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顺价机制_天然气价格规律
1.天然气,原油涨价对中石化,中石油的业绩有什么影响?
2.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有何规定
3.小麦跌破一块五,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为何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4.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上下游是哪些
第一阶梯气量为0-500立方米/户表·年,气价为2.03元/立方米;第二阶梯气量为501-660立方米/户表·年,气价为2.44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气量为661立方米/户表·年以上,气价为3.05元/立方米。
于2015年12月24日下发《关于建立实施我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2016年1月1日起,成都燃气集团将按通知要求实施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本次基础气价不调整且为第一阶梯气价,各阶梯气量按1:1.2:1.5的比价确定对应气价。第一阶梯气量为0-500立方米/户表·年,气价为1.89元/立方米;
第二阶梯气量为501-660立方米/户表·年,气价为2.27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气量为661立方米/户表·年以上,气价为2.84元/立方米。
而后根据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顺价调整我市居民用气销售价格的通知》,自2018年11月15日起,我公司将按照通知要求顺价调整居民用气销售价格,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居民用气第一阶梯气价每立方米由1.89元调整为2.03元,第二阶梯气价每立方米由2.27元调整为2.44元,第三阶梯气价每立方米由2.84元调整为3.05元。
扩展资料:
燃气安全事项七大注意
1.使用燃气要注意室内通风
使用燃气时,可要千万要注意通风,避免事故发生。如果室内通风不良,燃气燃烧时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减少,供氧不足将导致不完全燃烧,从而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
2.用气完毕切记关闭“双阀门”
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有人看管,每次用气完毕,一定要关闭燃气灶具和灶前阀门。
3.胶管需两年更换一次
用户在使用燃气时要定期更换燃气胶管,不能超过两年,如发现软管有老化、龟裂、发硬、发黄现象应及时更换。燃气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并不得有接口(不能有三通)。
4.胶管两端的管卡一定要拧紧
燃气胶管一端接着灶具,另一端接着燃气管道,这两端连接处都要用管卡拧紧。居民一定要经常查看管卡是否牢固,如有松动或脱落要及时拧紧,以免出现意外。
5、使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
如果使用装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具,当炉火被风吹灭或者被外溢的汤水浇灭时,熄火保护装置可自动切断燃气,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燃气设施使用有期限 需定期更换
天然气灶具、热水器使用年限是八年,超出年限就存在安全隐患,请定期更换超期使用的燃气器具,确保安全无隐患。特别是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已明确规定严禁受用。
7.发生燃气泄漏要离开现场打电话
如发生燃气泄漏或室内有较重的燃气味时,应立即开窗通风,不要开、关电灯或其它电器,离开现场,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电话。
参考资料:
成都燃气集团 实施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公告
天然气,原油涨价对中石化,中石油的业绩有什么影响?
如何提升城市燃气企业营销管理水平
随着燃气市场的日益成熟,竞争的日益激烈,燃气企业要生存发展,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仅仅依靠安装收益是不行的,一旦市场丢失或者饱和,企业就会失去经济来源,失去发展动力。然而,新颖的营销管理将是促进燃气企业不断发展,提升企业效益的最好手段。当然,燃气企业的营销不仅仅是燃气销售,就目前来看,天然气还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还处于卖方市场,燃气企业是不愁卖不出气的。随着营销方式的不断变化,营销手段的不断更新,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那么,作为燃气企业,我们应如何促进营销管理工作,提升企业效益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提升城市燃气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知识,欢迎阅读。
1提高管理者与员工的营销意识
(1)由于燃气行业的特殊性,安全压力较大。为确保安全,燃气企业的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抓安全工作上,从而忽略了对营销工作的管理。安全第一是正确的,狠抓安全工作也是必要的,但企业管理者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没有了市场,没有了营销管理,企业就很难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没有经济的支撑,安全投入是得不到保障的。可以说,一个没有效益的企业,安全工作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因此,作为燃气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把营销工作作为龙头工作来抓,从而带动企业的顺利发展。
