后的价格为3964.8卢布/千立方米。 俄罗斯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油气上游市场的投资开发,特别是对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油气开发。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的一项评估,东西伯利亚地区及雅库特地区拥有的天然气储量达1.7万亿立方米,石油储量2.3亿吨。2005年和2006年分别对该地区的38个和40个油气田进行公开拍卖,但为了保护本国资源,俄罗斯政府严格控制外国石油公司获得其上游资源的开发权,2005年2月俄罗斯自然资源部表示将不允许外国公司参与具有战略意义的油气田、金矿、铜矿的开发权竞标,只有当俄罗斯企业持股比例达到51%以上的公司才能有资格参与,禁止其他外国公司进入其油气资源的开发领域。近年来虽然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近于苛刻的竟标条件、摇摆不定的税收政策以及尤科斯公司事件的影响,投资环境并不理想。

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由前面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分析已经知道,西欧属于油气消费大区,但其区内油气资源非常少,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油气资源主要靠进口解决。当然,西欧本土部分国家也有一些油气资源,如英国、挪威、荷兰、法国、意大利等。

一、西欧地区的石油工业

西欧是后起的大产油区。1970年以前,西欧还是一个贫油区,采油业只限于陆上若干小油田,原油产量微不足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北海沿岸国家已经发现近海丰富的油气显示,但由于自然与经济方面的原因,开发利用被推迟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73年以后,高涨的油价才赋予开发利用北海石油的巨大经济意义。随着北海原油产量的增长,西欧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成为一个新兴的原油产区。

西欧采油业的主要产区分布于北海海域。北海海域分属沿岸七国,其中英国、挪威分得面积最大,分别占46%与25%,北海的采油业就集中在这两国海域。荷兰、丹麦、前西德、比利时、法国共获得其余的29%,但这些海域的原油产量不具有重要地位。

英国是随着北海石油开发而崛起的第一产油国。1975年下半年,英国北海海域的阿盖尔和福蒂斯油田开始出油,从此,英国采油业突飞猛进。1980年起,英国成了西欧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唯一一个能够自给并能输出原油的国家。到1998年,英国的石油产量为1.33亿吨,同期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7.08亿吨(王金洲,1999)。

挪威是西欧第一石油储量国。1998年,挪威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89亿吨。挪威北海海域的采油业早于英国,1971年埃克菲斯克油田出油为其起点。1975年生产原油900万吨,成为西欧第一个石油自给有余的国家。尔后,原油产量稳步上升,1992年达1.64亿吨,超过英国成为西欧地区最大产油国,1998年,其石油产量为1.52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产油国之一。2003年5月,挪威驻委内瑞拉大使达格·默克宣布,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在委内瑞拉德尔塔拉天然气项目中投资30~50亿美元。这是挪威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国外投资计划,它意味着挪威石油工业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2003)。

2000年西欧地区石油储采比为7,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3.4亿吨,占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的1.67%,比1999年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25.38亿吨减少了7.7%。2000年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5万亿立方米,比1999年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4.43亿立方米增加了1.5%,占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的3.01%。2000年西欧石油生产量为3.21亿吨,比上年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9.58%(其中英国2000年的产量为12684.5万吨,比上年的实际产量13624.5万吨减少了6.9%;挪威2000年的产量为16081.0万吨,比上年的实际产量15088.0万吨增长了6.6%。),而1999年西欧石油消费占世界石油消费的22%。西欧1999年的天然气产量为2892.37亿立方米,比1998年的2665.7亿立方米增加了8.5%,占世界产量的12.31%,而其天然气消费量1999年为4173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17.38%。天然气在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近24%,相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欧盟天然气储量有限,产量不高,但消费量和进口量很大,输气管网发达。截止到2001年底,欧盟天然气探明储量3.2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1%,主要分布于荷兰(1.77万亿立方米)和英国(0.73万亿立方米)。欧盟2001年产气量2129亿立方米,占世界的8.6%,主要生产国是英国(1058亿立方米)和荷兰(614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3433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5.9%,主要消费国是英国(954亿立方米)、德国(829亿立方米)、意大利(645亿立方米)、法国(407亿立方米)、荷兰(393亿立方米)和西班牙(182亿立方米)(刘岩,2003)。

