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构成要素_天然气价格构成要素是什么
1.属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问题的有哪些?
2.中俄开展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区域性富集规律
4.天然气水合物系统要素
5.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沉积主导因素
6.原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由哪些运输要素构成
1、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生产要素是社会再生产过程运转的基本条件,生产要素商品化、社会化形成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 资金市场 (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 (劳务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作为商品市场组成部分的生产资料市场,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市场。
2、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又称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物质产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企业在这里出售其产品或劳务。
扩展资料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物质产品(MPP)×边际利益(MR),生产者使用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取利润最大化,生产者使用要素原则: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每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给生产者带来的成本,导致生产者要使用更多的要素,一直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为止、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导致生产者就减少要素的投入,一直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为止。
百度百科-产品市场
百度百科-生产要素市场
属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问题的有哪些?
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73—1936):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提要: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休克疗法”政策,是俄罗斯以及多数转型国家在转型前10年所实施的经济社会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俄罗斯等主要国家的社会制度转型的实践表明,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休克疗法”政策, 不仅没有获得最初所预期的绩效;而且,这一转型的政策,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质疑与批驳。本文试图从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转型绩效的视角,结合俄罗斯的转型实绩及其政策结果,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近年来,对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失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事实,是实证性的记录(empirical record)。这些国家在20世纪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历表明,以“华盛顿共识” [1] 为指导的转型政策和做法,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良好绩效,而且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俄罗斯,前10年转型的失败,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危机。对于这些国家在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危机,现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探讨,国际上关注和研究转型问题的资深学者、经济学家和一些人士,都在反思并探讨其原因。
本文试图从“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理论渊源—新自由主义在俄罗斯的推行及其效果的视角,对俄罗斯前10年的经济转型做些分析与评述。
一.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俄推行的结果:经济社会的“休克”与危机
迄今为止,国际上众多学者对俄罗斯等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华盛顿共识”及其转型的一系列政策,是导致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全面“休克”的重要原因。[2]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陷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大危机,其经济大幅下滑与陷入深刻衰退。从俄罗斯国家的经济增长方面看,1989年,俄罗斯的GDP是中国的2倍强,而在10年后却仅为中国GDP的1/3。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休克疗法”式的制度转型,不仅摧毁了前苏联原有的经济基础;而且使俄形成一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这种扭曲的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
(1)掠夺性。以掠夺方式获得资产,是俄罗斯当今国有资产和财富再分配过程的实质,也是俄罗斯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特性。之所以称为“掠夺”,就在于这一过程不是通过比较合理的方式,而主要是利用投机和犯罪等手段实现的资本积累。俄罗斯前10年的转轨过程,基本上处于既无干预又无市场制度的混乱进程,这就使得非法掠夺成为可能。同时,当时俄激进民主派对于混乱无序的野蛮市场经济束手无策,这使得俄经济犯罪、黑手党、行败、利益集团等,通过各种非法的和非正当手段,大肆侵吞、瓜分和占有国家资产,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被黑手党和非法组织所控制。根据俄罗斯内务部1995年的一个数字,当时受犯罪集团控制的企业有4万家,包括400家银行、近50家股票和大约1500家国有企业。
(2) 强制性。也被称为“亲权性”,即私有者资产积累的过程与权力或者的亲和。俄罗斯的暴富者和“新俄罗斯人”在致富的过程中,无一地具有这一特点。其表现形式被归纳为:俄罗斯首富进入、各工业-金融集团的代表人物跻身议会和控制媒体、干涉立法和左右议会选举等。在俄罗斯社会,这种由暴富者与权利阶层所推进的改革,它是由少数人依靠力量强制推行的结果,并不代表广大群众的愿望与要求,支持和认同这种经济政策、方针、模式的人,只是掌握的极少数人和利益阶层。因而,俄罗斯激进的改革政策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社会舆论、中小企业界与一些政党的反对和抵制。
(3)官僚性。它的特征是“寡头”( oligarch)经济,也称“垄断性”。随着俄罗斯快速私有化进程,俄罗斯形成了各种官僚垄断集团。这个巨富的群体,被称为“新资产阶级”,他们的代表人物则被视为“寡头”,鉴于这一群体与“官僚集团”的合流,又被称作“强力阶级或强力集团”。伴随着这种官僚垄断集团的出现,俄罗斯经济中的垄断集团一方面与权势勾结;另一方面,其大型私人资本垄断的特征也很明显,私人资本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中的高利润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一个典型的概念就是“新俄罗斯人”,他们主要是由行政官僚集团所构成的拥有来自权力财产的群体所构成。[3] 少数寡头们靠私有化和金融投机发家的同时,经济权力乃至政治势力急剧膨胀,不少寡头在投机和暴富的过程中,将巨额利润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国外。俄罗斯社会转型期这种利益分割的极不公平性,使得大多数民众普遍贫困化。
(4)政治性。俄罗斯推行的转轨政策带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它的政治动机是尽快和彻底摧毁旧体制及其公有制经济基础。其政治目的是首要的,而经济绩效则位居其次。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逻辑:只有废除公有制和通过实现私有化,才能够摧毁旧的共产主义制度基础。俄大规模的快速私有化的政治目的即在于此。这与新自由主义思想相吻合,因为在西方,新自由主义不仅被视为一种“右翼”理论,而且也被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俄罗斯在转型中形成的这种扭曲而畸形的经济社会形态,在一些学者看来,乃是“由于建立市场经济不是循着民主道路、而是受制于官僚和犯罪集团的利益压力”的原因。换言之,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沿着犯罪集团的利益方向进行的。在大多数民众的眼里,造成这种扭曲变形的人员,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不文明的商人”,他们缺乏商业道德;一种是官员集团,他们贪污成性;一种是犯罪团伙,他们残忍并贪权。这些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广大民众对于改革的态度。因此,在俄罗斯的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状况的不满与各个阶层的冲突始终贯穿。按照俄罗斯的统计,人们对俄社会转型过程的不满主要是:对转型后的社会与生活倒退不满、对私有化后的暴富现象和社会不公不满、对改革政策与通货膨胀不满,等等。这种不满逐渐体现在各种社会利益集团的冲突上面,由于俄罗斯普遍存在的强烈不满情绪,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与爆发,最终导致了2003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激进党派的落选。
二.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指导的转轨政策:“休克疗法”
俄罗斯以新自由主义为依据的激进经济政策的推行,乃是造成俄经济社会深刻危机、经济大幅度衰退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现在国际上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华盛顿共识”和所谓三位一体(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的转型,对于一个成功的转型来说,它是引人误入歧途的药方。
俄罗斯前10年经济社会转型政策的“精髓”,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导向的“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在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开始强制而快速地推进经济转轨过程。1992年初,俄激进民主派推出了上述的三位一体(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的“休克疗法”式经济转轨政策。作为指导俄罗斯经济转轨政策工具组合的“休克疗法”,它不仅仅是俄用于遏止通货膨胀的货币主义政策,特别重要的是,在俄“休克疗法”的一般内容中,加进了制度转型的一些重要内容。例如,在大多数转轨国家中,“转型”是以建立民主政治为首要目的的过程,它伴随着一个国家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转变,首先包括要实现多党民主政体的做法。
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以及现代货币主义为理论支柱的“休克疗法”,成为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按照美国学者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的概括,“华盛顿共识”的教条是“主张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私有化和广泛自由化”。在俄罗斯,以“华盛顿共识”复制的这一经济政策的内容大体包括:第一,市场和内外贸易快速自由化,“快速而全面地消除价格监督”,“尽快转向开放的、非集中的监督和货币体系”。俄自1992年1月开始,全面而急剧放开商品、物价、汇率、外贸进出口等的管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被大大缩减;第二,国有企业的全盘私有化,“所有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归结为包括几乎全部企业的私有化”。迅速而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主旨,是打造以私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广泛的有产者和企业家阶层;第三,宏观经济稳定化,减少财政赤字,严格限制和货币发行,将稳定卢布、控制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产业调整、结构更新和科技政策等,均让位于货币紧缩政策。此外,“西向化或全盘西化”也被认为是俄国转型的一个核心方面,其实质是:效仿西方模式和依赖西方的援助。即:俄国必须引入和效法西方市场经济特别是美国模式,向外国首先是西方国家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尽可能多地争取西方国家的投资和。这些,则是叶利钦时代俄激进民主派自盖达尔提出、此后历届实际推行的俄社会经济转轨政策和战略的主导思想。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起始阶段,俄罗斯和学界围绕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在政策和理论方面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当时,俄罗斯国内主要存在着两大不同的派别和主张。一派是以叶利钦为首的派,即激进民主派,这是当时俄罗斯的主流派别。他们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用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与货币主义理论来指导俄罗斯转型,力主推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的作用;在转型政策与方法上,实行激进的一步到位式的经济转轨,并宣称:俄罗斯能够在若干个月内实现市场自由化和经济私有化。这就是俄罗斯已被付之实施的“华盛顿共识”,也即“休克疗法” 的转型政策,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盖达尔、丘拜斯、费奥多罗夫等人。另一派是以俄罗斯科学院为首的,由一些著名学者所组成的“学院派”,即与叶利钦和激进民主派相对立的主张和派别。他们赞成并主张俄罗斯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但认为应该取让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渐进改革方式,主张俄罗斯的转型应该符合俄罗斯的国情,走“特殊的俄罗斯式的转轨道路”,这些学者中包括俄著名经济学家阿巴尔金等人。这一派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被认为是保守派,因而在俄罗斯,这一派的看法始终不占主流,而是被边缘化。
