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经济怎么样?有多少人口?

2.我是学习油气储运的学生,在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学习,工作好找吗

3.辽中南工业区的主要地区优势是什么

4.沈阳近十年来的变化是什么

沈阳工业天然气价格查询_沈阳工业天然气价格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目前沈阳市辖:9区1市3县,包括:市内5区(和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沈河区)4个郊区沈北新区(原新城子区)、东陵区、于洪区、苏家屯区,还有1个县级市(新民市)以及辽中、法库、康平3个县!,全市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数为720余万人。除汉族外,还居住着满、回、蒙、朝鲜、锡伯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地理位置及简概

沈阳的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沈阳地区矿产丰富,已发现有煤、石油、天然气等矿藏21种,其中能源矿产储量居辽宁之首。地形地貌及矿产

沈阳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促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水;秋季凉爽多晴日;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温为8.5℃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降水量约760毫米。沈阳一年四季皆可旅游,秋季因秋高气爽,是沈阳的最佳旅游季节,而冬季的冰雪旅游也是沈阳的一大特色。气候特点

1986年沈阳被院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成为东北地区最早命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我国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迄今为止,也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第二位的城市(仅次于北京)。2004年沈阳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活力之都”成为沈阳旅游的宣传口号。沈阳还获得我国的“生态城市”的称号。2005年,沈阳(继贵阳之后)荣获全国第二个“森林城市”的称号。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沈阳的成功举办,是沈阳在更高层次上的一次形象展示,并且进一步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地位。荣誉称号

沈阳位于浑河北岸,浑河古称沈水。因古代以水的北岸为阳,故得名沈阳。沈阳历史悠久,早在7200年前,原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沈阳的文化。公元前300年(战国时期),燕国名将秦开在此屯兵戍边,设立侯城,为沈阳建城之始。辽代在沈阳境内设置沈州,筑有土城。元朝改沈州为沈阳路,至此沈阳一词见于史册。明朝明军攻克沈阳后,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并在元朝土城的基础上新建砖城,设东南西北4门,并在城内修“十”字街通向各门。1625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将明代砖城加宽加高,改四门为八门,将城内“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并大兴土木,修建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宫殿建筑群及寺塔。1634年,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清王朝迁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并于1657年(顺治十四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这是沈阳又名奉天的由来。1923年8月,奉天省划沈阳县城区一带为市区,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这是沈阳首次出现了市的建制。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执政,于同年12 月29日在沈阳宣布“东北易帜”,并于次年4月2日将奉天市改名为沈阳市。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6?1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将沈阳市改名为奉天市。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1948年11月2日,沈阳获得解放。历史沿革

沈阳不但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转中心,同时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通讯枢纽和信息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这里曾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研制成功了第一部水下机器人等等。近年来,沈阳坚持深化改革、扩展,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沈阳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景观丰富多彩,名胜古迹众多,沈阳的“一宫两陵”于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市的其它旅游也很有特色,主要有张氏帅府、遗址、棋盘山风景区、沈阳怪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等。沈阳也是一座美食城,著名的有“中华名小吃"老边饺子、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等等。名胜古迹及美食

沈阳,曾拥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灿烂和悠久,也曾拥有中国工业重镇的辉煌和骄傲,今天,改革开放的旗帜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策,为前进中的沈阳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和强大的动力。现代化大都市的美好前景激励着720余万沈阳人民奋发进取,走向世界,开拓未来。

沈阳经济怎么样?有多少人口?

