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价格最新数据分析_液化天然气价格最新价格查询
1.华北等地区现“气荒”如何解决?
2.天然气价格回落那些人亏大了?
3.液化气多少钱一吨
4.日本建议对俄罗斯天然气限定在目前水平一半左右的水平
5.欧洲的能源“大动脉”受损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涨超12%
6.价格大涨!欧洲开始四处“找气”欲摆脱对俄气依赖能实现吗?
今日,山东丙烯市场价格已至7800元/吨,江苏8200元/吨,宁波7950元/吨,而丙烷原料已高达6355元/吨。
一、价格分析
1、国际液化天然气现货市场出现了调整,因此该行业在11月下调了对液化天然气的预期。
2、前期北方以山东为中心,价格大幅上涨。丙烷被推测为7500元/吨,而民用天然气和之后的高碳四价达到6800元/吨,但并没有真正的盈利底线。国际市场价值出现了回调操作。
3、月底,物价再次大幅修正,大幅下跌的环境蔓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他们担心,今年的市场可能会重复2018年的趋势。
4、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11月份沙特CP的开放可能不会迅速上升,但可以有效缓解市场的下滑。价格已持续止跌,再加上需求预期好转,国内市场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5、在10月底,随着国家对煤炭市场的调控,丙烯聚丙烯价格出现大幅度走跌,从国内现货来看,价格多在成本上方,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随着进口成本的大涨,下游深加工利润堪忧。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各种因素的权重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国际油价、国内外生产条件、进口条件、季节性需求变化、替代能源价格波动都是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因素。
2、从原油来看,我国液化石油气产量主要来自炼油副产物,油价波动直接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由于炼油厂的固定生产成本(水、电、气、设备折旧、人员)相对稳定,液化石油气在原油处理量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从炼油工艺的角度来看,该炼油厂的液化石油气收率为原油占投入的2%-5%。
3、根据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的数据,原油价格与国内液化石油气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48。
华北等地区现“气荒”如何解决?
LNG价格即:液化天然气价格。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而LNG则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为保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国际大石油公司也纷纷将其新的利润增长点转向LNG业务,LNG将成为石油之后下一个全球争夺的热门能源商品。目前LNG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如果能在中国大力发展LNG,在很大程度上可弥补石油资源不足、保证能源供应的多元化、逐步提高我国环境质量,并且对我国的西气东输也能起到互补的重要作用。
天然气价格回落那些人亏大了?
“最近家里取暖没事,但做饭的气不够用了”,12月7日,一位保定市民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大概是从10天前开始,听说有关部门正在调气过来,但好像要一个月后才会好点。
入冬以来,天然气价格暴涨,LNG(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扬至历史新高,华北等地区的“气荒”现象此起彼伏,人们纷纷在问,中国的能源供应怎么了?
危急之下,中央有关部门重拳出手,在发改委组织各省份召开告诫会之后,环保部近日下发特急文件,提出“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目前,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LNG市场开始小幅降温,来自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12月6日的LNG全国标杆价格为7191元/吨,下跌0.73%。
多部门重拳出手,天然气价格迎拐点
12月7日,一封来自环保部《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的特急文件在网络流传。新京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确认了文件真实性。
该文件提出,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提出进入供暖季,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此前,文件中涉及的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等城市今冬都在大幅度推进煤改气。
此番煤改气政策突然生变,源于近期天然气市场的异动。
12月1日,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报价者是黑龙江大庆中瑞燃气公司。公开数据显示,大庆中瑞的挂牌价比11月30日猛涨了1400元/吨。
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相继公布限气政策,缺气区域主要为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天然气价格上调幅度约10%,个别地区上调幅度达15%。另外,华北地区LNG价格已在8000元/吨以上,涨幅超过60%,个别厂商报价高达9400元/吨,创历史新高。在媒体公开报道中,“气荒”一词频繁出现。
回溯近年状况,“气荒”并非首次出现。
就在2016年,由于遭遇严寒天气,北京的用气量急剧攀升,出现过一次短暂的“气荒”,不过最终有惊无险。然而,这一次,“气荒”动真格的了。
11月底,河北省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Ⅱ级预警状态(橙色预警)。橙色预警为严重紧张状态预警,河北全省供需缺口达10%-20%,并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正是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环保部下发了上述文件。事实上,近期发改委、商务部也对气荒问题比较关注。日前,各地发改委已经密集召开价格告诫会试图稳定天然气市场。