(2)随着燃气企业用户的不断增加,各种基础资料的不断增多,各类型号气表的不断使用,管理系统的不断更新,用户价格的不断调整,这一系列的变化也给营销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把好关,就可能引出重大的管理问题或者法律纠纷,使企业管理失控,最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效益。因此,作为燃气企业的员工,都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营销工作不仅仅是销售天然气,也不仅仅是抄表收费,更多应该是对企业所有运行环节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从而更好地防止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出现“黑户”、价格不到位、收费不及时等现象,有效的保证企业效益。
(3)案例:2008年,重庆某燃气公司通过营销督查、合规管理、内部监控等手段,严格对本公司系统管理用户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空白用户、重名用户近两万户,有效的摸清了本公司用户管理情况。同时,通过对“僵尸用户”的清理核对,及时发现了大量长期不缴费用户,智能表直通用户,通过及时追欠,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通过对用户销量的监控,不仅发现了部分户内“泄漏”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户内安全,还有效的发现了部分民用气私自变更为商业用气的用户,及时更改气价,为燃气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
2加强营销培训,充实一线营销人才
(1)由于对营销工作的认识不清,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营销就是销售,就是普通的抄表收费,营销工作者就是普通的操作工人,很多燃气企业的营销工作往往也停留在销售统计上面。对迅速发展的营销知识视而不见,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往往也停留在操作层面,忽视了对营销人员管理知识的培养。其实,燃气企业的营销工作不仅仅是安装,也不仅仅是销售统计,更多的应该是经营管理控制。具体体现在:对市场的管理控制;对销售指标的管理控制;对应收款的管理控制;对输差的管理控制;对企业服务的管理控制;甚至对用户安全的管理控制。要管理控制好这些工作,就要求燃气企业的营销人员有很高的个人素质,营销人员不仅要熟知营销技能和燃气技术,还要能机智灵活的与客户交流,在服务好用户的同时为企业争取利益。因此,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促进培训的多样性,让企业营销人员走出去,跟上营销知识的时代发展,学习更多的管理知识和交流技巧,才是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保障。
(2)由于燃气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对营销工作重视度不够,未认清营销工作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造成企业管理者更多的注重生产和安全,将人才都集中到生产安全的管理上,人才的缺失也使得燃气企业的营销工作的缺乏活力。企业要发展,要有活力,要搞好营销管理,还必须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营销岗位上去,给优秀营销人才更多的机会。营销一线人才充实了,企业的前线阵地才能守住守好,阵地守好了,企业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效益去保证企业的长效有序发展;只有营销人才多了,企业才可能真正的打出去,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各大企业都开始了网络营销、微信营销,通过网络宣传企业,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还能有效的将企业理念、安全意识传播到用户心中。武汉燃气公司就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了微信公众账号,有效的对自身企业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当然新的营销形式和营销手段的运用,和人才是分不开的,燃气企业一定要与时俱进,推动本企业的营销工作发展。
3规范制度,完善流程,用铁的纪律规范营销管理
在营销管理中,如何保证燃气企业及时收取下游企业的预付款和应收款,如何落实安装价格和用气价格,如何有效控制用气指标,如何减少输差,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偷漏气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企业首先应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只有自身管理硬了,对外谈判时才可能有理有节。因此,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必须完善处理流程,做到滴水不漏;必须用铁的纪律规范管理,做到有责必究。
一方面,只有通过规范的制度,完善的流程,铁的纪律,企业才可能让营销工作一环接一环,一环监督一环,最后做到每个环节可控制,关键环节有监督,共同促进营销工作,提升企业效益。如:在重庆商业用户安装费的收取过程中,有一项费用叫初装费,根据重庆市物价文件,该项费用是根据商业用户每日的最大用气量乘以900元收取,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制度,完善的流程,营销人员就可以在这项费用的收取上做手脚,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重庆某燃气企业就是通过自身内控管理,制定制度,严格监控燃气初装费用的收取。通过制度管理和监控,每年仅收取初装费一项,就可以为该企业获得近百万元利润。