面对不断加深的俄罗斯经济社会危机,俄罗斯和学者们不断地在反思转型政策。前一派对此的解释是,认为激进的改革政策未能得到彻底和全面的实行;后者则提出,俄罗斯自1992年以来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危机是俄所推行的改革政策的结果。总之,虽然这两派对于转轨政策的主张不同,但是都将俄罗斯的转轨绩效不佳与其所推行的政策 “休克疗法”相联,“激进民主派”将转型绩效的不佳与失败,归咎于“休克疗法”政策执行的不够彻底;而在“学院派”看来,问题恰恰在于俄罗斯执行了“休克疗法”的政策。由于“休克疗法”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以及它的强制推行及其恶果,使得坚持和反对这种经济转轨政策的较量,一直是俄政治斗争的较量和各派政治势力对抗的焦点。
三.“华盛顿共识”旁及的理论:西方经济学说的负面作用
“华盛顿共识”和激进转轨的“休克疗法”政策的得与失、利与弊、激进与渐进孰优孰劣等,一直是国际学界和俄罗斯精英们争议的焦点。实际上,它是关于转型国家如何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路径、道路以及所取的过渡模式的论争。根据“华盛顿共识”和激进民主派执政党当时的构想,俄罗斯只要得以实现上述的经济转轨政策,市场就能够有效配置和经济就能够实现增长。虽然当时反对“休克疗法”政策的一些学者们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多种可替代方案,但它们均以“反对改革”的声音而被忽视。从表面看,转轨政策和路径是俄罗斯和国际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而实质上,这里涉及到了经济过渡政策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俄罗斯等国的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和误导。
转型政策工具的基础理论来源。
今天看,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某些东欧国家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路径,基本上是抄袭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些理论学说。这样的转型被认为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国际一些著名学者提出,“国际金融机构一直在推动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市场原教旨主义”,“这既是一种不良的经济政策,也是不良的政治政策,它建立在与市场运作有关的立论之上,这些立论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是不成立的,更别提发展中国家”。[4] 国际著名的转型经济学学者热若尔.罗兰对此指出,当时俄罗斯等国转型的许多政策直接来源于(西方)基础教科书经济学。“华盛顿共识”认为,转型有三大重要支柱,第一是价格自由化,第二是私有化,第三是宏观经济稳定化。“华”的支持者认为,“一旦转型引进市场改革,就可以立刻有收获,效率就可以提高。因此,转型应该是大爆炸式的,激进的,休克式的”。[5]
正是这样的理论认识,在当时成为一些转型国家执政党的主导思想。在这一理论导向下,俄罗斯在走向市场经济之初,叶利钦和盖达尔等人就荒谬地认为,一旦俄推行经济和市场自由化,为经济提供充分竞争的条件,俄经济就能走出危机。还有一种观点在当时也很流行,即强调从体制间各元素互补的重要性而导出“大爆炸式的激进改革的路径”,即指要全面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不分先后、同时进行改革。但是,俄社会当时尚存的经济的体制“遗产”表明,俄罗斯缺乏市场交易的制度基础及其市场经济所必循的规则。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设是: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和市场制度是完善的。而在转型国家,当时的情况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一些人对自由市场经济作用的误解和神化,使得俄削弱甚至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这是俄国出现长久的社会失控、经济衰退和深度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多数人生活极度贫困、市场秩序严重混乱等状况的重要原因。
2,全面自由化与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联系。
在俄罗斯等转型经济中,迅速而广泛的经济自由化基于西方经济学说中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产量、价格和就业等的变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等,都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进行调节。因此,在俄罗斯等国,当时执政的民主派则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调节经济,以此替代对经济的干预。由这一理论所导出的自由化经济政策,在俄罗斯,国家一方面全面放开了商品、物价、汇率、外贸进出口等的限制;另一方面,在俄实践中,俄不得不实行紧缩财政和货币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货币发行。但是,由于俄罗斯社会当时普遍存在的是一种供给短缺型的通货膨胀,国家垄断仍然严重和非货币交易的盛行,这种长期紧缩货币的政策,造成了俄生产难以恢复、企业间的实物交易与拖欠巨额债务等现象。当时俄罗斯经济的状况是:货币越紧缩,生产越滑坡,货币的根基越不稳,通货膨胀压力越大。西方学者将俄罗斯过渡时期的这一现象称为“虚拟经济”[6]。这导致俄在90年代处于严重的支付危机和财政危机之中,就其实质看,它是一种“危机”。
3,大规模私有化的理论依据。
俄罗斯实行快速的大规模私有化的理论依据被认为是:私有化能够向经理们、厂长和职工提供新的刺激,只有私有产权才能够为他们带来最强的激励,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利润。“华盛顿共识”则强调它的政治意义,即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可以摧毁旧的国家机构,并尽快将国有资产转移到私人手中。这个问题在转型经济研究中被称为“政治约束条件”,其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俄罗斯私有化方案的设计。按照热若尔.罗兰的解释,当年俄罗斯私有化的设计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施莱弗等人的论述,俄罗斯无偿分发国有资产的主要依据不是经济目的的而是政治考虑,除了已经选择的方案外,其他任何私有化方案在当时都将被政治程序所否定。[7]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萨克斯在1990年曾经要求“以拍卖的方式出售公司”,但他并没意识到,当时“除了黑帮成员和党任命的经理外,有足够资本购买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因此后来,萨克斯提出取投资信托公司的形式,使人们拥有企业股份。盖达尔和丘拜斯等试图通过这种加速的私有化方式,来形成一个广泛、强大的有产阶级和企业家阶层。
今天看,俄罗斯私有化的结果并未能缔造出当年所设想的企业家阶层及出现私有经济带来的高效率。而是:(1)国有资产大量流向官僚垄断集团和金融工业集团。使私有化能够大大增加国家预算收入曾是俄私有化的初衷之一,但私有化给俄财政带来的收入却少之可怜。俄罗斯国家杜马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对私有化结果的分析被认为最具权威性。他指出,“有关俄私有化的全部资料能够证明存在着掠夺俄罗斯、把我国人民变成国际金融寡头的犯罪事实”。他还透露,俄已经出售的12.5万家国有企业,平均售价仅为1300美元,其出售的价格之低廉创世界记录;据俄联邦国库管理局的统计,在1992-1996年的5年间,俄私有化上缴的预算收入合计为8480亿卢布,仅占预算收入总额的0.15%。[8](2)“私有化更准确地说,就是腐败化”。当时,在许多人看来,一旦市场放开后,私人经济基础会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但是,另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现象就会出现:腐败和犯罪对私有生产者的掠夺。私有化所造成的腐败,无论从政治稳定还是推进改革的两个方面,都始终引发人们的担忧。与私有化的腐败相关的就是俄罗斯由官员中产生的所有者阶层。(3)俄罗斯的现实是:人民被迫接受了私有化方案,因而,也正是俄罗斯的私有化,在国际上和俄国内所受到的指责、批评和抨击最为强烈。即使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著名学者雅诺什.科尔奈,在对后社会主义转轨反思时也承认,“大规模私有化”作为无偿分配国有资产和认股权证私有化的同义语,成了斯大林“大规模集体化”的翻版。[9] 但是,俄国***往往用世界银行的要求,压制人们对私有化的批评。
4,“西向化”思想的产生与现实矛盾。
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俄罗斯等国试图实现向全球市场开放的经济制度。一方面,西方坚持建议俄罗斯纳其民主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改革者如盖达尔等人,迷恋并且不顾俄国的现实照搬自由主义思想。萨克斯坚持认为,转型国家“经济变革的成功根本的是依靠西方”。[10] 西方国家在传授其理论、学说和观念的过程中,一方面将其价值观传授给俄罗斯;另一方面,由于俄在转型之初所推行的理论和学说基本上是基于成熟市场经济而言,鉴于俄的体制遗产、文化传统、制度基础等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有天壤之别,包括许多条文与规则也是这样。所以“并不存在把成功资本主义制度简单照搬的制度捷径”。 特别是,俄罗斯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被简单化为仅从形式上参用西方的法律、条文和规则。例如,俄在转轨初期从西方借鉴的《私有化法》、《公司治理法》等多个法规,后来都被证明与俄国情差异较大,“俄罗斯照抄了盎格鲁- 萨克逊国家在公司治理方面许多行之有效的法律,却不能实施这些法律”,所以后来在普京时代, 转轨之初制定的一些立法和条款,大多都被加以修订。
四.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传播的渠道:政策制定与推行是主渠道
在俄罗斯,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指导的 “休克疗法”转轨政策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得到推行和传播,其原因主要是俄接受、制定并推行了错误“休克疗法”的改革政策。在叶利钦时代,激进民主派是俄罗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和推行人。当时的叶利钦之所以能够接受这样的政策,其原因在于:由于俄罗斯市场改革几经失败,俄自认为原因在于其缺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策略与理论指导,因此积极寻找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模式的经验。西方的顾问们和国际经济组织出于其多方面的考虑,将“休克疗法”这一政策推荐给俄罗斯。
90年代之初,在俄罗斯等大多数转型国家中,尽管人们都承认,建立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是转型的总体目标,但是,如前所述,对于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国内以及国际上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议和截然不同的观点。[12]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市场原教旨主义”方面,取以“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是这些国家大多数执政者当时的主导思想。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和政策,得到了IMF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一些国际著名学者的支持。在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的中,俄罗斯前总理盖达尔,波兰前副总理巴尔罗维奇,捷克前总理克劳斯等人物,都是新自由主义学说的追随者和推行者。在过去的10多年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中东欧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新自由主义学说迅速传播到一些转型国家。“休克疗法”作为激进转轨的重要政策工具组合,新自由主义又作为“休克疗法”的理论支柱,成为这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主流观点而被一些的国家用于市场经济的转型实践。所以,新自由主义学说及其政策,被广泛运用于指导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曾对转型过程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在俄罗斯,一方面,当时,“休”式的激进转轨政策,与俄激进民主派当政者叶利钦、丘拜斯和盖达尔等人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激进主张相吻合,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大多数转型国家, 对于西方市场经济也普遍存在着一种幻想,认为一旦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进入市场经济。特别是在俄罗斯,迫于当时国内的经济恶化、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压力,西方国家趁机对俄既拉(给以经济援助)又压(迫使接受西方价值观)。这使得俄能够顺从西方国家倡导的转轨政策,纳并推行“休克疗法”,以通过这些措施快速完成经济转轨。这样,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及其政策工具,就成为俄国等转型国家经济转轨的一种载体而能够迅速传播。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世界上哪里的新自由主义也没有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改革派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那样毫不妥协。