比如,山西政府官网公布,省价监局近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会议提醒告诫各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要依法诚信经营,加强价格自律,提出“六不准”,如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达成垄断协议等。
随着多部门重拳出手,LNG价格开始应声回落。卓创数据显示,在12月1日创下7236元/吨的高点之后,LNG价格开始小幅回落,12月6日,全国LNG标杆价格下跌至7191元/吨。
突然冒出的煤改气增量
在此番气荒和国家政策出手背后,是国内天然气供应短期内出现不小缺口。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方,增量超过330亿方,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和增幅,相当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刷新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消费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三大石油公司上报数据,今年,全国天然气总缺口超过113亿方,2021年缺口超过300亿方,届时,用气高峰时段每天的缺口可能就达到2亿方。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认为,价格的上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天然气市场资源的供不应求。出现供不应求现状的主要矛盾是天然气上游供应不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当然,目前国内天然气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恶性竞争以及垄断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不排除各利益相关者博弈下导致的天然气供应短缺。
对于这一缺口,国内最大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已经早有预料。
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今冬明春供应北京市、河北省的计划量为121.6亿方、50.2亿方,增幅分别为13.4%,57.9%。与去年相比,向河北省增加供应18.4亿方,主要用于锅炉煤改气、村村通改造和石家庄热电九期投产。向河北的天然气增加量占京津冀地区总体资源增量的55.2%。
但“煤改气”的快速推进还是超出了预期。
“计划之内的煤改气,基本可以得到天然气的保障,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那些突然冒出来的煤改气增量”,中石油在发给记者的一份材料中表示,今年作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地位。为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就煤改气规定了量化指标,而地方政府煤改气的数量早已超过了量化指标。
2017年,河北省下达的煤改气计划为居民煤改气180万户,锅炉煤改气4500蒸吨。但实际情况是居民煤改气预计完成260万户,锅炉改造11700蒸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推行“煤改气”的主要立足点是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雾霾治理、清洁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煤改气”的大方向是对的,而目前天然气的短缺则是当前必须克服的难题。
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争气”
除了爆棚的煤改气,其他工业用户对天然气的“胃口”也在迅速攀升,如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今年的同比用量均超过过去3年的增量之和,出现了工业用户跟居民用户“争气”现象。
公开信息显示,天然气使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和工况企业四个领域。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城市燃气行业同比增长13%,发电行业同比增长28%,化肥化工同比增长25%,工矿企业同比增长21%。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预计超过2300亿方,增量超过330亿方,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和增幅,相当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气荒暴露出来了储运设施设备(主要是管道和储气库)建设的短板。目前,我国的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还不到60亿方,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左右,而在一些天然气利用大国,这一比例普遍达到12%以上,如美国是16.8%,俄罗斯15.8%,德国27%,法国接近30%。
多家气田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天然气涨价潮此起彼伏,以至于被称为气荒,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于宝东认为,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趋稳向好、气价较低、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北方清洁供暖以及政策集中配套等因素影响,天然气消费显著回暖,进入冬季以来增速更快,致使我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速大于天然气供应的增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因此,要维持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增加供给。
卓创分析师冯海城也认为,“在天然气消费需求保持旺盛的情况下,为了市场平衡稳定,增加供应就成了必须面对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石油在发给新京报记者的一份材料中称,目前其管存及LNG罐存已达警戒线,为保障管网安全运行,保障辖区内的居民用气,中石油已经采取多项措施。
目前,不少气田也步入了满负荷生产状态。12月3日,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攀升至1870万立方米。涩北、东坪、马仙三大气田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LNG市场成为焦点