点击工具栏中的服务大厅。沈阳燃气补助在网上申请可以点击工具栏中的服务大厅,按燃气设备购买安装总投资的百分之70给予补贴,每户最高的补贴金额不得超过2700元。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燃烧而放出热量,供居民和工业企业使用。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煤制气。种类按燃气的来源,通常可以把燃气分为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质气等。

我是学习油气储运的学生,在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学习,工作好找吗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

沈阳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的带领下,认真贯彻沈阳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着眼于实现“两个不低于”和“三大目标”,深入开展“开放年”活动,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1:43.5:50.4调整为5.5:45.8:48.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539亿元,增长18.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5%,高出上年0.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5.8亿元,增长27.3%。地方财政支出330.1亿元,增长31.6%。其中,农业支出10.6亿元,增长22.5%;科技支出7.5亿元,增长42.5%;教育支出33.8亿元,增长21.7%;社会保障支出46.8亿元,增长25.2%;城市维护费支出39.0亿元,增长35.6%。

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产值 95.3亿元,林业产值 6.0亿元,畜牧业产值121.0亿元,渔业产值13.5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9.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1.4万吨;水果产量11.8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271.5万吨,增长1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6万公顷,增长3.5%;植树4262.4万株。肉类总产量76.3万吨,增长8.4%;禽蛋产量45.8万吨,增长7.8%;牛奶产量28.8万吨,增长35.7%。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5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7.7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4万公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创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100个;拥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6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8个;各类富民经济小区发展到3780个;蔬菜保护地面积3.93万公顷,花卉生产基地54个;千元高效田面积达到16万公顷;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1个,其中省级以上的27个,年销售额317亿元,较上年增长31%;各类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68个。全市耕地已全部通过环境质量检测,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18.9万公顷,增长10.5%;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138个,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399个;拥有绿色食品138个,有机食品3个。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粮食及大豆 万吨 321.4 -6.2

#水稻 万吨 105.2 17.0

玉米 万吨 1.9 -14.6

小麦 万吨 1.9 3.4

大豆 万吨 5.2 -33.7

油料 万吨 3.5 5.7

蔬菜 万吨 271.5 13.6

主要畜禽产品、水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76.3 8.4

#猪牛羊肉 万吨 47.5 13.9

牛奶产量 万吨 28.8 35.7

禽蛋产量 万吨 45.8 7.8

生猪出栏数 万头 409.8 13.1

牛出栏数 万头 57.1 36.7

羊出栏数 万只 68.0 4.0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50.4 10.6

牛年末存栏数 万头 55.1 13.3

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57.1 -5.7

水产品 万吨 16.2 8.2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29.3亿元,增长32.5%。其中,重工业增加值671.9亿元,增长34.7%;轻工业增加值257.4亿元,增长27.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8.1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3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增长36.7%。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758.6亿元,增长34.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19.7亿元,增长45.2%。工业出口产品交货值189.4亿元,增长40.5%。工业拥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96种,其中,国家级名优产品11种,省级名优产品94种。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1.8亿元,增长50.1%;利润总额74.4亿元,增长6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7.2%,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销率为.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增长(%)