二、西欧的油气贸易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欧石油进口量已达4000多万吨,超过了美、日两国进口量的总和,相当于世界总进口量的30%。进入60年代以后,西欧实施了能源从煤炭到石油的转换,石油消费量激增,至1973年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45.6%,那时,西欧是一个贫油区,原油产量仅约1800万吨,对于区内庞大的消费需求不过是杯水车薪,以至形成了石油消费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随着挪威、英国北海石油的开采,提高了区内原油的自给率。同时,重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压缩石油消费量‘提高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的消费比例,石油进口量显著下降。但因北海原油生产受资源储量规模的限制,西欧仍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中东和非洲是西欧石油进口的基本来源,此外,来自原苏联与拉美的石油亦占有一定的比例。意大利、法国、原联邦德国是西欧三大石油进口国。

北美和欧洲是世界管道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市场。在北美主要天然气的出口国是加拿大,其主要通过管道向美国出售天然气,2000年的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为1034.4亿立方米;欧盟天然气消费的39.2%来自进口,而且进口来源多,半数成员国完全依赖进口(刘岩,2003)。在欧洲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是俄罗斯、荷兰、挪威、英国等,出口到意大利、土耳其、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因此,加拿大、俄罗斯、挪威、荷兰和英国是保证北美和欧洲这两大消费区天然气供应的最重要国家,在地区天然气贸易中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优势。

俄罗斯在中欧和西欧的天然气供应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油气供应,特别是天然气的供应,欧洲的能源安全就面临着很大的威胁。2001年,欧盟管道进口天然气1542亿立方米,其中,来自俄罗斯752.3亿立方米(刘岩,2003)。但俄罗斯在站稳欧洲市场的同时,准备利用其强大的油气优势,东向开发东北亚和中国市场,以防其油气出口的单一性而带来的劣势。

挪威2000年的天然气储量为1.2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为449.6亿立方米。1999年挪威出口到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天然气比1998年增加了6.8%,达到455亿立方米。法国燃气公司是挪威天然气的最大买家,共购进112亿立方米。德国的鲁尔天然气公司购买了95亿立方米,比利时配气公司购买了56亿立方米。挪威出口到捷克共和国的天然气增加到13亿立方米。1999年10月,挪威输气管网完成扩容改造,连接Kollsnes与Emden终端的欧洲输气管道二期工程开始投入运营。2001年,欧盟进口天然气的1542亿立方米中483.8亿立方米来自挪威(刘岩,2003)。

2000年荷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77万亿立方米,产量为628亿立方米,出口量为366.2亿立方米。1999年荷兰的管输天然气出口量由于向德国的出口减少,1998年下降至350亿立方米,同时因Trans-Europa-Naturgas管线扩建工程的影响,出口到意大利的天然气也有所下降。2000年出口的管输天然气量为366.2亿立方米。

2000年欧洲还是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第二大户,进口量为326.8亿立方米,仅次于亚太地区(其进口达980.4亿立方米)。2001年进口LNG为287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曼、利比亚、阿联酋的LNG分别为200.7、55.5、9.3、9.1、7.7、0.2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出口量1429.5亿立方米的20%(刘岩,2003)。

三、西欧的油气运输

徐小杰根据研究认为,未来的亚欧陆上油气管道运输网络主要由“石油心脏地带”向欧洲、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个需求月形地带流通,具体有西向、南向和东向三个方向的跨国管网系统。其中,西向的管网系统有两个部分,一是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到欧洲。这里有俄罗斯的友谊管道和新建的亚马尔管道。二是中亚向西针对欧洲市场的运输线路,包括北线和西线。北线指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往北进入俄罗斯领土,利用现有的管线输送到俄罗斯的黑海港口诺瓦罗伊斯克。西线指里海的石油经巴库到格鲁吉亚或土耳其进入黑海或地中海。同时,北非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已经贯穿马格里布,北上供应南欧市场,这就是著名的马格里布—欧洲管线(徐小杰,1998)。具体来说,连接西欧的石油输送航线主要有(王金洲,1999):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线。这条航线从波斯湾各油港经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沿非洲东海岸穿行莫桑比克海峡绕道好望角,再沿非洲西海岸直达西欧、北美。此航线主要由超级油轮经营,它担负着输往西欧石油总量的70%和输往美国石油的45%,它是西欧、北美主要的供油运输线,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