在加快产能释放的同时,跨地区调配天然气已经正在加速推进。
据记者从行业人士和油气企业了解的情况,目前气价大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南方省份由于在供暖需求上远不如北方地区,其市场较为稳定。
拥有涪陵页岩气等大型气源基地的中石化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其正在积极与其他企业协调,加快管道互联互通,采取资源串换、代输等多种手段解决地区供需矛盾。
金联创分析师左晨表示,“目前南北方价差拉大,南气北上已经可达河南、安徽、山东南部一带,长远来看对北方价格或造成牵制,后期价格或有回落。但考虑到整体供需依旧紧张,整体跌势不会太大”。
海外LNG的获取也进入公众视野。
中石油方面表示,一方面正派出多个商贸团队全球搜寻可靠的LNG现货资源,一方面积极与资源国沟通,避免出现减供、停供、无需下载等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高度重视天然气供应保障,积极支持企业在增加国内天然气生产的同时,多元化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2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由于当前国内油气体制限制原因,目前民营企业也将海外作为扩张目标。
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于宝东表示,其在东非地区的埃塞-吉布提油气项目的基础设计已经全部完成,预计2018年具备全面开工建设的条件,“近期,受益于气价大涨的因素,埃塞-吉布提项目的长约销售协议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可于近期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一场持续蔓延的严重“气荒”,引起了有关部门及市场的广泛关注。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个地区相继公布限气政策,华北地区LNG价格涨幅超过60%;12月1日,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
“气荒”及其带来的价格上涨,也给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任务。这次气荒的成因是什么?谁能从中受益,谁受到的负面冲击最大?未来天然气供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诸如此类的气荒?
气荒源自供需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天然气/LNG主要供给渠道有哪些?近几年来的供需结构是怎么样的?
刘广彬:国内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渠道有两类:一是国内自产,二是国外进口。2017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在天然气供应端,2017年整体涨势明显。
即使如此,面对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特别是随着冬季采暖季的来临,国内天然气市场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中石油预估,整个冬季采暖期,北方资源供应缺口约48亿立方米。
于宝东: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主要供给渠道分为国产气、进口气两种。国产气已逐步形成常规、非常规的多元供气局面,进口气已形成管道气和LNG多渠道供应格局,资源进口国超过10个。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口气的占比逐步上升。
供需结构方面,我国于2006年开始进口LNG,2009年底开始进口中亚管道气,2013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投产,标志着西北、西南进口天然气管道和海上LNG进口通道初步形成。整体看,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供应以管道气为主。
今年的气荒,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是这种供需结构下的必然结果?
刘广彬:目前,国内并没有新的进口管道投产,LNG接收站数量亦不多,天然气资源开采短期内增长潜力有限,加之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不足,管网联通程度以及建设规模较小,面临较大的下游需求增速,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应缺口也是必然。
于宝东:随着我国清洁能源政策的大力推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不断增长,国内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到来,我们预计天然气将在2020年后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
下游终端用户受冲击较大
当前“气荒”在华北表现得特别严重,华北天然气市场主要的供应商是哪些企业?
于宝东:华北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主要的供应商以三桶油为主,在三桶油以外,还有不少第二梯队企业,例如京能、北京燃气、新奥等企业。当前,国家正在力促基础设施(LNG接收站和长输管网)向第三方准入,第二梯队企业为弥补缺少上游资源的先天劣势,积极参与三桶油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基础设施领域抢滩布点。
刘广彬:天然气冬季供暖的主要地区是华北地区,主要气源供应商为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其中以中石油西气东输以及陕京系统为主要气源来源。
随着气价上涨,哪类企业受益于气荒,哪类企业受到的负面冲击较大?
刘广彬:年内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刺激各供应商的上游生产增产增效,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企业的收益。而对于下游终端,首先,因价格上调导致成本上浮;另外,冬季供暖用气高峰期,部分地区工商业领域限制用气,天然气供应不足。
于宝东:随着气价上涨,我们认为受供需形势趋紧的影响,供应商将受益于气荒,下游终端用户将受到负面冲击较大,如果气价上涨过快,甚至可能会出现煤改气逆替代或者电代气的可能。
作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协鑫受到的影响怎样?