另一方面,只有规范了制度,完善了奖惩体制,做到有赏有罚,才可能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才可能动员更多的人员主动参与营销工作,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主动参与到追欠工作中来。
4加强宣传,提升服务,用良好的公司形象吸引用户
营销工作除了管理、销售外,企业还应该认识到广告和服务也是营销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燃气企业具有垄断经营性质,很多燃气企业会忽视对广告和服务的投入,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使不宣传用户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即使态度差用户也跑不了。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垄断企业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社会道德。没有良好的政治、社会责任感,即使是垄断企业也会在法律面前、在社会舆论面前低头。一旦企业服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就有可能触犯法律,就有可能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为燃气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时,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宣传和企业服务。
一方面,燃气企业应该重视对广告宣传的投入,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即使企业是垄断的,不需要推销产品,也可以利用广告宣传理念,宣传标准,宣传服务。一旦本企业的理念和标准深入人心,服务得到大众认可,即使有挑战者出现,也无法撼动企业的龙头地位,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如:在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街道创建国际安全社区时,重庆凯源北城分公司一方面配合街道进行大量安全宣传,同时,还自行印制了大量的安全提示牌张贴在用户家中的气表、阀门、灶具上。这不仅有效进行了安全宣传,还在人和片区建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受到了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另一方面,企业仅仅依靠口头宣传是不够的,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还得依靠企业自身的服务。只有服务让消费者满意了,消费者才可能忠诚企业。燃气企业的服务不仅要体现在看得见得微笑服务上,还要体现在看不见的贴心服务上。例如,在冬季气源紧张时,气压较低,用户用气出现问题,燃气企业是不是可以送去温馨的提示呢?配气站工作人员是不是可以在用气高峰时段,适当提升压力以保障居民的用气呢?
5依靠,利用法律,共同促进企业营销发展
燃气企业的壮展,离不开的支持;企业的利益维护,也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燃气企业营销工作更是如此,不仅仅要与用户打交道,为用户服务,还要涉及到事务和法律事务。因此,企业的营销人员在涉及与法律事务时,必须积极谨慎的对待,既要很好的依靠,取得更大的政策优势,也要利用好法律手段,维护好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一方面,燃气市场的划分,燃气价格的调整都必须得到部门的支持,离开去搞营销工作,必然会失败。因此,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营销工作时,必须紧密的与结合起来,认清政策形势,摸清文件精神,适时的出台营销策略。如:2012年底,由于进口气进入中国,重庆市上游气价上涨,重庆市发改委对主城区天然气进行了价格调整,而区县则由各区县物价部门自行调整。由于万州区部分燃气企业未能及时与物价部门沟通,未能立即跟随主城区进行顺价调整,价格调整出现滞后。2013年初国家发改委为严控CPI增长,严禁各地方对水电气进行调价。这一政策直接致使万州区天然气企业无法及时顺价调整价格,各企业损失近千万元。
另一方面,偷气现象、表后表现象、私自改变用气性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维护自身利益,就必须利用好法律手段,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利益。
;
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有何规定
因为中石油主要优势在勘探、钻井生产上游环节;中石化主要优势在石油炼化、终端产品销售中游及下游环节。原油涨价,中石油利润的就高。中石化利润就低。当然,在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影响都很少。都顺价到消费者身上了。93#汽油早晚到15元/升。国际石油炒家的目标很明确---中国老百姓。
小麦跌破一块五,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为何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按顺价原则销售粮食。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
二、有储备食用植物油储备业务的粮食企业销售储备的食用植物油,可凭拥有油权的或委托的粮食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确认后,予以免征增值税。未承担食用植物油储备业务的粮食企业销售的食用植物油不得免征增值税。
三、根据《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按顺价原则销售粮食。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县(市)国家税务局会同同级财政、粮食部门审核确定。
审批享受免税优惠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时,税务机关应按规定缴销其《增值税专用领购簿》,并收缴其库存未用的增值税专用予以注销;兼营其他应税货物的,须重新核定其增值税专用用量。 ?