北美、西欧和前苏联地区又是油气管输最发达的地区(图5-1、图5-2见书后彩图)。那里的天然气管道星罗棋布并已实现了国际联网。欧盟内部现有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18.7万公里,是1970年7.1万公里的2.63倍。欧盟内部跨国管输量613.9亿立方米,占世界跨国管输量4083.2亿立方米的15%。欧盟60%的天然气消费量至少跨越一个国家输送(刘岩,2003)。天然气干线密度在美国为185米/千米2,在荷兰为265米/千米2,法国为48米/千米2。西欧天然气供应最初是区域性的,但从荷兰发现格宁根气田后,西欧开始了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建设。东欧也在积极扩建其输气管道。就参与国的数量而言,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是全世界最复杂的天然气管网,天然气用户有2亿。

近几年来,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输气管道的建设稳定增长。全欧对清洁燃料需求的增长,正推动着由前苏联地区、北非以及北海外输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实施。欧洲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项目中,有起自北海和阿尔及利亚的Zeepipe II管线、“欧洲管线”、霍尔腾管线以及欧洲—马格里布管线正成为关注的焦点。

四、欧盟天然气统一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见,欧盟成员国之间天然气消费部分靠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解决,但很大部分还需要依靠从欧盟外部市场进口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欧盟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欧盟形成了天然气统一市场。

欧盟各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宦国渝,李晓东,孙剑,2003),即起步期、成长期、成型期和成熟期。目前这些国家已进入了气源多元化、市场需求稳定、基础设施完善的成熟期,这为欧盟形成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是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欧盟各国推动本国天然气行业发展、促进高效清洁能源利用的需要。

早在1990年,欧盟委员会就已经开始促进欧盟内部天然气市场的建立。1990年6月和1991年5月,欧盟委员会相继发布了90/377/EEC指令《关于提高工业最终用户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透明度的程序》和91/296/EEC指令《关于通过管网输送天然气》,迈开了发展内部天然气市场的第一步。1996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以1254/96/EC指令的形式,公布了跨欧洲能源网络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方针,这些方针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天然气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建设。1998年7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又发布了98/30/EC指令,阐明了内部天然气市场的共同规则和各成员国天然气部门的组织原则,提出了为确保内部天然气市场得以建立并有效运营,各成员国政府在输送、储存、配送领域必须承担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义务,还规定了强制性条款。

欧盟天然气统一市场的主导思想在于促使区域内资源的自由流动、为构建和完善区域内统一的能源市场作准备,但是,在不妨碍内部大市场的前提下,允许各国具有一些豁免权,并制定各国管理制度。在欧盟天然气统一市场内,要坚持公平原则、透明原则和采取许可证为主要手段的监管方式。

从欧盟天然气统一市场的形成,及其主导思想和执行原则来看,欧盟在天然气乃至能源市场的管理上已开始了统一的管理,其各国的油气安全战略必然受其统一规则的支持与约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作家乔治_奥威尔(GeorgeOrwell)在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冷战"一词描绘了一个核武器阴影下的世界。

在奥威尔的描绘中,受破坏性武器的相互制衡,大国之间直接战争得以避免,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徘徊在危险边缘的敌对行动:间谍、诡计、权谋......世界就此陷入一个“没有和平的和平”(peacethatisnopeace)。

一语成谶。

随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计划相继出台,一场彼此猜忌和怀疑的"不信任漩涡"将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卷入了一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这主宰了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政治。

在这期间,美国对苏联展开了除军事行动外的一切遏制,从贸易管制、经济制裁、联盟对抗、技术围堵到围绕粮食和石油的经济战,苏联也一一接招,采取了反制措施。

在20世纪70年代,两大集团的较量中,苏联还占着上风。但或许正是这段时期相对的繁荣掩盖了苏联经济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重工轻农、片面发展军事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石油的外汇收入来源。