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新自由主义学说就逐渐流行,并在西方思想理论界中占居明显的优势地位,而且被作为西方一些国家的制定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13]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扩张和传播,是影响俄罗斯等国转轨政策的外部因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向全球扩张的一种结果。早在1990年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美国学者约翰. 威廉姆逊在就会议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时指出,在拉美国家所实施的10项政策工具在本会议上已达成共识。[14] 这乃是“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政策的雏形和标志件。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凭其能够提供与推进结构改革等手段,在拉美和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积极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政策。随着“华盛顿共识”的形成与出台,新自由主义学说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蔓延,由于人们“对于自由放任主义存在的普遍仰”,这一理论以及政策迅速成为这些国家制度转型与改革的政策和理论依据。亚当·斯密所开创的这种经典自由主义,原本是西方现代化社会革命的精神成果,但在20世纪末却被置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也就是说,“华盛顿共识”已然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新”意所在。其核心思想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化’)、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美国学者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则对“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内涵,给出了如下简明概括:“华盛顿共识”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三重特性。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对此曾经指出,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旨的“华盛顿共识”,是在80年代拉丁美洲经验的“催化”下形成的,但是拉美国家从来没有在“华盛顿共识”中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它却能够在90年代捷克和俄罗斯等国家被推行。在转型国家中,俄罗斯和捷克是奉行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转型政策的代表性国家。曾经被称为捷克转型的设计师和新自由主义代言人、捷克前总理克劳斯,他在1990年上半年率先提出、并在捷克实施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经济转轨政策。这一政策之所以在捷克实现,其中一个主导论点是,为使私有制企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繁荣,一旦给企业和公司以真实的价格信号,就能够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最大化的效率和快速经济增长的轨道,实现萨克斯所言的“能够建立在本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增长”。捷克前总理克劳斯制定的转型政策以及实施,在当时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的轰动性的胜利。随后,在大多数转型国家剧变后,也都纷纷倡导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柱的休克疗法式的转型,主张取激进的被称为“市场原教旨主义” 的转轨战略与政策。在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中,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制定者与推行者,所实行的失误的政策,对于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沉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执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五.“后共识” 替代“华盛顿共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英勇无敌 情
中俄开展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属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问题如下:
一、能源短缺严重问题:
全球能源市场发生严重的周期性能源短缺,表现为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区的天然气、石油、煤炭库存低于平均水平,价格急剧攀升。
在天然气市场,欧洲当前库存比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低15%,美国则低5%。欧洲即月天然气期货价格同比上涨500%以上,东北亚上涨600%以上,美国上涨140%。在石油方面,美国商业库存比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低5%,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商业库存也比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5%左右。
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环境恶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来自全球生态面临越来越多的破坏。自然环境各要素内在的配置机制发生失调,环境质量正在恶化。 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恶化有甚于发达国家。
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现代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以至牺牲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忽视宏观调控和全球协调的倾向。
生态环境污染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现象, 而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改造自然过程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问题更加突出,往往主要依赖粗放经济追求经济增长,长期以来,环境国策被置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不讲治理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恶化形成原因:
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环境各要素内在的配置机制发生失调,环境质量正在恶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等等。
造成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复杂的 ,按其动力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才是造成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由于人口众多,对自然的需求量因而大大增加,直接导致对的压力和冲击,我国公民特别是企业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还相当淡薄,在广大偏僻农村“要想富,去砍树”是贫困地区人们致富的“秘诀” 。
人口剧增及其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 ,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平衡,人们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地开发和利用几乎所有的自然,生存压力和资金短缺迫使我国农业长期走上耗竭型的经济增长之路 。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区域性富集规律
一、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1)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有利于提升双方的石油安全系数。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
1)油价过高或过低对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是不利的。对进口国来说,在低油价时,企业并不注意能源效率,会大量使用石油,使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增加,增强了经济对石油危机的脆弱性。在高油价时,油价上升直接导致进口国的支出增加,有可能使其国际收支恶化,并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石油出口国来说,高油价虽然在短期内可增加收入,但高油价将会导致进口国的石油需求量萎缩,从而使出口国的石油生产能力过剩,负担高额的剩余生产能力维护成本,总收益下降。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石油供需状况、干预、石油期货交易和科技发展等。石油供需基本面、干预、石油期货市场和其他临时性因素,共同决定着短期石油价格的走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决定石油长期价格和市场地位主要因素。
2)石油供应的不稳定对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说也都是不利的。对进口国而言,当石油供应大于需求时,石油价格下降,诱使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增加,增强了经济对石油危机的脆弱性。当石油供应小于需求时,石油价格上升,外汇支出增加,对石油依赖度高的行业形成冲击,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当石油供应出现暂时或局部中断,导致进口国石油进口量锐减或进口中断时,还将危及进口国的政治和国防安全;对出口国而言,供应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外汇收入和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当需求大于供给时,石油价格上升,企业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出口,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却导致长期内石油价格的下滑和消费国需求的萎缩,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不得不负担高额的剩余生产能力维护成本。当需求小于供给时,出口减少,企业被迫减产,产生剩余生产能力,负担高的剩余生产能力维护成本,效益下降。
中俄两国是近邻,从俄罗斯产油区到中国的运输距离短,运输路线不需经过别的国家,因此,中俄石油天然气经贸合作具有价格优势和安全优势。
1)在一个长期协议下,俄罗斯对中国定价、定量供应石油天然气,有利于中国石油天然气价格的稳定和石油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同时,中俄石油天然气经贸合作还有利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石油安全理论认为,长期石油安全主要考虑如何提供多渠道的石油供给,减少石油供给的风险,保证具有持续稳定的石油供给,即一国的石油天然气进口来源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地方,而是应该在确保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尽量使进口来源多元化,以尽可能分散由于突发因素而引起油气供应危机的风险。目前,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和进口通道过于单一,石油供应的潜在风险很大。从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构成来看,中国50%左右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20%左右来自非洲。无论是从中东还是从非洲进口原油,都用海上集中运输,需要通过安全隐患突出的马六甲海峡,运输风险较大。这一构成对某地区石油的依赖度远远高于公认的不超过30%的安全标准,一旦中东地区发生危机,切断了向中国的石油出口,或者中国的海运路线被切断,中国很快就会陷入石油供应危机。而中俄石油天然气经贸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中国油气供给的稳定性,促进我国油气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石油安全系数。根据业已达成的协议,无论是石油管道项目还是铁路运输项目最终能够落实,俄罗斯在以后十几年内每年都将为中国稳定供应2000万~3000万吨的石油,相对于中国2010年约1.5亿吨的原油进口总量,这2000万~3000万吨的潜在进口量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俄罗斯作为石油天然气的大国和出口大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俄联邦约60%的税收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约40%的外汇收入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出口。因此,维持稳定的石油价格,实现石油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减少出口风险,对确保俄罗斯石油安全、保障俄罗斯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渠道过于单一,主要是通过管道出口到欧洲和独联体国家。2002年俄罗斯石油出口1.73亿吨,2003年达到2.26亿吨,其中70%以上出口到西方。主要产于俄罗斯东部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到欧洲,一方面运输距离长,另一方面,有的石油运输管道经过别的国家,需要缴纳过境费,既加大了出口成本,又受制于管道过境国,存在潜在的运输风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可见,开展同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经贸合作,在一个长期协议下,直接对中国定价、定量供应石油天然气,不仅有利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价格的稳定,减少运输风险,还可以扩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实现俄罗斯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目标,保证持续稳定的出口,增加俄罗斯石油安全系数。