第二条 对其他粮食企业经营粮食,除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外,一律征收增值税。
1、军队用粮。指凭军用粮票和军粮供应证按价供应中国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粮食。
2、救灾救济粮。指经县(含)以上人民批准,凭救灾救济粮食(证)按规定的销售价格向需救助的灾民供应的粮食。
3、水库移民口粮。指经县(含)以上人民批准,凭水库移民口粮票(证)按规定的销售价格供应给水库移民的粮食。
扩展资料:
《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鲜奶;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税率的调整,由院决定。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原:第十六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七)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八)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百度百科-增值税暂行条例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上下游是哪些
一季度,无论是小麦,还是大豆和玉米,国内粮食价格均呈现出弱势下行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2月粮食进口量大幅增加。是国内粮食供需形势发生了改变还是其它原因?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为何我国还要加大粮食进口量?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季度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
在一季度,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市场购销价格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小麦:均价跌破一块五,超出业界预期
自春节过后,国内小麦价格就进入持续下行模式。而跌幅也是相当惊人,截止3月28日,全国小麦均价已经跌破1.5元/斤,小麦主产区的平均价格下跌幅度均在220~280元/吨之间,这多少有些超出了业界的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小麦总产量13772.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加77.7万吨,而小麦进口量将继续维持在95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本年度小麦供应同比增加。而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小麦消费主体是面粉企业,在春节过后,面粉企业开工率提升仅维持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随后开工陆续下调,从中反映出春节过后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面粉需求下降成为面粉企业下调小麦收购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小麦价格的持续下跌,面粉经销商“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持续蔓延,导致面粉企业走货缓滞,小麦价格进一步承压。而从饲用替代的角度来讲,从2022年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和玉米差价长期维持在300元/吨以上,小麦饲用中替代玉米作用丧失,预计饲用需求同比减少幅度在1600万吨左右。
另外,从阶段供应来看,由于去年小麦价格有着不俗的表现,随着小麦价格的下跌,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明显降低。根据机构统计的数据,在2月底,小麦主产区售粮进度同比明显偏慢6个百分点,市场仍有1成左右粮源。
在总供应量增加、基层阶段性粮源余粮尚可,叠加小麦周度竞价销售以及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小麦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也成为小麦价格持续下跌提供了基础。
玉米:多重利空夹击,价格震荡下行
和小麦价格类似,玉米价格在春节过后,也持续走出震荡下行趋势,只不过在跌幅上相对小麦而言要稍微温和一些。截止3月28日,全国玉米均价2744.08元/吨,较一季度初的2814.94元/吨,下跌70.86元/吨,跌幅2.52%。
春节过后,尽管售粮节奏相对平稳,但从替代品来讲,几乎全是利空。首先,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使得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作用再次出现;其次,随着进口玉米实现顺价且利润可观,春节过后玉米进口大幅增加。特别是3月中下旬,连续数日大批量购美玉米,更是让国内玉米价格腹背受敌。
另外,陈谷拍卖,欧美银行破产引发的宏观避险情绪加重,使得国际谷物未来价格走向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还有黑龙江出台政策鼓励在俄投资的种植企业粮食回运,都对玉米价格形成利空。
更多玉米行情,请观看新农鸣推出的专栏:
大豆:产业利空主导,缺乏涨价动力
2022年,在“扩大豆”工程的提振下,我国大豆产量首次突破了2000万吨,达到了2029万吨,和2021年相比,产量增幅达到了23.71%,成绩虽然可喜,但国产大豆的市场消化能力却受到了严峻考验。因此,在秋季收获后,国内大豆价格一路高开低走。
由于本年度大豆和玉米种植利润相差悬殊,为了提振大豆种植积极性,在提高大豆种植补贴的同时,3月9日,收购主体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启动了新增国储大豆收购,在不区分蛋白含量的同时,将大豆收购价格上调5分至2775元/吨,增储将持续至4月底。受此提振,尽管市场走货速度加快,大豆价格较前期也出现了小幅反弹,但在产业利空主导之下,缺乏涨价动力,截止目前,大豆收购价格仍低于1月初。