忽视了这些问题的苏联继续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星球大战"中去,最终导致社会动荡,走向解体,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也落下了帷幕。

经济封锁:孤立和拉拢

在经济方面,美国一方面利用贸易管制、经济制裁等手段将苏联孤立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之外,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援助的方式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拉拢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集团。

贸易管制: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无限期停止向苏联国家出口美国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长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次年3月,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新的贸易管制制度,禁止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美国贸易管制清单内的各种物资。

1949年2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战后的第一个《出口管制法》,把对苏联国家的贸易管制战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美国的贸易管制清单包括全面禁运类和限制出口数量类,当时杜鲁门政府认定,贸易管制的广度和深度必须能够影响苏联的整个生产体系。

在贸易管制的影响下,美国对苏联的出口迅速下降,从1952年时的2700多万美元锐减到1.5万美元。

在双方抗衡的四十多年里,美苏贸易局势也随着双方关系忽冷忽热。在矛盾激化的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出口配额、中止投资等严厉政策,甚至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

贸易管制严重阻碍了苏联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断绝了其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直接导致苏联被割裂,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几乎与资本主义世界隔绝,苏联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遭遇掣肘。

苏联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处在2.6%-4.2%之间,直到1988年还处在5%之下。80年代贸易出口额占GNP的世界均值为21.8%,而苏联仅仅为7.7%。苏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差距一直相当显著,苏联的出口额平均只有美国的1/3。

经济制裁:美国最爱使用的经济制裁大棒在冷战期间自然也不会缺席。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1945年以来,大约三分之二的制裁都有美国参与。在1960年-1975年期间,美国曾26次威胁或实施经济制裁。

1981年12月29日,里根政府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事管制为由,宣布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具体经济制裁措施包括:中断苏联航空公司对美国的一切飞行;命令关闭苏联采购委员会;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计算机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举行新的长期谷物协定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向苏联扩大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将需要得到批准;命令停止签发向苏联出口这些设备(其中包括铺管机)的许可证;不延长应于近期续订的美苏之间各项交流协定,其中包括能源、科学和技术协定,并将对其他所有的美苏交流协定进行全面的审查。

此时,两大集团的冷战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已是微乎其微,苏联在相当大程度上也不再依靠西方技术和资金,但这样的制裁对于当时已经是风雨飘摇,处于“解体”前夕的苏联来说,依然是一场雪上加霜。

例如,1982年,通过切断切断苏联在西伯利亚修建的新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与日本合作开发能源计划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使得苏联外汇收入锐减,由此损失了150-200亿美元收入。

援助盟国:在美国的战略中,对苏联国家的遏制政策和对西欧国家的扶持和拉拢政策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八千字电文中提出“遏制战略”的乔治·凯南在1945年5月起草的一份备忘录中阐明了复兴欧洲的观点,他认为欧洲的经济困难会给苏联造成可趁之机,是欧洲的经济失调趋势才使得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得以盛行,美国的复兴计划就是要克服这种趋势,因此援助欧洲是美国遏制苏联和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

1947年6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又称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持续到1952年6月。

在这段时期内,欧洲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接受了美国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

依据国际开发总署(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统计,马歇尔计划主要参与国家及份额为:英国(24.7%)、法国(21%)、意大利(11.7%)、德国(10.8%)等。从援助的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美元援助、技术协助、担保金以及对等基金等。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提供援助的条件,美国对欧洲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即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

《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中第115条,规定西欧国家必须与美国签订多边与双边协定,才能取得援助;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执行马歇尔计划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作总署(ECA)同意;必须用美国贷款的一部分资金,生产美国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必须撤销关税壁垒或减低关税率以利美货倾销;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并为美国储备战争工业所需的战略原料;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等等。

有分析认为,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后对美国的依附,一方面有助于美国对苏联和德国进行“双重遏制”,使得美国有效承担起大西洋联盟中的领导责任和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美国在欧洲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取消欧洲国家间关税壁垒的做法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面对西方的经济围堵,苏联也推出“莫洛托夫计划”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援助东欧经济发展,并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