(2)中俄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可以吸引中国到俄罗斯投资,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产油区乃至整个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多方面和复杂的,其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点是“经济增长是与人均资本的增长相关的”。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东道国人均资本增长的一个源泉,尽管对衡量其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但是至少普遍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东道国经济的增长,是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特别是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填补投资缺口的作用,这种填补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转轨以来,经济严重滑坡,直到1999年才开始好转。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能力大大下降,资本外逃现象严重,据统计近10年资本外逃的规模达到年均200多亿美元。投资能力的下降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负面影响很大,因此,通过吸引外资弥补国内投资缺口,就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石油天然气行业作为俄罗斯经济的重要部门,虽然近些年的投资水平相对于俄罗斯其他行业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仍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开、冶炼设备已超期服役;管道运输能力不足,急需改造原有的旧管道和建设新的油气运输管道,以扩大出口。俄罗斯要想维持目前的产出水平,稳固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本,改造、更新旧设备,铺设新的油气运输管道,开新的油气田,这仅仅依靠俄罗斯石油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显然是不能满足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联盟尤里·沙夫拉尼科在2003年12月11日对记者表示,为了开俄罗斯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俄罗斯至少还需要350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沙夫拉尼科声明,现在俄罗斯每年向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为80亿~120亿美元,为了保障俄罗斯地下能源开量的增加和开新的能源基地,必须增加投资。按照他的话说,现在俄罗斯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按专家的分析必须增加5~8倍,因为俄罗斯的石油开与以往最高纪录相比并没有增加,而是处于恢复阶段。沙夫拉尼科在莫斯科召开的“2003年俄罗斯燃料能源领域投资”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样表示了上述观点。中国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缓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投资资金不足的窘境,还可吸引其他国家的投资,带动油气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开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税收,刺激俄罗斯经济的增长。以中俄油气管道建设项目为例,如果“泰纳线”中国支线、科维克金项目(中俄韩天然气管道项目)和萨哈自治共和国向中国供气项目能最终落实,就将吸引中国近百亿美元的投资。仅科维克金项目的油田开发和管道建设费用就预计高达110亿~140亿美元。
(3)中俄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有利于俄罗斯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最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亚洲区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在经济上不仅脱离于亚太地区,而且脱离于自己的近邻东北亚国家,不能使其经济利用地区劳动分工带来的利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水平的提高。利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丰富自然,积极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加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拉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是21世纪俄罗斯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东北亚的三个重要国家中、日、韩三国中,日本、韩国虽然拥有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日、韩也渴望得到其丰富的自然,双方有经贸合作的基础,但是由于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容易形成垂直型分工,使俄罗斯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沦为单纯的原料供应国,而中俄两国不仅经济互补性强,而且发展水平相差不远,因此,推动同中国的双边经贸合作,优先实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同中国的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两国间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使俄罗斯最大限度地获得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是俄罗斯尽快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唯一现实选择。石油天然气合作周期长、金额大,具有很强的贸易和投资带动效应,可有效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缩短中俄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的时间,是俄方目前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二、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比较优势论和相互需求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较有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高,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量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由此各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世界生产的分工,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了本国的,从而使各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清晰地解释中俄两国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可行性,我们利用要素禀赋论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借助于几何图形来分析比较中俄两国进行石油与纺织品贸易前与贸易后两国水平的变化,以论证中俄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是否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设1:Ⅰ国(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型国家,人均石油天然气匮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十分丰富。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纺工业)具有很大的低劳动成本的优势,较为发达。中国每年仅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就高达千亿美元。但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需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2007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为1712亿美元,石油进口量接近2亿吨。
设2:Ⅱ国(俄罗斯)是丰裕型国家,劳动力匮乏。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大国、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拥有82.19亿吨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剩余探明储量的4.74%,居世界第8位,拥有47.5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天然气总剩余探明储量的30.5%,居世界首位。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居世界首位。但是俄罗斯劳动力匮乏,轻纺工业落后,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品。目前,俄罗斯纺织工业70%的原料依靠进口。2004年俄罗斯进口商品总额中,纺织品和服装占到7.6%左右。
设3:X是纺织品,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Y是石油,属于密集型产品。
设4: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所以它们面临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上述设的约束下,我们分别构建了图10-3(a)和10-3(b)两个模型,分别表示贸易前和贸易后两国的经济均衡。
图10-3(a)体现的是没有进行石油与纺织品贸易前的封闭经济均衡。由于两国消费偏好相同,所以它们面临同样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两国不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各自达到自给自足均衡。CIC1与Ⅰ国的PPF切于A点,过A点的切线斜率表明此时X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为PA,CIC1与Ⅱ国的PPF切于A'点,决定Ⅱ国在贸易前的X产品国内相对价格为PA',很明显PA<PA',即X产品在Ⅰ国相对更便宜,因而Ⅰ国造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X,而Ⅱ国则相应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Y,贸易于是发生。
贸易后两国的水平如何呢?图10-3(b)反映了贸易后的情况。贸易后,两国按照统一贸易条件PE进行生产,而PA<PE<PA',即国际价格在两国国内相对价格之间,PE与Ⅰ国的PPF切于B点,这是贸易后Ⅰ国的生产点,与贸易前的A点相比,现在多生产了X,少生产了Y,实现了X生产的部分专业化,PE现在和代表更高水平的CIC2切于E点,这是贸易后两国共同的消费点。则Ⅰ国的贸易三角为△BCE,出口BC单位的X换取CE单位的Y进口。而Ⅱ国的贸易三角是△B'C'E,出口B'C'单位的Y换取C'E单位的X进口,Ⅰ国的出口就是Ⅱ国的进口,BC=C'E,Ⅰ国的进口就是Ⅱ国的出口,EC=B'C',故两个贸易三角相等。通过贸易,无差异曲线从CIC1提高到CIC2,这一水平的增进代表了贸易利益。
图10-3 贸易前与贸易后两国水平变化
由于贸易后经济均衡所达到的社会水平高于贸易前,显然在中俄间进行石油和纺织品的贸易符合双方各自的利益,可以实现双赢,自然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俄进行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具有可行性。
天然气水合物系统要素
一、构造层序决定了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四川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到侏罗系的8个层系中(Z、 —O、C、P1、P2、T1-2、T3、J)。根据第二轮油气评价结果(四川石油勘探局,1993),总量(按油气当量算)为83.203×108t,其中天然气量为71851×108m3,占总量的86%,石油量为11.351×108t,占总量的14%。可见,四川盆地天然气占主导地位。