于宝东:近期,受益于气价大涨的因素,协鑫的埃塞-吉布提项目的长约销售协议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可于近期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HOA。但这是个双刃剑,协鑫国内天然气电厂的成本压力会上升。
加快建设储气调峰设施
近期出现的气荒问题,短期内如何解决?
刘广彬:短期来看,应加快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建设进度,快速投产进气;另外促进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使得南北东西天然气资源的合理调配。再者,尽快解决中亚天然气限供问题,保证这一主干渠道的气源供应。
于宝东:短期而言,政府可以利用综合政策手段解决供应短缺问题。其一,进一步推进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设计合适的市场激励机制,提高供给侧的积极性;其二,从雾霾治理角度出发,加大对于“煤改气”的补贴力度,在必要时候,可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工业用气来满足居民需求。
中长期内如何解决气荒这一问题?
于宝东:对于中长期而言,建议加大油气行业改革力度,加大储备设施建设和管道建设,加快推进第三方行业准入机制,共同参与国家的能源保障。关于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坚持“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改革路线,这样可以使得市场参与主体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公平计价,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利于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刘广彬:未来,应积极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对储气库,提别是战略储气库的建设应尽快提上日程,各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特别是季节峰谷差较大的北方供暖地区,应尽快完善天然气储备站建设。另外,积极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机制改革,完善定价机制、管输制度等在内的天然气市场机制。
还是南方好,暖和。
液化气多少钱一吨
从去年12月起,LNG(液化天然气)市场报价从6558.33元/吨一路上涨,到去年12月25日,直接刷新纪录高点8477.78元/吨,其间涨幅接近30%,但此后一周,这个报价出现高位跳水,至1月4日市场报价回落至5500元/吨,跌幅超过33%。
“如此快的跌幅,一下子套牢了不少投机资金。”一名天然气下游企业人士称。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针对今年天然气供应短缺现象进行了周密部署,加之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与积极扩大LNG仓储运输产能,即便今年再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相关部门也有能力有效化解风险。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近期举行的论坛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LNG供过于求将加剧,因此国内天然气供应完全有保障。
投机资本“各显神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从去年10月起,国内LNG市场开始风云突变,大量投机资本纷纷涌入各显神通。
究其原因,去年9月住建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煤改气”“煤改电”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全面取消散煤取暖。
“投机资本因此嗅到了赚钱的机会。”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分析说,一方面是冬季采暖季来临导致天然气需求骤增,另一方面北方不少地区液化天然气企业开工率在20%-40%之间,供应有所不足。有机构甚至预测,2017年冬天供暖季的天然气供应总缺口高达105亿立方米,即每日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约在8000万立方米。
这迅速点燃了投机资本的炒作热情。
他回忆说,最初不少天然气下游企业四处托关系,在南方地区向中石油、中海油等天然气供应商采购LNG,然后运到北方地区待价而沽。当时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短缺,令LNG一天一个价。
百川资讯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起,北方地区LNG累计涨幅超过100%,甚至去年11月底华北地区数家大型LNG企业一天内将LNG报价上调逾20%的现象。