国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为何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根据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我国共进口粮食2674万吨,同比增加7%。其中,小麦进口量为299.27万吨,同比增长38%;玉米进口量为533万吨,同比增长13.8%;大豆进口量为1617.3万吨,同比增长16%。
另外,根据美国农业部披露的数据:从3月中下旬开始,我国进口美玉米进程加速,从3月14日开始,在9天时间的8个工作日里,我国就从美国购了275万吨玉米,购力度之大,实属罕见。
一边是国内粮价持续下跌,一边是进口大幅增加,这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下跌,还要大量进口粮食?要了解透彻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说起。
国际粮食市场风起云涌
近期,在资本市场密切关注欧美银行业风险之际,业界仍对未来食品价格上涨感到担忧。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受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严重考验,带动粮食价格出现过度上涨的趋势。根据欧亚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全球食品价格仅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就飙升了46.5%。另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显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从2020年的98.1提升至2022年的143.7,虽然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回落,但仍明显高于2019年。
问题是,如果翻看全球粮食产量,其实下降的并不多,甚至处于历史高位,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食品价格上涨呢?虽然有些人可能会争辩:食品也是商品,其市场价格会受到正常波动的影响,但从过去两年的涨幅来看,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运行逻辑,成为很多国家通胀高企不下的关键因素。
如果不考虑各大央行注入的过多流动性,导致近两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个因素是俄乌冲突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价格上涨;第二个因素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导致粮食生产出现问题,这也影响了粮食价格。
乌克兰是全球主要谷物出口国,被誉为“欧洲粮仓”。其玉米和小麦出口占全球市场的10%以上。由于地缘冲突,其2022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5400万吨,低于2021年创纪录的8600万吨。
根据乌克兰农业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27日,2022/2023年的粮食出口总量为4480万吨,其中3月份出口了429万吨。由于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2023年乌克兰的粮食收成可能只有3400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37%,与2021年相比下降60%。
俄乌危机直接影响了全球食品供应链,进而加剧了食品通胀。世界银行警告说,俄乌冲突后出现的食品贸易限制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各国正试图增加国内食品供应并抑制通货膨胀。截至2022年12月,仍有19个国家在实施食品出口禁令,8个国家实施食品出口限制。
气候变化是影响全球粮食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22年,罕见的极端高温和干旱威胁到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粮食种植和库存。气候学家指出,2022年是欧洲大陆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年份。
此外,化肥短缺加剧了粮食危机。市场数据显示,作为氮肥常用原料的尿素价格在2022年的涨幅是2021年的两倍多。天然气短缺还导致欧洲化肥厂宣布减产或停产,这导致全球农民可用的化肥短缺。俄乌危机导致粮食、石油、饲料和化肥供应链收紧。能源价格上涨也增加了农业部门的生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气候问题可能会给全球粮食危机带来新的压力。刚刚过去的干燥暖冬给南欧和西欧带来干旱,法国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情况尤为严重。目前,阿尔卑斯山在春季和初夏的融雪预计将显著降低相关河流的水位,地中海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气候比往常更温暖、更干燥。有机构预计,2023年夏季,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可能再次出现与2022年类似的极端高温。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变化将对农业生产和食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3月3日,粮农组织最新报告称,截至今年2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1个月下跌,较2022年3月的峰值下跌18.7%,但仍为12年来最高。同月,国际小麦价格小幅上涨,部分原因是美国天气干燥导致供应担忧,出口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抵消了部分价格上涨。粮农组织指出,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导致更严重的干旱和降水格局变化,是长期导致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23年不太可能得到有效缓解。