油气分布不均,天然气在上述8个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石油只分布在侏罗系。从层系上看(表5-4),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C以及T3,分别占总量的29.8%、18.8%、15.9%。从地区上看,川东地区油气最丰富,占全盆地总量的34%;其次是川中,占24%;再次是川北,占14%。再从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分布看,川东地区石炭系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川南、川西南均以下古生界和三叠系占主导地位,川中以侏罗系石油和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西主要以上三叠统天然气为主,川北主要以下占生界和侏罗系为主。
表5-4 四川盆地油气分布 (单位:油当量,108t)
(据二轮资评,1993)
油气分布格局与盆地的形成、演变分不开,盆地演化的有序性决定了盆地油气分布的有序性。早古生代四川盆地作为上扬子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大面积分布巨厚的烃源岩形成了丰富的油气。川东地区巨原的志留系烃源岩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保障。上三叠统前陆盆地生烃中心和沉降中心相吻合,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带。侏罗系湖盆区主要分布川中,适中的有机质热演化使得川中石油丰富。
值得说明的是油气评价结果受当时的勘探程度、地质认识限制。随着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的提高,早期油气评价结果可能与勘探成果不匹配,甚至出现矛盾。因此,油气的评价必须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八五”以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油气与勘探成果相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量巨大,探明程度很低。如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量巨大,占全盆地总量近1/3,但下古生界勘探经历了40多年,只发现了威远气田以及一些含气构造,探明率很低,小于2%。另外,川西的上三叠统探明率也不到5%。②量过低,已发现的圈闭量、储量超过量。如川西侏罗系经二轮计算,石油量折算成天然气仅有11.4×108m3,目前已探明储量远大于量。川东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预测鲕滩圈闭量已近7000×108m3,也远大于量。由于量大小是企业决定勘探的重要参考指标,四川盆地第二轮油气评价的结果已不适应勘探的需要,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评价四川盆地油气量。
二、古隆起演化的有序性与天然气早期聚集
四川盆地在漫长地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区域性隆起带,对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区域分布、生储盖的组合条件以及储集层中次生空间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油气早期聚集有利。从演化序列上看,四川盆地存在加里东古隆起、海西期古隆起、印支期古隆起及燕山期古隆起(图5-19,图5-20)。这些古隆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继承性,更多地表现为独立性,反映了盆地性质、构造变形方式的差异性。
图5-19 四川盆地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图5-20 四川盆地古隆起与天然气分布
1.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
加里东期,四川盆地作为上扬子板块西部的组成部分,在其内部及其周边发育四个大型古隆起,即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门山古隆起、汉中-大巴山古隆起以及黔中古隆起,这些古隆起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面积大。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以奥陶系顶面计算,有5.5×104km2。
勘探和研究表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领域,其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加里东运动,使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轴部大面积的志留系—寒武系地层被剥蚀,溶蚀性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为油气提供了有效空间。除此之外,加里东古隆起叠置在震旦系桐湾运动不整合面之上,震旦系顶部同样也发育良好的溶蚀性储层。
(2)长期继承性发育,形成规模巨大的古圈闭。
(3)古隆起轴部继承性发育,延缓了下古生界特别是寒武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对下古生界不同构造位置的钻井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古隆起轴部(如高科1井)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为中侏罗世,主生气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而川东南坳陷寒武系烃源岩主生油期在二叠纪—早三叠世,主生气期在中三叠世—早侏罗世。
(4)古圈闭形成时间和油气大量生成时间相匹配,形成了印支期、燕山期古油气藏。
(5)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对油气聚集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古圈闭的演变,使得古油气藏大量散失,如资阳古油气藏,另一方面又形成新的油气藏,如威远气藏。
(6)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应具有两个条件:继承性发育的圈闭和良好的储集层。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2.开江海西期—印支期古隆起
石炭纪末云南运动以来,川东地区中部的开江—梁平一带发育NE向延伸的隆起带,石炭系被剥蚀殆尽。早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在开江—梁平县地区形成东西向的隆起,隆起核部已剥蚀至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早幕,使开江古隆起改变为NNE向,北与大巴山古隆起、南与泸州古隆起以鞍部相接。可见,开江古隆起自海西期形成以来,印支期继承性发育。
开江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对石炭系油气聚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的石炭系15个气田中有11个分布在与古隆起有关的古气藏范围内。其中6个大中型气田有5个在古气藏范围内。该古隆起对油气成藏聚集的有利条件表现如下。
(1)海西期—印支期埋藏溶蚀作用将早期形成的次生孔隙溶扩沟通,使得石炭系储集层得到明显改善。开江古隆起的埋藏溶蚀作用最为发育,是储层最有利地带。
(2)古隆起的存在,为石炭系上倾边界形成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提供了构造条件。与烃源岩成烃期相伴,印支期—燕山早期,在川东石炭系分布范围由石炭系上倾边界分别同继承型发展的开江古隆起、泸州古隆起、石柱古隆起构成的四个大型地层-古构造复合型圈闭已经形成。其中,开江古隆起隆起幅度达800~1400m,东、西两侧古圈闭面积分别为10km2和2180km2,泸州古隆起北缘古圈闭和石柱隆起古圈闭面积分别为2200km2和2530km2(据陈盛吉等,1998),它们控制了川东石炭系储层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早期聚集。
(3)古圈闭形成和油气大量生成有着良好配置关系,形成了环绕古隆起分布的大型古油气藏(图5-21)。这些大量古油气藏被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所改造,油气发生重新分配。因此,前人在研究石炭系成藏时总结出三种模式,即早期(印支期—燕山期)聚集成藏模式、早期聚集晚期(喜马拉雅期)成藏模式以及晚期聚集成藏模式。这三种成藏模式以早期聚集成藏为最好,五百梯气藏就是其中典型例子。早期聚集晚期成藏的勘探效果也较好,也发现了大中型气田,如大池干井气藏。晚期聚集成藏勘探效果较差,勘探风险较大。
图5-21 开江海西期—印支期古隆起与石炭系古油藏分布(据胡光灿,19)
3.泸州印支期古隆起
印支期NE向延伸的华蓥山构造带南、北两端存在两个古隆起,即北端的开江古隆起和南端的泸州古隆起。泸州古隆起顶部在泸州一带,地层剥蚀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嘉三段,往外依次为嘉四段、嘉五段、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图5-22)。最大剥蚀厚度可达千米以上,在近2.2×104km2范围内雷口坡组全部缺失。
泸州古隆起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地层大量剥蚀导致古隆起顶部缺少一套以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为主的含油气地层,而且破坏了纵向上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在古隆起核部除最下部的嘉一段气藏和嘉二段气藏得以保存下来外,其余气藏皆遭散失。也正因地层逐层被剥蚀,使得嘉陵江组气层的保存条件向古隆起核部变差,气藏由核部向翼部逐渐增多。如近邻古隆起核部内侧发现嘉三段气藏,外侧发现嘉五段气藏。
上述事实表现,受古隆起后期剥蚀影响,被保留地层的多寡对气藏的储盖条件和地层的纵向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被剥蚀掉的地层越多,保留下来的层就越少。反之,则可以在纵向上形成多层。
(2)古隆起继承性演化有利于早期油气聚集。中三叠世末印支运动形成的泸州古隆起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持续发展,尽管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使得川南隆起的最高部位向西偏移到自贡一带,但泸州古隆起仍处于区域隆起的高部位,有利了油气早期聚集。目前已发现的嘉陵江组油气层均在隆起分布就是最好的例证。
图5-22 泸州古隆起与天然气分布
4.燕山期古隆起
在龙门山前缘发育两个燕山期古隆起,即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图5-20)。古隆起的形成始于早侏罗世,导致了下侏罗统的明显缺失。到侏罗纪末,上述两个古隆起明显向坳陷扩大,特别是南部大兴古隆起已扩大到娥眉—熊坡—雅安一带,面积可达6000km2。该古隆起位于上三叠统生烃中心,隆起形成时间早于油气大量生成、运移时间,是油气有利聚集带。目前,在这两个古隆起已发现一批中小型气田,如中坝气田、平落坝气田、白马庙气田等。截至目前,上述两个古隆起勘探程度较低,是今后值得重视的有利领域。
三、断层和不整合是天然气运聚的主要通道
决定天然气在圈闭内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是圈闭的完整性和天然气的运聚通道。断层面和不整合面是天然气运聚最常见的快速通道。断层对圈闭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断层的性质、切开产层的构造部位和断距的大小(上、下盘储盖层之间的错开部位)。一般说来,被区域性大断层切过背斜圈闭轴部或顶部的局部构造,由于破坏了圈闭的完整性,导致气藏发生散失,体现了断层破坏作用的一面。但对于规模较小的断层而言,虽然它在背斜圈闭的轴部出现,但由于规模不大,不仅没有破坏圈闭的完整性,反而有利于沟通源岩层和储层,成为油气有效的通道,由此出现了断层上、下盘以及与断层相伴生的潜伏构造普遍含气的局面,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储层的储渗条件。
断层及伴生的构造裂缝是川西侏罗系次生气藏主要运聚通道。川西地区侏罗系是一套河湖相以红色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有机质贫乏,不能成为有效的烃源岩层。而其下伏的上三叠统为局限海湾、坳陷湖盆沉积,烃源岩发育,是四川盆地中生界主要的烃源岩层。断层是沟通上三叠统烃源岩和侏罗系储集层之间的桥梁。断层规模的差异决定了气藏的性质与规模。区域性的大断层,常常切穿侏罗系—白垩系出露地表,其上盘地层由于被抬升遭受广泛剥蚀,导致油气的大量散失。如龙泉山构造带南段地层抬升强烈,侏罗系出露地表(靠近断层中下侏罗统出露地表),地层以产水为主(如泉3井侏罗系产水,且矿化度低)。该构造带北部倾没段,断层断距明显减小,侏罗系保存较全,构造圈闭则为含气构造,如三皇庙构造三皇1井蓬莱镇组产气1.4×104m3。当区域性断层向上延伸到上侏罗统但未切穿侏罗系时,常常形成局部构造整体含气的规模较大的场面,如白马庙构造被5号断层沿轴部切割,但未切穿侏罗系,导致了该构造整体含气,是川西地区侏罗系较大的气藏,最终储量规模可达(600~700)×108m3。类似于白马庙构造的还有苏码头-盐井沟构造,近期勘探也证实该构造含气性很好。当断层不发育但构造裂缝发育时,裂缝同样也能成为沟通气源的通道,如孝泉-新场构造,断层不发育但裂缝较发育,据岩心统计裂缝缝宽1~5μm,正是这些微裂缝成为沟通上三叠统气源的有效通道。一般说来,这类气藏具有高压气藏特征。
在川东高陡构造,断层不仅成为天然气运移通道,而且断层开启点的高低影响着气藏规模的大小。当断层切在构造顶部和轴部时,断层开启点较高,对圈闭的完整性破坏较大,常常使气藏散失。当断层切在构造翼部时开启点位置较低,则具有一定的圈闭条件,使天然气得以富集成藏。
区域性不整合是天然气运聚的主要通道,对碳酸盐岩地层更是如此。因为碳酸盐岩不整合面常常发育区域性岩溶性储层,是天然气运移与聚集的途径和场所。对四川盆地而言,志留纪末的加里东不整合面和中三叠世末的早印支运动不整合面,规模巨大,活动显著,在盆地内部分别形成了加里东期乐山-龙女寺隆起带和印支期华蓥山隆起带,它们对早期油气运聚起控制作用。
四、孔隙型储层与古构造的叠合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领域
大气田的形成需要有储渗条件好的储集层。已发现的世界大气田的主要储集层岩类是砂岩和碳酸盐岩。以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气田,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型,以碳酸盐岩为主要储集层的大气田,储集空间主要是孔隙-裂缝型或裂缝-孔隙型。同样,四川盆地已发现的大气田储集层主要是孔隙型、孔隙-裂缝型或裂缝-孔隙(洞)型。从层位上看,四川盆地区域性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震旦系顶部、石炭系、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以及嘉陵江组,岩性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四川盆地多期次构造运动和变形,形成了多期的古构造。这些古构造对油气的早期运聚有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从前面分析可以得出,孔隙型储层和古构造的叠合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领域,包括开江印支期古隆起的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下古生界、二叠系,泸州古隆起的二叠系和三叠系、江油-绵竹古隆起和大兴古隆起的三叠系和侏罗系,大巴山前缘古隆起的三叠系和侏罗系。