但“莫洛托夫计划”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战后苏联和东欧的复兴,加强了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但却制约了东欧国家和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也是导致苏联、东欧严重背离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因素之一,东欧经济发展越来越落后于西欧。

技术遏制:美苏博弈的核心领域

在冷战阴霾下,科技是美苏博弈的核心领域。

为了在技术方面围堵苏联,在美国的提议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CommitteeforMultilateralExportControls),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CoCom)于1949年正式成立,并于1950年1月开始活动。

作为一个不公开对外、没有正式条约的非正式国际组织,巴统集结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十七个成员国。

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

此外,为了防止盟国对禁运政策的抵制,美国国会于1951年通过了《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MutualDefenseAssistanceControlActof1951),通过削减援助等方式逼迫西欧和日本进入共同防卫的轨道上来。

20世纪70年代后,为增加贸易收入,美国政府开始利用巴统“例外程序”,扩大出口禁运物资,但限制高新技术转移仍然是“缓和时代”不可突破的障碍。

1976年2月,国防部国防科学局研究小组向国防部长提交一份题为《对先进技术输出管制的分析》报告,系统论证了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重点从战略物资禁运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必要性和涉及的一系列政策问题。

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正式将限制高新技术转让作为出口管制的特殊重点,并将军事方面重要技术清单作为美国商品管制清单的组成部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技术,瞬时处理信息自动控制技术,集成材料、防务材料处理和制造技术,能源开采技术,大型集成、特大型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军事仪器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诱导和控制技术,超短波构成技术,军用车辆引擎技术,高级光学(包括光纤)技术,传感技术,海底系统技术等15种技术列为禁运范围,后来又将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工作母机、电子复合硅、激光装置增补列入对苏联的禁运清单。

1982年11月,美国建议在巴统管制清单中新增种类100余种,最终巴统成员国同意将其中58种纳入管制清单,包括浮动船坞、宇航船、太空登陆器材、超导材料、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系统、特殊合金生产技术和设备、海上油气开采技术等。此后高新技术的开放和禁运范围虽有微调,但阻止高新技术流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趋势不变,甚至得到了强化。

苏联注重发展和吸收对军工发展比较重要的重工业技术,在航空航天、潜艇等军工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顶级的水平。

但片面发展军事重工业的苏联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畸形的经济结构。1940年,苏联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生产总值的61.2%,1955年上升至70%,1960年高达72.5%。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机器制造业产品中60%以上是军事商品,而耐用消费品只占5%-6%,国家发展科学的拨款中75%用于军事科研。

当时苏联轻工业技术落后,甚至无法满足国民生活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在技术输入遭到围堵断绝的情况下,事关民生的轻工业无疑成为了与美国较量中苏联的一大薄弱环节。

面对严格的技术封锁,苏联转向东欧工业国家大量采购,或者花更大成本通过中立国进口西方禁止对苏联出口的技术设备,甚至通过地下渠道和商业间谍来获得先进技术。

70年代,由于局势的缓和,苏联加大了向西方采购机械设备的力度,化学、汽车、能源开采设备以及计算机等都是苏联引进的对象。但有限的技术引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苏联成为真正的技术强国,反而如饮鸩止渴,削弱了苏联加大自主研发的动力。

随着前苏联1991年解体,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但西方国家的技术出口管制并未就此消失,1996年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接棒“巴统”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

直击七寸:石油和粮食

苏联石油资源丰富,是其获取硬通货的主要来源。上世纪60年代,向西方出口石油的收入每年占苏联外汇总收入的40%,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石油出口。

但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1973年,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至超过13美元;1979年,由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以及随后的“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再次从每桶14美元飙涨至35美元。

飙升的油价引发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却为苏联送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提供了经济基础。

但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油价随着世界经济连续衰退而开始走软。1985年8月,沙特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当年11月,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在不到5个月之后跌至12美元/桶。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按照苏联能源部官方统计,1985-1988年世界油价下跌,从年的212.6美元/吨下降到1988年的93美元/吨,下降了129%,致使该国四年间共计损失400亿卢布。