汽车 辆 266605 92.7

#中华轿车 辆 63298 783.3

宝马轿车 辆 25808 165.1

汽车发动机 万千瓦 2870 85.8

金属切削机床 台 80681 18.2

#数控机床 台 15216 50.2

矿山设备 吨 106989 -5.9

水泥设备 吨 22250 4.1

蓄电池 万千伏安时 180 28.9

输送机械 万米 21.2 71.4

变压器 万千伏安 4613 28.2

彩色电视机 万台 272 33.8

化学原料药 吨 34758 4.0

轮胎外胎 万条 363 12.9

铝材 吨 45854 35.5

皮鞋 万双 3191 9.9

啤酒 千升 606427 13.5

液体乳 万吨 47.1 62.1

软饮料 万吨 118.2 22.0

味精 万吨 5.2 12.0

建筑业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资质等级以上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391.3亿元,增长19.7%;施工面积 3031万平方米,增长13.6%;竣工面积1408万平方米,增长 11.8%;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1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1.1亿元,增长31.9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增长2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384.7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299.5亿元,增长35.2%;民间投资1106.1亿元,增长37.3%。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 5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16.3亿元,增长3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36.7亿元,增长26.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5年的1.8:38.2:60调整为2:40:58。完成工业投资694.3 亿元,增长 3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上升至38.8%。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0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城镇开(复)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1692个,完成投资133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4个,完成投资1022.2亿元。建成投产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682个。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电厂一期工程、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制乙烯等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沈阳机床搬迁改造、13万吨丙烯酸等项目建成投产。沈阳地铁一号线及延长线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6.6亿元,地铁二号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奥体中心体育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沈西、沈北开发大道、沈铁大道顺利竣工通车。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8.3亿元,增长30.2%。房屋施工面积3456万平方米,增长11.4%;房屋竣工面积1185.3万平方米,增长12.1%。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243.8万平方米,增长 24.9%,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150.6万平方米,增长 23.6%;商品房销售额419.9亿元,增长 32.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366.4亿元,增长30%。

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7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铁路846万吨,剔除玉米转化减少粮食运量因素,增长7.8%,铁路货运中集装箱发运量增长26%,钢铁发运量增长28.8%,工业机械发运量增长12%;公路货运量16700万吨,增长11.2%;民用航空货运量6.3万吨,增长10.1%。完成旅客发送量9598万人次,增长11.2%。其中,铁路3096万人次,增长7.3%;公路6152万人次,增长13.3%;民用航空350万人次,增长12.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7.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1%。其中,载客汽车31.1万辆,载货汽车9.3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8万辆,增长48.2%。

沈阳与国际29个城市、国内37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83条,其中,国际航线34条,国内航线49条。运输飞机起降4.8万架次,增长13.6%;机场旅客吞吐量534万人次,增长17.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7亿元,增长11.6%;电信业务总量138.2亿元,增长25.7%。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29万门,比上年增长18.9%。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74万户,增长3.3%,其中城乡住宅电话用户322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39万户,新增1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12万户,新增64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登记注册用户达到83.4万户,其中宽带接入用户65.9万户,增长33.1%。固定电话普及率为5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8部/百人。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按商品用途划分,食品零售额392.9亿元,增长14.9%;服装零售额230.8亿元,增长14.1%;日用品零售额425亿元,增长14.6%。据对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统计,汽车零售量6.8万辆,增长15.7%;数码相机6.2万台,增长92.5 %;移动电话89.6万部,增长17.2 %;房间空调器10 万台,增长42.6 %;摄像机4.2万台,增长61.0 %。

全市处于营业状态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和专业超市54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40家。连锁店铺达4500余个。

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33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商品销售总额3626.2亿元,增长13.9%,其中批发2728.9亿元,增长13.0%。

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63项,外资额8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9%。

全年进出口总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26.3亿美元,增长18.6%;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增长13.4%。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182.7亿元,增长11.2%。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金额28803万美元,增长177.5%;实现营业额12700万美元,增长43.4%;外派人员1.59万人次,增长10.9%。

截止2006年底,同世界上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旅游业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4553 万人次,增长28.9 %,其中世博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68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0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272.7 亿元,增长20.5%,旅游外汇收入 2.3 亿美元,增长33.5%。三个“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5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累计181家。星级饭店(宾馆)111家,其中,三星级54家,四星级15家,五星级5家。全市星级饭店(宾馆)客房出租率达到6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及网点 1063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01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4.5亿元,增长10.9%;余额261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4%。银行现金收入8944.4亿元,现金支出869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 12.1%。收支相抵,货币回笼 244.5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额2993.9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其中,股票交易额2595.9亿元,增长2.2倍;国家债券交易额113.2亿元;基金交易额38.4亿元,增长4.9倍。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144家,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增长1.6%。其中,国内财产险保费收入17.9亿元,增长15.6%;人身险保费收入36.4亿元。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18.3亿元,增长38.1%。其中,国内财产险赔款金额8.9亿元,增长0.8%;人身险赔付金额9.4亿元,增长1.1倍。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0.8,消费品价格指数102.2。分类别看,食品类指数103.4,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1.1,衣着类指数10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10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0,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8.7,、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6,居住类指数102.2。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102.9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07.05。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6,其中住宅商品房价格销售指数106.9;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02.3,其中住宅租赁价格指数101.2。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7亿元,增长4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2亿元,增长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8.5亿元,增长1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增长56 %;出口6.2亿美元,增长15.4%。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重点实施了西部开发大道、胜利南大街延长、沈北开发大道和沈铁大道4条区域通干道建设工程,建成了卫工桥。开工建设兴华地道桥、北一路公铁立交桥、三好跨河桥、南阳湖跨河桥等桥梁工程。完成了105条二级以下街路、65万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设了1012公里农村公路。