“据我所知,当时不少游资还在四处寻找天然气下游企业,向后者提供资金代为囤积LNG待涨而沽,有时只需囤积天然气4-5天,就能收获逾30%的价差收益。”一家国内民间LNG贸易商罗刚(化名)介绍。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干脆跑到新加坡直接斥巨资买涨天然气期货。
究其原因,受到国内天然气供应短缺影响,去年12月下旬新加坡地区天然气现货报价一度创下2015年以来最高值10.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较6个月前翻了一倍,与此对应的是,LNG期货价格则徘徊在约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存在至少2美元的价差套利空间。
与此同时,一些投机资本则在境外航运定价交易市场投机买涨LNG船运费,押注中国天然气进口大增将令相关航运费用飙涨。
据船舶经纪商Clarkson和Fearnley数据显示,去年12月装载量16万立方米的LNG船运费一度冲上80000美元,较8个月前涨幅超过150%。
这导致国内LNG价格持续上涨,去年12月25日,国内LNG报价触及历史高点8477.78元/吨。北方地区部分企业甚至开出9500元/吨的报价,甚至山东与江苏地区部分LNG企业出厂价格直接冲上万元大关。
被迫止损离场
在罗刚看来,触发过去一周LNG价格大幅回落的最大驱动力,一是监管大棒“降临”,二是投机资本低估了相关部门协调各方资源提升天然气供应的能力。
去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又指出,要立即开展天然气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坚决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以及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
两天后,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开始对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大庆分公司等17家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问题开展调查。
“这对投机资本起到相当大的威慑力。”上述天然气下游企业负责人回忆说。从去年12月下旬起,部分嗅觉灵敏的游资开始要求LNG企业迅速抛售囤积的LNG库存,尽快回笼资金退出市场。不过,部分投机机构则选择留守。
“没想到的是,过去一周国内LNG供需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罗刚指出,一方面发改委积极推进各大石油公司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激发天然气供应潜能,另一方面石油公司积极加大海外天然气采购力度弥补国内天然气缺口,甚至出现装载LNG的运船从巴西转道前往中国的状况,由此有效缓解了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
更重要的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大型石油公司提供的LNG报价低于市场价。即便市场报价超过8000元/吨,他们的报价依然在4500元/吨-5100元/吨之间。随着低价天然气供应持续增加,LNG市场报价不可避免地大幅回落。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过去一周国内LNG价格大跌逾30%的压力下,不少投资机构纷纷对境外LNG期货进行止损。
一位曾参与买涨海外LNG期货的投资机构负责人透露,由于国内资本的LNG期货平均持仓成本约在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如今平仓离场将面临逾15%的损失。
“更糟糕的是,不少委托天然气下游企业在7000元/吨囤积LNG待涨的游资,损失幅度将超过20%。”他直言。如今他身边不少投资机构也开始打起退堂鼓,避免LNG市场价格“墙倒众人推”,遭遇更高幅度的损失。
日本建议对俄罗斯天然气限定在目前水平一半左右的水平
配送点的利润取决于液化气充装站,充装站一般都是从厂家直接接气。液化气的价格是周期性波动。年初便宜,年底高。
按照国家规定,液化气充装只得充装自有产权气瓶,便于安全管理。
所以你只要找最近的液化气充装站谈就可以了。私自倒罐充装,质监、城建、安监、消防都会找你麻烦。
一般小门点,充装站会优惠一公斤气的价格。
欧洲的能源“大动脉”受损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涨超12%
收藏每日商品,了解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动态,今天是2022年7月6日,以下是今天主要内容的国际部分:
本周来自经济下滑的预期对全球商品市场再次带来冲击,在美元大幅走高、创近20年新高的背景下,全球包括黄金、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全线跳水,国际原油价格更是近段时间以来首次收低至100美元下方的位置。
针对经济下滑的预期,花旗银行预判原油价格可能会跌至70美元下方,但持此观点的机构并不占据多数,不少机构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原油价格仍会居于100美元以上的高位,因为,目前来自俄罗斯的供应问题依旧未见明显好转。
近日,关于西方国家计划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采取限价措施的方案传来最新消息,目前日本提议将俄罗斯原油价格限定在目前水平一半左右的水平。