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苏联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收入。这令本已问题严重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并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导致油价急速下跌的沙特增产的背后力量一直被认为是来自美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提出针对苏联的隐蔽经济战,其核心是通过对一个国家经济体进行研究,找到它的脆弱性,找到其咽喉命脉,并针对这种脆弱性,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打击,削弱其国力。

中央情报局研究结果发现,苏联国民经济体系对油气出口的高度依赖。“在部分年份中,石油和天然气所赚取的硬通货占据苏联全部硬通货的60%-80%,并且这些收入成为苏联经济体制的一个支柱。苏联虽然从西方赚取硬通货,但它需要用这笔钱从西方购买粮食和技术,以维持经济体制这个庞然大物。”

于是里根政府决定从国际原油入手,一方面加强出口管制,通过禁运钢管和管道设备的措施,迫使西欧放弃与苏联业已签订的大口径管道出口协议,要求它的盟友减少对苏联集团石油贸易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为沙特政府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最先进的预警机和毒刺式导弹,与沙特结成反苏同盟。

(来源:中国经济网)

美国还通过限制苏联天然气出口数量、向苏联转让有误技术来破坏苏联经济。美国鼓励西欧国家利用各种替代能源,减少对苏联天然气供应的依赖。

此外,1983年,美国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项协议于1983年5月在威廉斯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正式签署,它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除了能源领域,美国还盯上了苏联的另一个软肋——粮食进口。

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苏联对农业投资甚少,农业产出无法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而美国正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于1980年1月宣布对苏联实施粮食禁运,中断1500万吨对苏出口粮食,并协调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美国传统盟国参与这次粮食禁运,保证它们向苏联出口粮食不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

为应对“粮食禁运”,苏联采取优先从多国进口的方式减少对美国的过分依赖。1980-1981年苏联从阿根廷粮食进口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苏联第一位粮食进口国。与此同时,苏联还扩大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粮食进口量。

1981年里根上台后,在3月24日部分取消长达15个月的对苏联粮食禁运,3个月后恢复对苏联大量出售粮食。虽然美国重新向苏联出口粮食,但苏联粮食从多国进口的政策仍在继续。美国的禁运使苏联和美国均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冷战的终结

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散、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件被看作是冷战时代结束的标志。

美国对苏联的缓慢绞杀过程中,经济方面利用贸易管制、经济制裁和拉拢盟友的方式,阻碍苏联贸易发展,断绝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技术领域,联手西方国家实施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管制政策;此外,美国根据苏联是粮食进口大国以及对石油出口依存度高的特点,针对性地对苏联经济贸易的痛点及弱点进行突破。

虽然苏联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例如拒绝批准“布雷顿森林协议”,不允许东欧各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出“莫洛托夫计划”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但效果并不显著,经济结构的失衡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灵活制约了其反制美国的能力与空间。

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两大集团的较量中,苏联还占着上风。当时苏联经济总产量相对美国缓慢但稳定增长,钢铁等特殊产品的产量超过美国。在苏联出口中占巨大份额的能源和黄金价格都大幅度上涨。

而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却陷入动荡,1975年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布雷顿森林体系陷入混乱,滞涨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政策困境。

但或许正是这段时期相对的繁荣掩盖了苏联经济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重工轻农、片面发展军事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石油的外汇收入来源。

忽视了这些问题的苏联继续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星球大战"中去,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松动,走向解体。

参考资料:

崔丕,2002,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

王荆杰,2015,浅析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与影响

刘林元、聂资鲁、周显信,2003,论马歇尔计划的战略眼光

欧阳向英,2018,冷战期间美国是如何遏制苏联的

东北证券沈新凤,2018,由美苏冷战反观中美贸易摩擦——从经济角度出发

华泰宏观李超,2018,美国历次贸易摩擦胜利了吗?——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_望智库,1980年代油价暴跌拖垮苏联是美国的阴谋吗?

梁孝,美国的经济战、苏联解体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韩冬雨,莫洛托夫计划对东欧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Cooper,RichardN.2008.EconomicaspectsoftheColdWar,1962-1975.WCFIAWorkingPaper2008-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