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2533公里,总面积4323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2932 公里,路灯 15.3万盏,永久性桥梁233座。

公用事业

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到1710公里,比上年增加22公里。年内新增更新公交车辆536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587标台,比上年增长3%,其中小公汽409标台。市内公交运营线路142条,比上年增加6条;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9.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年末全市出租汽车19318辆。

全年新增供水管网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965公里,供水量 5.24亿立方米,综合日供水量155.1万吨。新、改、扩建热源20处,供热面积达到15800万平方米。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295公里,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153.8万户。

环境保护

全面展开生态城市建设,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县、法库县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市级环境优美村28个、生态环保模范小区(单位)19个、市级绿色社区22个,创建安静小区19个。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实施了污染源烟尘治理、拆除分散供暖锅炉房、扬尘污染控制等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全市范围内拆除烟囱210根,锅炉2台,完成6万户棚户区的改造,搬迁企业45家,全市“三堆”覆盖率达到96%,建成区内裸露地面覆盖率达到92%。实施细河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建成运行20万吨/日仙女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15万吨/日西部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对细河24公里城市段进行了清淤工作,清除了30万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底泥。开展重污染行业整顿行动,对64家造纸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实施了48条街路机动车禁鸣工作。围绕噪声污染热点扰民问题,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

城市绿化

主要实施了和平大街、方型广场等5块街头公共绿地,黄河北大街、东陵路、迎宾路三条出口路重点部位绿化工程,浑河南岸植树,以及市区内主要街路植树工作,新增绿地1.3平方公里。植树 60万株。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33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1%,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0.14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承担国家863、科技支撑、3项目74项,举办重大科技活动26项。科技型企业达到5100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其中1人为双院士。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17个。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3185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10项(国际领先15项,国际先进95项);达到国内水平3075项(国内领先141项,国内先进2172项,国内一般762项)。高新技术产值1500亿元,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40.2亿元。专利申请433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77件;专利授权25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2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专科职业技术院校10所。招收本、专科学生8.8万人,在校生30.1万人,本、专科毕业生6.7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10007人,在校研究生25880人,毕业研究生 5575人。

普通中等学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学348所,在校生36.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5所,在校生5.8万人;职业中学85所,在校生5.5万人。技工学校32所,在校生1.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5%。

小学校849所,在校生37.8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

文化

成功举办第六届沈阳艺术节,推出10台精品剧目。全市各专业艺术院团共演出1000场,演出收入突破1200万元。全市100多家民营演出团体共演出15000场。全年共组织8大系列文化活动20000余场,受益群众达千万人次。文物保护及展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接待观众166万人次,门票收入4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新发现青铜时代遗址等一批历史遗迹。锡伯族家庙、高台山文化遗址被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金融博物馆建成开馆。全年引进境外文化活动22起,组织出国演出团组18起。

年末拥有市级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

卫生

全市有卫生机构659个(不含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211个,卫生院1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9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年末实有病床3522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721人,其中,执业医师16770人,执业助理医师1624人,注册护士16871人。