对此提案,俄罗斯方面给出的评判是,如果这一方案得到确认,将意味着市场上的原油供应减少,可能将原油价格推到每桶300-400美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时间俄罗斯和日本之间的能源供应也出现微妙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计划收回萨哈林2号天然气项目的所有权,日本三菱公司和三井物产持有该项目的22.5%股份可能会被收回;另一方面,目前日本也在积极寻求替代方案,希望能从美国和澳大利亚获得更多供应,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分析认为,由于日本是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买家,若一旦最坏局面出现,将面临和欧洲竞争天然气采购的局面。
而截止目前,欧洲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依旧处于历史最高位,没有人能给出更多的替代方案,此前备受推崇的环保问题也因此搁置,煤电、核电有重返能源供应的趋势。
而且,欧洲对全球俄罗斯天然气替代的策略,也导致亚洲地区天然气价格出现暴涨,目前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在今年夏天飙升至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国海关数据也显示,因国际价格飙升,5月份我国天然气进口大幅下滑。
对此,来自国际能源署对全球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但不是因为需求不佳,而是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
数据显示,俄罗斯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出口大国,2020年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11.08%,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16.07%,煤炭出口量占全球17.08%。
这也意味着全球最坏的局面仍未到来。
截止目前,由于供应紧张而需求旺盛,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将亚洲买家8月原油官方销售价格提高到接近历史纪录水平。
今年以来一直对欧盟保持大量天然气供应的美国市场,虽然目前其零售汽油价格连续21天下跌,到仍处于4.8美元的历史高位区,而且,在能源供应替代下,美国伊利诺伊盆地煤炭现货价格飙升每短吨190.25美元,创出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超过了2008年的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对俄罗斯煤炭禁运导致欧洲从南非进口煤炭增多,但最新消息显示,由于能源短缺,南非再次启动限电措施。
更多消息则显示,自4月份以来印尼对欧洲的煤炭出口开始大幅攀升,5月印尼向欧洲地区出口煤炭58.73万吨,环比增长52.82%。
据印尼媒体报道,目前一部分煤船正在前往欧洲国家,如德国和波兰。
据悉,印尼之所以向欧洲运输煤炭,主要是其传统的煤炭进口地区印度和中国,近段时间加大了对俄罗斯煤炭的进口力度。
针对目前全球能源供应问题,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表示,由于多年来投资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在被“围困”。
如果允许伊朗和委内瑞拉带来更多的供应,短缺可以得到缓解。
但实际上,刚刚举行的相关会谈中,关于伊朗的谈判再次失败。
不过,有趣的是,取消价格管制的阿联酋目前国内汽油价格迎来第五次上调,导致其价格是科威特的三倍,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每升汽油平均价格的两倍多,因为其他国家对燃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补贴。
此外,在亚洲市场,印度正式宣布对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并表示,只有当全球原油价格从目前的水平下降到每桶40美元时,印度才会取消对石油生产商和炼油商实行的暴利税。
而在俄罗斯也同样计划对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征收临时暴利税。
数据显示,虽然自3月以来俄气对其主要市场的出口已经萎缩,但得益于价格飙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仍获得了巨额收益。
有分析称,征收的暴利税规模或达到近200亿美元的水平——或许,这也是西方国家计划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采取限价措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方面,自5月份以来各国央行加大了对黄金的采购力度,总采购量达到35吨,环比增幅超过80%,6月份央行的黄金购买也非常强劲,其中仅伊拉克央行就宣布,6月份购买了34吨黄金。
总体来看,在经济面临下滑、需求难以恢复的大背景下,供应问题将对全球能源价格构成有力支撑。
价格大涨!欧洲开始四处“找气”欲摆脱对俄气依赖能实现吗?