本章小结
本章用含油气系统观点,对四川盆地含油气系统进行了系统论述。根据盆地的形成演化特点,将四川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为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含油气系统、晚古生代克拉通内裂陷含油气系统以及中生代前陆盆地含油气系统,较详细地论述了各个含油气系统的静态要素和动态演变过程。指出了四川盆地具有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表现为多个生烃灶在平面上相互叠置、共享运移通道以及多个含油气系统具有相近的关键时刻。论述了构造层序与天然气的分布、古隆起演化的有序性及其对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聚的主要通道,指出了孔隙型储层与古构造的叠合区块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块,并提出了天然气勘探有利领域。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沉积主导因素
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与常规油气系统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差异。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与常规油气系统一样,都需要有提供烃类气体的源、储集烃类气体的储层以及相应的地质过程。相异之处在于,常规油气系统中的圈闭及盖层在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中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保存需要一定的温压条件,即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带,该概念在作用上对应于常规油气系统中的圈闭及盖层。另外,由于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与烃类分子或其他气体分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所形成的结晶物,故要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因此,水源亦是组成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一)稳定性条件
1.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的形成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于海底沉积物或永久冻土带中。研究表明,在世界90%的海洋中,在某一深度以下均有适宜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温压环境。只要沉积物中有充足的粒间孔隙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赋存空间,并且有充足的甲烷和水即可能有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年轻的、欠压实的海洋碎屑沉积层内一般都具有充足的孔隙和大量的孔隙水,当源于沉积物自身的生物成因的浅成气和热成因的深成气在向上迁移过程中进入该温压场中并充满沉积物的孔隙,就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HSZ)(图7-15)。HSZ中发育的天然气水合物充填在沉积层孔隙中,形成了一个渗透率较低的盖层,其下捕获了大量的游离气。HSZ的基底(BHSZ)代表了游离气-天然气水合物和游离气-水之间的准稳定相边界,它主要受压力和温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地球化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地震剖面上的似海底反射层(BSR)深度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理论底界一致。所以,BSR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最有意义的标志之一,它暗示着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BHSZ)的存在。世界各地获取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和周围沉积物的研究分析表明:①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大多为新生代(从始新世到全新世)沉积,沉积速率一般较快,而且富含有机碳;②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上往往分布有白云石等自生碳酸盐岩,而其下的沉积物中自生的菱铁矿则逐渐增多;③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HDZ)在地球物理方面表现为电阻率较高、地震传播速度较大、声波时差小和自然电位幅度低等特征;④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在地球化学方面主要表现出氯异常现象,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使得沉积物的Cl-浓度降低,并伴随有扩δ18O异常(金庆焕等,2006)。
图7-15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相图 (据Dickens et al.,19)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与体系压力、气体组分和水的活度密切相关:①体系压力越高,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越高;②气体组分不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压力、温度不同。气体相对密度增大,一定压力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升高,或者一定温度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压力降低。当气体中含有CO2和H2S等易容于水的酸性气体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升高或形成压力降低;③水溶液的电解质含量越高,一定压力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越低。
通过实验数据获得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平衡温压曲线的对比可以求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和埋深。图7-16为从陆上冻土带得出的一系列深度-温度图解及由实验数据获得不同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图。从图7-16中可看出温度、孔隙压力及气体组成的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影响。在每一个相态图中,定年平均地表温度是-10℃,0℃为等温线然而,深度-温度图解中永久冻土带基底深度分别为305m、610m和914m,冻土带深度-温度剖面中存在3种不同的地温梯度4.0℃/100m、3.2℃/100m及2.0℃/100m。两条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代表天然气水合物不同的气体化学性质。其中一条稳定曲线中为100%的纯甲烷水合物,另外一条中天然气水合物组成为98%的甲烷、1.5%的乙烷及0.5%的丙烷。3种相态图中唯一不同的是孔隙压力梯度。定每一个相态图中对应的孔隙压力梯度分别为:9.048kPa/m(图7-16A),9.795kPa/m(图7-16B),11.311kPa/m(图7-16C)。图7-16中显示了不同永冻层深度、地热梯度、气体组分和孔隙压力梯度条件下最适合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深度和温度条件。
图7-16天然气水合物相图 (据Collett et al.,2009)
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位于相态图中地温梯度曲线和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交会点处。例如,在图7-16B中,定地下孔隙水压力梯度为静水压力梯度,从深度-温度图解中可知,610m深的冻土带基底在200m处与纯天然气水合物曲线相交,该处即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上边界。地温梯度为4.0℃/100m的冻土带基底与纯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温压曲线在1100m处相交。因此,该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大约为900m厚。然而,如果冻土带深度达到914m,且冻土带下的地温梯度为2.0℃/100m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大约2100m厚。
大部分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的研究都定地下孔隙水压力梯度等于静水压力梯度。孔隙水压力梯度超过静水压力梯度时将会形成超压,并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增加。当孔隙水压力梯度小于静水压力梯度时,将会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变薄。孔隙压力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影响可通过图7-16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图解的对比中进行量化。例如,在图7-16A中,定地下孔隙水压力梯度为9.048kPa/m,地温梯度为2.0℃/100m,永久冻土带610m处的100%纯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为1600m。然而,当孔隙压力梯度为11.311kPa/m时,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将约为1850m。图7-16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温压曲线由Holder et al.(1987)根据实验数据获得。当纯甲烷水合物系统中混入1.5%甲烷,0.5%乙烷后,相平衡曲线发生向右移动,因此使得可能稳定带厚度增大。例如,设孔隙水压力梯度为静水压力梯度,永久冻土带深度为610m,地温梯度为4.0℃/100m,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将达到900m,然而,当混入1.5%的乙烷和0.5%丙烷时,将使可能的稳定带厚度达到1100m。
众所周知,溶解盐类会降低水的冰点。例如,阿拉斯加北坡冻土带基底不在0℃等温线上,而在其之下,冰点降低是由于未结冰的孔隙水中盐分的存在。当把盐如氯化钠加入天然气水合物体系时,它会降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在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中,孔隙水中的盐分和气体相互作用时会使晶体形成的温度每一千分之一盐分降低0.06℃(Holder et al.,1987)。因此,孔隙水的含盐度和海水盐度相同(含盐量为32‰)将会使图7-16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温压曲线向左移动2℃左右,并且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变薄。
2.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与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及游离气顶界间的关系
一般人们都认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底界就是游离气的顶界,即地震剖面上BSR所处的位置,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如果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下方甲烷的供给速率超过某一临界值(这取决于流体速率、能量流等因素),那么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底界就可达到游离气的顶部,HSZ底界与HDZ底界及游离气顶界确实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游离气带的顶界与HSZ的底界并不一致,其间可能存在一层既无天然气水合物也无游离气的沉积层。ODPl64航次的995站和9站位地震剖面上显示有很强的BSR,这里的游离气带的顶界与HSZ的底界是一致的,而994站位处无BSR显示,但钻探结果表明该处也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分析表明这里的游离气顶界深于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底界,这主要是由于甲烷的供给速率低于某一临界值导致的。图7-17的相平衡建立在下述设基础上:海底温度为3℃,水深为2800m,沉积物孔隙度为0.5,物质流速率为0.3mm/a,能量流为40mW/m3,渗透率为10×10-3~14×10-3μm2。通过粗略地计算,994站位的甲烷供给速率为52.5mol/(m2·ka),其游离气顶界位于海底之下550m处,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底界位于海底之下453m处,其中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海底之下124~389m;而在995站位和9站位,甲烷供给速率超过61mol/(m2·ka),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带底界和游离气顶基本一致,位于海底之下453m左右。由此可见,如果甲烷的含量和流体的运移速率小于某一临界值,则含水合物沉积层的厚度要小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图7-17中994站位),其底部游离气要么缺失,要么远远位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之下;如果甲烷的含量和流体的运移速率等于某一临界值,则HDZ的底界与HSZ的底界一致,游离气则刚好分布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下;如果甲烷的含量和流体的运移速率大于某一临界值,则HDZ的底界与HSZ的底界一致,并且大量的游离气分布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之下。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类似,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顶界从理论上说可以到海底,但只有当底层水中含大量的甲烷且有高的甲烷和流体运移速率时,天然气水合物才能在海底保持稳定(金庆焕等,2006)。