由于俄乌危机和气候相关的干旱影响,今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风险越来越大。而我国一直在努力提高国内粮食产能,但对粮价上涨的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是我国粮食进口增加的第一个因素,可以说,是从全球视野下做出的战略性决策。
当然,有人会反问:国内粮食连年丰收,为什么不优先用国内生产的粮食?况且现在国内粮价处于持续下跌阶段,这会让国内粮食价格雪上加霜,这不是在打压国内粮食价格吗?这就有必要对国内粮食供需格局做简单的了解。
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及挑战
在过去三年,尽管严格控措施对企业和居民收入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我国并没有和欧美国家一样,出现高通胀的压力,这得益于强有力的物价调控措施。
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公斤以上。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今年,我国提出了粮食产量再增产千亿斤,这个挑战很大。从1.1万亿斤增加至1.2万亿斤,用了2年时间。从1.2万亿斤增加到1.3万亿斤用了3年时间,但在1.3万亿斤上保持了8年,这是因为粮食产能越高,在自然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增产越难。
最近几年,我国日益面临严重极端天气的扰动,进一步制约了粮食增产,甚至可能导致区域性大面积减产。因此,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很脆弱,如果粮食产量出现波动,对国内粮价影响很大。因此,通过进口增加储备是我国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国粮食价格之所以长期保持稳定运行,也正是得益于粮食储备充分发挥了“蓄水池”的调节作用。而在每年进口的粮食中,之所以实行配额制,除了保护农民收益外,很大一部分是对储备粮的补充。从这点来说,增加进口利大于弊。
由于我国禀赋受限,我国将更多的耕地首先用来保障口粮小麦和稻谷的生产,而饲料和工业用粮,更多依赖进口,因此,也形成了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粮食格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过程中,对肉蛋奶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也导致我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进口量逐年增加。例如大豆和玉米,二者的进口就占到了每年粮食进口量的绝大多数,风险较大,但在当前的现状下,依赖进口可以说是唯一选择。
在每年新粮上市阶段,国内粮食供应充足,但是随着新粮消耗,总有一段时间会出现所谓的“青黄不接”。例如,六七八月份的玉米。另外,我们都知道去年国内豆粕价格创下历史高位,也是因为去年前期进口大豆减少所致。所以,为了对未来出现的供应短缺,一般都会提前做好未雨绸缪,而当下国际粮食价格正处于相对低位,从成本角度出发,是我国大量进口粮食的最佳时机,这也是今年1~2月份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外,随着近几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截止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307万公顷,超过小麦,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从进口构成来看,每年进口的大豆维持在9000万吨左右,而玉米为2000万吨左右,进口结构失衡。因此,近期大规模进口玉米,也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通过进口玉米,倒逼种植户向种植大豆转变。
总之,国内粮价走低而进口增加,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这就需要通过收储等措施来提振市场,以防出现过度下跌。另外,也需要通过加大补贴、调控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价格等方式,稳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把住“国之大者”—粮食安全的底线。
上游庞大池 助力保持价差稳定。2021 年国内占 84%,国外占 16% (其中长协 144 万吨,占国外 1/3)。国内气源包括管道气、液 态及非常规气,总量 300 亿方/年;积极拓展国际,截至 2022Q3, 累计在手年度长约 714 万吨,挂钩低价&低波动指数降低气源成本,FOB 模式增强转售灵活性。2) 中游储配基础稳固。积极获取国家管网 的同时进行自有资产建设。2022Q3 在国家管网获取的储 气库/接收站/管道配额占比为3%/0.67%/1.6%,位于行业第 4/5/5(将三 大油剔除后,位列第 3/2/2)。建设自有中游资产,①储气库:截至 2022Q3, 储气能力达 6.5 亿方。②LNG 接收站:是三大油之外拥有 LNG 接收站的六大之一,且自有舟山接收站处理能力逐年增长,三投 产后接卸能力可从 750 增至 1000 万吨/年。③管道:自有管道占全 国比例逐年增加2021 年末达 6.42%。3) 下游客户优质,综合能源与 工程建造业务协同下游开拓。客类型&项目优质,零售气非居民 客户占 80%以上,单城燃项目售气量为行业第 3,且用气逐年增加, 顺价能力有保障。在综合能源业务中,将天然气与多种可再生能源 相融合增加天然气潜在用户;发展工业、园区等优质客户,进一步提 高非居民客户占比。燃气装协同主业,推动整体气量稳步提升;工程 建造布局氢能技术,实现产业链延伸&带动液厂气源获取。
中信博2022 年产业链成本高企,盈利短期承压。 2022Q1-3 固定支架出货 3.9GW,跟踪支架 2.3GW,其中 2022Q3 固定支架出货约 2GW,跟踪支 架 550MW,整体出货量稳步提升。2022Q3 硅料均价来到历史高位,地 面电站装机低迷,出货结构向价格及盈利较低的固定支架倾斜,Q3 跟踪支架出货占比约 22%,环降 21pct,测算支架 Q3 均价 0.32 元/W,净利约-0.005 元/W,叠加 Q2 末钢价上涨约 10%,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