欧洲的能源“大动脉”,发生了罕见一幕。当地时间9月27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在2个地方突然发生泄漏,后经丹麦能源署确认,在“北溪-1”、“北溪-2”天然气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随后,负责运营“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北溪AG公司发表声明称,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受损情况空前,何时恢复供气无法预测。受此影响,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涨超12%。
当前,美国大量液化天然气正出口欧洲,能源巨头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据美国商业内幕网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LNG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的暴利。对此,有欧洲媒体评论称,美国伪装成“救世主”,通过向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攫取巨额利润。
值得警惕的是,华尔街大佬们对美国楼市的暴跌警告愈发密集。近日,“华尔街空神”约翰·保尔森警告称,美国房价可能再次暴跌。另外,美国房地产行业的亿万富翁、前喜达屋集团首席执行官巴里·斯特恩利希特也认为,美联储激进加息或将导致一场大衰退,美国房地产市场或出现“严重崩溃”。
欧洲发生罕见一幕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在2个地方突然发生泄漏,一处在丹麦境内,另一处在瑞典境内。据悉,尽管2处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丹麦专属经济区,但实际上位置非常接近,都处于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北位置。
另外,丹麦于26日晚些时候报告,途经该岛东南部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也出现泄漏,经丹麦能源署确认,在“北溪-1”、“北溪-2”天然气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
同天,德国联邦经济部也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目前正在进行调查,仍不清楚压力下降的原因。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米勒表示,“北溪-1”、“北溪-2”管道同日出现掉压状况凸显“形势紧张”。
随后,负责运营“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北溪AG公司(NordStreamAG)发表声明称,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受损情况空前,何时恢复供气无法预测,目前正在调查原因。
这意味着,在欧洲冬天来临之前,这2条天然气“大动脉”或许都不具备运营的条件。
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不确定性再次点燃市场的紧张情绪。9月27日,欧洲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涨超20%。
9月27日,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克里姆林宫表示,与“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的局势关系到整个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
据悉,“北溪-1”、“北溪-2”天然气管道是2条并行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全长1000多公里,从俄罗斯经过芬兰、瑞典、丹麦的领海到达德国。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北溪1号”每年可以为西欧各国供应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目前,“北溪-2”管道建成后未投入使用,“北溪-1”管道由于维修,也已暂停向德国输气,但这2条管道都是注满天然气的状态。由于存在爆炸性隐患,瑞典和丹麦海事局已经要求往来船只远离泄漏点至少5海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关闭后,许多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签订合同的欧洲天然气采购公司都出现了供应减少的情况,包括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OMV、意大利油气公司ENI、德国油气公司Uniper和RWE等。
目前,俄罗斯方面已经切断了对保加利亚、波兰、芬兰、丹麦供应商Orsted、荷兰公司Gasterra和壳牌的天然气供应。
北溪天然气管道可谓是欧洲能源博弈的焦点,一天内出现3处泄漏,无疑引发了市场关注与热议,有分析人士评论称,1处是偶然、2处是巧合,3处那就是敌人在作祟。
美国能源巨头赚疯了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盟地区的天然气高度依赖俄罗斯,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进口的俄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的45%,占欧盟天然气总消费量的40%。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欧盟计划,到今年年底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减少约1000亿立方米,降幅近三分之二。
欧盟委员会表示,自2022年3月以来,由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寻求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全球对欧洲液化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75%,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美国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几乎增加2倍。
如此巨大的天然气进口缺口,自然给美国能源巨头带来了绝佳的赚钱机会。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此前报道,美国液化天然气正大量涌入欧洲,欧美天然气市场价格相差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0倍,这让美国供应商获得前所未有的利润。
另外,据美国商业内幕网8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LNG船可赚取超1亿美元的暴利。能源专家劳伦特·塞格伦表示,美国能源商以约6000万美元的成本将LNG船装满液化天然气,运抵欧洲后,价格便飙升至2.75亿美元。
瑞士报纸Blick曾发表一篇文章直言,美国伪装成“救世主”,通过向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攫取巨额利润。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从美国运到欧洲的天然气数量已经超过了从俄罗斯管道运送量。另外,普氏能源资讯的数据显示,美国液化天然气工厂的产能利用率自6月下旬以来,一直维持在高位。
为了确保冬季能源供应,欧洲多国从美国买入天然气的数量仍在加大。
“华尔街空神”发出警告
继美股暴跌之后,华尔街大佬们对美国楼市的暴跌警告,也愈发密集。