图7-17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与游离气顶界之间的关系图 (据Wood et al.,2000)
3.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变化
在高压和低温的环境下,在诸如大陆坡附近的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对稳定,当甲烷供应充分时,天然气水合物将出现于整个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也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沉积作用、深部热流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作用的进行,由于海底压力和温度的变动会影响到下伏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如造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或崩解),从而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各种地质作用造成海底温度和压力变化,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相边界的稳定条件遭到破坏,HSZ底界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开始崩解,并释放出气体,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向上移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出的甲烷气体可能会在合适的温压场中再次固化,形成新的天然气水合物层,正因为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新活化的特征,所以天然气水合物一旦形成,就不会随沉积物的堆积而被埋藏。Xu和Ruppel(1999)曾用一维模式来研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稳定性,他们定有稳定的流体、甲烷、热通量从下部向上运移,在海底温度、压力和甲烷浓度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压力、温度和甲烷浓度联合方程,来研究海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底压力和温度的变动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范围,温度的变动改变了甲烷的溶解度,如海底温度降低4℃使甲烷溶解度变化了几十个百分点,从而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底界(BHSZ)和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带的底界(BHDZ)下移变深,同时使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带的顶界(THDZ)上移变浅;而海底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所以压力变动不会对BHDZ产生很大影响,但对BHSZ却影响显著。自然界中许多地质作用可影响到海底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如:①因全球变暖或变冷使极地或冰川冰融化或凝结可以改变地球上海水的体积,从而造成海底压力的变动,同时全球变暖或变冷也可导致海底温度的变化;②构造上升作用可使水深减少,压力降低;③沉积作用的进行使埋藏深度增加,若保持地温梯度的恒定就可导致温度上升;④地温梯度的变化也可引起温度的升降;⑤海水温度的变化也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稳定性等。
(二)气源
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烃类气体是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其气源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热解成因和微生物成因。其中,生物成因的烃类气体组成较简单,分子结构较小,通常构成Ⅰ型结构的天然气水合物;而热解成因的烃类气体分子结构相对较大,不但可以形成Ⅰ型结构的天然气水合物,还可以形成Ⅱ型和H型的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成因气主要由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形成。其生成途径主要有两条: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4H2→CH4+2H2O)和醋酸根发酵作用(CH3COOH+4H2→CH4+CO2)。虽然在某种现今的环境中通过发酵作用也可形成天然气,但CO2还原作用是古微生物气体聚集的一个重要过程。微生物成因气多数由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生成,其二氧化碳通常由原地有机质氧化和分解形成,之后经微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甲烷。因此由微生物成因气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气体大多数来源于水合物附近的沉积物。
热成因甲烷是由干酪根在温度超过120℃时经热解作用形成的,在热成熟作用早期,除了生成热成因甲烷外,还生成其他烃类和非烃气体,并常常伴随原油的生成。在生油高峰期,甲烷主要通过干酪根、沥青和原油的C-C键断裂形成。随着温度的增高,当进入生油窗时,油气开始大量生成。对甲烷而言,其最佳生成温度为150℃。根据典型的地温梯度推算,干酪根埋藏深度应该大于1km,而水合物在海底至海底以下500m左右存在。因此,由热成因甲烷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均应来源于深部,后随断层、泥火山等有利构造向上经过长距离运移,到达海底或海底附近后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如里海与泥火山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
Kvenvolden(1995)统计了世界各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表7-4),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的甲烷气具有完全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细菌还原成因的甲烷气的δ13C值十分低,一般为-57‰~-94‰,而热分解成因的甲烷气的δ13C值较高,一般为-29‰~-57‰。
表7-4世界各地天然气水合物中CH4的含量和δ13C值表
(据Kvenvolden et al.,1995)
Matsumoto et al.(2000)曾利用甲烷的δ13C值和气体成分比值R(C1/C2+C3)来判别不同成因的天然气水合物(图7-18)。热分解成因的甲烷气具有高的δ13C值(大于-50‰)和低的R值(小于100),而细菌还原成因的甲烷气具有低的δ13C值(小于-60‰)和高的R值(大于1000,达1万以上),介于两者之间表明为混合成因。
图7-18由CH4的δ13C值和烃类气体组成判别气体成因 (据金庆焕等修改自Matsumoto et al.,2000)
天然气水合物烃类气体成分和甲烷气的δ13C值组成表明,它们主要是由微生物还原沉积有机质的二氧化碳而产生的甲烷气,其含量占烃类气体总量的99%以上,其δ13C值组成范围在-57‰~-73‰。仅在墨西哥湾和里海(Ginsburg et al.,1992)两处发现了主要由热成因甲烷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其烃类气体中甲烷含量为21%~%,甲烷气的δ13C值为-29‰~-57‰。少数地区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为混合成因,以微生物成因为主(金庆焕等,2006)。
(三)水源
水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天然气水合物中绝大多数都是水,Ⅰ型天然气水合物中气水比是8∶46,Ⅱ型天然气水合物中气水比是24∶136,气水比说明了天然气水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来源有两类:一是水和天然气一起被运移并从过滤流中沉淀;二是从沉积物中原地萃取,随着甲烷的不断供给和共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使得纯水从周围的沉积物中渗透扩散到反应带内。
通常,水普遍存在于海洋和陆上沉积物中,但在某种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被排出。在溢气口观察到的气泡和在大多数深水环境中观察到的类似特征证实了天然气在厚层天然气稳定带内发生某种程度上地运移。这一过程可用一种地质运移模式来解释,其允许天然气通过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发生运移,包括气泡相气体沿着裂缝发生运移,在这一裂缝性运移通道中,其隔层壁上吸附着天然气水合物,气泡相气体沿着内部通道发生运移。其中,天然气水合物充填的裂缝从不与地层水发生接触。在这一系统中,水分的排出阻止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阿拉斯加北部可能的甲烷水合物稳定带中发现的充满游离气的砂岩储集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夹在厚层页岩中的分散砂岩体可能含有游离气。然而,由于缺乏有效水分,天然气水合物在该分散砂岩储集层中难以形成。
(四)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运移是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前所述,高度富集的天然气水合物中蕴藏大量的天然气,这些气体来源于微生物成因或热成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气体是微生物成因的。另外,大多数天然气水合物通常发现于埋藏较浅或温度较低而不足以形成热成因气的沉积物中。因此,存在于大多数天然气水合物中的天然气必须在稳定带中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才能聚集。
甲烷和其他气体在沉积物中运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3种相态:①扩散相;②气溶水相;③气泡相或游离气相。通过扩散相进行运移过程较缓慢,且通常很难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然而,通过气溶水相或游离相进行运移过程是有效的。
关于天然气运移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最早是由Dis和Hyndman于1990年提出的,水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中发生垂向运移,并且在向上运移过程中,甲烷溶解度逐渐降低,这将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大量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当烃类气体浓度大于其在孔隙水中的溶解度时,天然气水合物仅形成于孔隙水中甲烷达到饱和的沉积物中。另一种模式是,甲烷以气泡相向上运移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中,天然气水合物成核作用则发生在气泡和孔隙水的接触面处。两种模式都要求有允许水和气体运移的渗透性运移通道,但与含水运移模式相比,气相运移模式要求相对较好的流体运移通道。沉积物中孔隙水和气泡相气体运移过程通常被认为是沿着渗透性运移通道如断裂系统或多孔渗透性沉积层发生运移。因此,如果没有有效运移通道,很难形成大量天然气水合物。
(五)储集层
Sloan和Koh(2008)对已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原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形式有4种:①占据粗粒岩石粒间孔隙;②以球粒状散布于细粒岩石中;③以固体形式充填在裂缝中;④大块固态水合物伴随少量沉积物。然而,大多数天然气水合物实地考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主要受裂缝和粗粒沉积物的控制,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充填在裂缝中或分散在砂岩储集层孔隙中。Torres et al.(2008)研究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易形成于粗粒沉积物中,因为粗粒沉积物中毛细管压力较低,允许气体发生运移和水合物晶核的形成。然而,形成于富含泥质沉积物中的天然气水合物难以解释且非常少见。近年来,Cook和Goldberg(2008)提出,随着富含泥质沉积物孔隙水中天然气达到饱和,形成于多孔状裂缝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沿着最大主应力发生扩散,在大多数情况下,沿着垂直裂缝发生运移。
Boswell和Collett(2006)提出,地质环境中存在4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集层(图7-19)。该金字塔通常用来说明量的相对大小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生产率。在金字塔中,最具开价值的是位于最顶端的储集层,最具技术挑战的是位于最底端的储集层。到目前为止,主要在以下4种不同类型的储集层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①砂岩储集层;②裂缝性泥岩储集层;③紧邻海底的细粒泥质沉积物层;④非渗透泥岩层。Milkov和Sassen(2002)也对类似的天然气水合物矿床进行过描述。前两种类型的目的层被认为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因为这两种目的层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渗透率。这两种类型的关系密切且通常以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这些储集层由水平-近水平的粗粒渗透性沉积层组成,以垂直-近垂直的裂缝作为运移通道。
图7-19天然气水合物金字塔 (据Collett,2008)
图7-19中天然气水合物金字塔最上层代表北极地区砂岩储集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高度聚集。Collett et al.(1995)指出北极地区阿拉斯加北坡砂岩储集层水合物量约为16.7×1012m3,近年来,Collett et al.(1995)对阿拉斯加北部的天然气水合物量进行评估后,指出目前可从阿拉斯加北部砂岩储集层中集出大约2.42×1012m3的天然气水合物。类似的情况在北极其他冻土带未发现。其次海洋环境的砂岩储集层中中到高度富集天然气水合物。由于深海地质环境特征相差较大,浅层地层中的砂体含量通常较少。这些储集层勘探和开发成本通常较高。然而,大多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将可能在深部构造层内发现,如墨西哥湾。MMS(Frye,2008)对墨西哥湾砂岩储集层中的高度富集的天然气水合物评估后,认为其量为190×1012m3。而且,MMS对墨西哥湾的评估后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浅层沉积层中的具有储层性质的砂岩体比以前认为的还要多。