近日,曾精准预测2008年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亿万富翁投资者约翰·保尔森(JohnPaulson)警告称,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有点泡沫,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刺激下,房价可能再次暴跌,但不会引发金融体系崩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保尔森通过做空25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爆赚150亿美元,在华尔街一战成名,并获得了“华尔街空神”、“对冲基金第一人”等称号,他的这笔做空交易也被记录在《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一书中。
而在前不久,美国房地产行业的亿万富翁、前喜达屋集团首席执行官巴里·斯特恩利希特(BarrySternlicht)也发出警告称,美国经济正在“急刹车”,美联储激进加息将导致一场大衰退,美国房地产市场或出现“严重崩溃”。
Sternlicht进一步指出,当前美国新房销售,已经创出了195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即将面临房地产市场大崩盘,房价正在下跌。
其实,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显露疲态,全美国的房屋平均价值在8月创下2011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据Zillow的最新报告显示,继7月下跌0.1%之后,美国房屋价值于8月继续下跌0.3%。其中,旧金山、洛杉矶等地的房屋价值跌幅最大,单月跌幅超过3%。
随着美联储提高利率以降低通胀,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今年以来持续攀升,购房成本亦水涨船高,直接打击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美国房屋建筑商协会(NAHB)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美国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在9月连续第九个月下降,创下了该数据1985年有记录以来最长连跌。
具体来说,美国9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46,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预期47,前值49.潜在买家流量的指标下降至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也是次贷危机后,美国楼市最惨烈的信心滑坡。NAHB首席经济学家RobertDietz警告称,随着美联储持续激进式加息,美国住房市场的衰退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当地时间9月26日,新上任的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在发表首次政策讲话时表示,正密切关注美国房地产市场,看到房价上涨势头有所放缓,美联储的信誉是中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锚定的关键部分。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各国对俄罗斯进行了各种制裁,其中也包括俄罗斯的能源出口。
但这显然引发了新的问题。
俄罗斯天然气的剩余探明储量高达37.4万亿立方米,在全球占比约20%,位居世界第一,而欧洲每年进口的天然气中40%均是来自于俄罗斯。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欧洲每年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高达1700亿立方米。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以及一系列制裁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创新高。
去年春天时,欧洲天然气价格约为300欧元/千立方米,而如今已经突破了3000欧元/千立方米。
对此,欧盟提出,在一年内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以减少对俄能源的依赖。
然而这能实现吗?
欧洲方面能采用的办法无非是2个:
一是提高欧洲自给率和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推广。
比如,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日前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提高天然气产量。
而意大利埃尼集团也表示,将提供额外的天然气以帮助欧洲摆脱对俄天然气的依赖。
不过,显然这样的努力是杯水车薪。
而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氢气等推广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去年受季风减少的影响,欧洲的风电就曾一度“停摆”。
第二个办法是找到其他天然气进口替代。
欧洲寻找的“替代”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卡塔尔。
3月25日,美国表示已与欧盟成立最新能源计划工作组,工作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欧盟减少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另一个则是帮助减少对天然气的整体依赖,即找到能够替代液化天然气的供应能源,逐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型。
针对减少对俄天然气依赖方面,欧盟与美国达成了大额天然气协议,欧盟将在今年年底前向美国购买至少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以替代俄气。
150亿立方米对欧盟的庞大需求量来说相对有限,但对美国来说却意味着对欧洲天然气出口将增加2/3。
另一方面,欧洲还与卡塔尔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
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2019年,卡塔尔共出口液化天然气近1070亿立方米。
但是卡塔尔大部分液化天然气出口已经签订了长期合同,所以真正能转移给欧洲的也十分有限。
数量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可行性与价格。
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靠两种方式:铺设油气管道或者LNG船运输液化天然气。
欧洲各国管道体系各不相通,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各不相同,无法进行调剂。
如果要搭建新的管道,需要根据各国需求重新设计,俄欧管道从20年前就开始搭建了,所以显然要铺设新管道绝非是短期事件。
另一方面,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商主要在亚洲,欧洲可争夺的份额有限,而且当前海运价格飙升,从美国进口高价天然气,会大幅度推升欧洲经济运行成本。
事实上,对于美国向欧洲出口更多液化天然气连美国自己也没底,在3月25日美欧宣布签订大额天然气协议后,《纽约时报》就表示这个协议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意义”,因为短期内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出口更多的天然气,而欧洲也没有能力进口。
而更重要的是,欧洲现在每年进口约80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据专家分析,即便敞开了进口最多还能增加6500万吨,但即便如此,也只相当于俄管道天然气一半的量。
如此看来,欧洲想要摆脱俄天然气虽然呼声很高,但恐怕没那个底气。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