经生产测试与建模发现砂岩储集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开。对北极和海洋地区砂岩储集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开来说,不存在较大的技术困难;问题主要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的经济效益。在天然气水合物金字塔中,位于砂岩储集层下方的是以细粒泥岩和页岩为主的储集层。在这些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裂缝系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前景最大。然而,与颗粒支撑的高渗透性砂岩储集层不同,甲烷很难从泥岩封闭的裂缝中排出。
近年来,实地研究显示局部地区埋藏较深的高度聚集的裂缝性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比以前更加常见。另外,大多数裂缝性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与地表渗入相关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有关。
大多数散布在细粒泥质沉积物中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与地表渗入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有关。这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通常呈丘状堆积在海底,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深部裂缝性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有关,该裂缝通常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在稳定带中运移的通道。这些特征是似乎多变但都较常见。然而,这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量却不清楚。由于经济和技术瓶颈及可能会造成海底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丘形体中开出商业性天然气不太可能。
位于天然气水合物金字塔最底端的是那些规模最小的分散状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典型代表就是布莱克脊区,其大部分区域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较低。世界上大多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属于这一当量。然而,以目前的技术还难以从该地区高度分散的中开出具有商业性的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常规生产技术只适用于砂岩储集层中天然气水合物,砂岩储集层对开天然气水合物来说被认为最具商业价值,并且可能是未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对象。
(六)关键时刻
在常规油气系统中,地质的关键时刻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像大多数常规石油系统,在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中,确定此属性取决于圈闭形成时间、天然气形成和聚集的大致时间。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矿藏通常与天然气源密切相关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能够独自形成圈闭,因此关键时刻并不是大多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
原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由哪些运输要素构成
一、浅表层沉积物的沉积特征
综合国内、外有关沉积物的研究结果,沉积物的岩性及组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产出于颗粒较粗的软性、未固结的沉积物中,如含砂软泥。该类沉积物的粒度一般较粗、孔隙度较大。如在中美洲海槽DSDP570站位中发现水合物的沉积物粒度要比上下层位未出现水合物的沉积物粒度大得多,砂及粉砂粒级的含量明显增加。
2)就其沉积物时代而言,大多数含天然气水合物的软性未固结沉积物为中新世以来的地层。如ODP在布莱克海脊9孔取得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上新世的地层;而一些通过构造裂隙或盐底劈构造部位渗出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分布在全新世的地层,如德国太阳号在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和大洋钻探在布莱克海脊996站位取得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3)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沉积物中含有较丰富的硅藻化石,据推测,由于硅藻化石具有较多的孔隙结构,大量硅藻的存在增加了沉积物的孔隙和渗透率。此外,这些富含硅藻的沉积物形成于当地古气候适宜和生物生产率高的环境下,是有机碳的来源之一。
4)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富含有机碳(TOC),有机碳含量一般在0.5%以上。
5)含天然气水合物产地常有自生碳酸盐矿物或其他自生矿物伴生。ODP在布莱克海脊9孔所取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底之下180m,即天然气水合物的顶界岩性与矿物组成有一个突变,方解石和斜长石含量增高,而石英含量降低。
6)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的沉积速率一般较快,超过30m/Ma。东太平洋海域中美海槽赋存天然气水合物的新生代沉积层的沉积速率高达1055m/Ma;西太平洋美国大陆边缘中的4个水合物聚集区内,有3个与快速沉积区有关,其中布莱克海岭晚渐新世至全新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达160~190m/Ma。究其原因,大多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为生物甲烷气(Kvenvolden等,1980),在快速沉积的半深海沉积区聚积了大量的有机碎屑物,由于迅速埋藏在海底未遭受氧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并在沉积物中经细菌作用转变为大量的甲烷。因此,在快速沉积区,结合气源分析,通常可预测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
二、大洋钻探岩心资料沉积特征
1999年,国际大洋钻探184航次在南海南沙和东沙地区一带进行了钻探取样。由于南海陆坡目前只有这些钻井,因此所获得的沉积物及其相关研究结果是了解南海陆坡浅表以下沉积物各方面特点,如沉积物时代、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等珍贵的实际资料。
大洋钻探在布莱克海脊的164航次为专门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研究,该航次不但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而且对有关的沉积特点做了一些分析。在分析184航次所钻取的南海沉积物时,报告将结合164航次的资料进行一些对比,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南海哪些沉积条件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和分布。
本项目中利用国际大洋钻探在南海和布莱克海脊的几个钻孔钻井资料开展了下列几方面的研究:收集并综合生物地层和古地磁等方面的资料来确定这些钻井岩心在渐新世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确定一些主要的地层界线和沉积厚度;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地区渐新世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绘制了这些钻井岩心的沉积速率对比图,圈定和标志出其中高沉积速率的沉积层段;收集并综合这些钻井岩心的描述,分析、整理和标定出其中岩性组分较粗的层段,收集并综合这些钻井中部分已有的古生物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整理和标志出其中硅藻丰度较高和古生产率较高的层段;此外,对一些相关的地球化学资料,如沉积物中甲烷气体和孔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资料也做了收集、分析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价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地区。
三、地震资料沉积特征
通过国内、外调研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形成于陆坡和坡脚部位(史斗等,1992),这是由于陆坡区有利于快速沉积,并形成具有砂-泥或孔、渗性良好的沉积体系,尤其是在各种重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扇体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同时,由于受温-压条件的限制,推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主要分布于BSR之上的海底浅埋沉积物中,而本区BSR基本位于上中新统之上,因此,有必要对晚中新世(10.4Ma±)以来的地层进行层序(基准面旋回)划分。
沉积背景和沉积相控制了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因此,要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条件,就必须研究其可能发育区的沉积背景和沉积相,从而了解沉积体的沉积过程,分析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藏的沉积体,进而寻找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储层。
由于缺乏其他资料,因而该区沉积相研究全赖于对地震相的认识。所谓的地震相是沉积环境所形成的地震特征。也有人理解为可以作图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由地震参数不同于相邻地震相单元的反射波组所构成。但由于地震相存在多解性,将其转化为沉积相时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对其进行限制。为此,此次研究引入了地震反射构型(seismic reflecting architecture)的概念,此概念将地震相与沉积作用结合起来,其最大特点体现在将地震反射现象所表征的内部结构构造、外部几何形体与沉积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用于沉积相的判断显得更实际、更科学。
1985年,A.D.Miall提出了地震反射构型的概念,这种提法更进一步强调了沉积作用的成因理论,其依据主要在于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1.有关概念及定义
所谓构型是由几何形态、相组合及其规模所表现出的岩性体,能代表沉积体系内的特定沉积作用或一套沉积过程。地震反射构型即沉积体内部的地震反射属性与其特定沉积作用或过程所形成的几何形态特征的结合,其构型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内部地震反射结构、反射构造、地震单元外部几何形态和形成该沉积体的沉积作用。
2.地震反射构型分类
由地震反射构型的概念可知,一种地震反射构型应包括4个基本要素,因而构型分类也是以4个基本要素为依据。如果以常见的沉积作用为主线(因为它是控制地震反射特征的主要因素),对其类型进行划分,研究区内共识别出5种地震构型。各种反射构型的定义及特征如下(表2-1)。
表2-1 地震反射构型分类与特征
(1)垂积构型
反射构型是以垂向加积作用为主。垂向加积是指在整个沉积过程中,沉积表面的地形特征只是直接向上延展而不发生任何侧向移动,包括机械搬运过程中的底负载和悬移负载搬运沉积。垂积构型的反射结构依沉积物粒度可分为两种:①粒度较粗时,反射结构为杂乱反射或弱反射,反射构造为平行或亚平行,外形为楔状、透镜状,这种反射构型主要是由水动力较强的下切河谷的垂向加积所形成的;②粒度较细时,反射结构可为弱反射或无反射,反射构造为下凹状平行或亚平行,地震单元外形则为席状,这种反射构型主要是由细粒物质在静止水体中垂向加积所形成。垂积构型总体反映水道的迁移与分叉不易发生,但沉积速率快而变化大的特点。
(2)前积构型
反射构型以前积或顺流加积作用为主。前积(顺流加积)作用是指碎屑物于一定环境下不断向前加积。通常加积是河流所携带的沉积物在遇到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陡时,所形成的顺流向沉积作用,即沉积物在地形开阔和坡度增加的部位,开始卸载并逐渐向前推进或堆积的过程。形成的反射结构为连续性较好的弱反射、强反射和杂乱反射;反射构造主要有各种前积反射构造:S形前积构造、顶超型前积构造、下超型前积构造、斜交型前积构造、叠瓦型前积构造、杂乱前积构造、复合前积构造、双向前积构造及双向(丘状)反射构造;地震单元外形为楔状、透镜状或带状。前积构型多见于三角洲环境,是形成各种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的沉积作用。
(3)选积构型
反射构型以选积作用为主。所谓选积是由于汇水盆地的波浪作用,使浪基面以上的砂质颗粒产生来回的淘洗而形成滩坝的沉积作用。该构型的反射结构为连续性较好的弱反射;反射构造主要有平行或亚平行,波状反射结构;地震单元外形为板状或席状。这种构型主要是滨岸环境下形成的薄层状砂体。
(4)填积构型
以填积作用为主。填积主要指水道内的充填沉积,这一过程是水流携带的大量沉积物在流水能量小于颗粒自身的重量时,沉积物发生卸载并充填于水道内的堆积形式。填积构型主要是侵蚀充填型反射构造,为连续性较好的弱反射、强反射或杂乱反射;地震单元外形多为透镜状。
(5)浊积构型
反射构型以浊积作用为主。浊积是指沉积物和水的混合物中由流体紊动向上的分力支撑颗粒,使沉积物呈悬浮状态,并与上覆水体形成明显的密度差,在密度差引起的重力作用下,沉积物沿着(水下)斜坡流动并向前堆积的过程。形成的反射结构为弱反射或杂乱反射;反射构造主要有斜交型前积构造、杂乱前积构造及双向(丘状)反射构造,地震相单元外形为楔状和透镜状。
原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系统由地下储气库、天然气管道运输要素构成。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地下储气库是乌天然气供应系统和天然气过境运输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公司还经营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将天然气运至欧盟国家,以及乌克兰从欧盟进口天然气都经过这些管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