体育

参赛辽宁省第十届运动会,创造了省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城市包揽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新纪录,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先后举办中日韩三国围棋元老赛、沈阳龙舟大奖赛、“浑河晚渡杯”沈阳万人生态慢跑、奥林匹克健身路命名仪式暨“三星电子杯”迎奥运万人长跑、“哈啤杯”万人横渡浑河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到2006年底,全市体育人口达355万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沈阳足球赛区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奥体中心体育场建设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和社会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5万人。216.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46.9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为72.9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8.08万户、15.87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8亿元。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260元/月。4.47万户、8.58万农村特困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0万元。农村低保标准三县一市为每人800元/年,其他区为每人1000元/年。9.13万城市特困居民享受医疗救助,累计救助金额2432万元。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机构174个,床位13455张,收养各类人员9436人。全年通过发售**筹集社会资金8810万元,接受社会捐款1172.7万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99.9万人,县(市)人口203.7万人;农业人口248.6万人,非农业人口454.6万人。人口出生率6.93‰,比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81‰,下降0.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2‰,上升0.23个千分点。生育率达到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5。

就业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00.2万人,比上年增长0.02%。在岗职工95.3万人,比上年减少0.3%。其中,国有经济单位56.3万人,增加0.8万人;集体经济单位6.8万人,减少0.5 万人;其他经济单位32.2万人,减少0.6万人。从在岗职工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0.7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37.2万人,减少5.6%;第三产业57.4万人,增加3.4%。年末离岗职工19.4万人。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0.1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25.5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02万人,发放小额担保5951万元,新增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15.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1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5.07%。

居民收支、工资及人均储蓄

全年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平均工资19812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392元,增长17.6%。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7415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4元,增长 15.4%;人均消费支出8670.3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5元,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94.3元,增长12.9%。

居住水平

城镇住宅建设投资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新建成住宅1067.1万平方米,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5.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辽中南工业区的主要地区优势是什么

很好找工作,目前国内天然气、石油站库、管线建设呈飞速发展阶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急需补充人才,不过你自己没有油田背景,想签约一流的企业正式编制的干部序列,还是难点,但是就业绝对没有问题。现在地方、军队都很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如陕西的地方油气田、城市的然配气等。

如果不在乎干部序列或正式工,各加油站库,也是很需要的。

沈阳近十年来的变化是什么

优势:辽中位于沈阳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沈阳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具备最佳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厚,人才云集,具备投资发展的最佳优势;产业发达,基础坚实,具备最佳的产业优势;政策优越,服务诚信,具备最佳的环境优势。辽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先进县、全国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几年来,辽中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12个国家和地区在辽中县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0多家,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项目、沈阳不锈钢工业园、沈阳泵阀工业园、沈阳九星集团兴建的30万吨铜材生产线、沈阳久大集团改扩建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锭的生产线等,都为辽中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辽中县辖12个镇、8个乡:辽中镇、于家房镇、朱家房镇、冷子堡镇、刘二堡镇、茨榆坨镇、新民屯镇、满都户镇、杨士岗镇、肖寨门镇、长滩镇、四方台镇、城郊乡、六间房乡、养士堡乡、潘家堡乡、老观坨乡、老大房乡、大黑岗子乡、牛心坨乡。

2005年1—9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0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8.9%。工业增幅强劲。1—9月份,全县全口径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1.2亿元,完成年度的71.3%,比去年同期增长34.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9亿元,完成年度的79.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年初的75户增加到145户。增加70户,增幅为9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8.17亿元,同比增长41.7%。银丰铸造一期竣工投产以及投资额均为2亿元的辽冶重工、辽健石化、九星30万吨铜加工一期工程等项目的相继开工,为我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农业产值预计可实现44亿元,同比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130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10亿斤,新建各类富民小区200个,发展壮大了12个种养业基地,建成了14个现代化农业园区。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为25万头、130万头和2000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18%、6%。第三产业健康发展。1—9月份,全县个体工商户11853户,从业人员14930人,注册资金84321万元。全县私营企业592户,从业人员8125人,注册资金51988万元。投资600万元建成肖寨门、养士堡黄牛交易市场,投资100余万元改造了轻工市场和副食大厅,投资500万元新建家家福超市,投资1000万元新建了碧水湾宾馆。全县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6亿元,同比增长10.6%。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24.7%。

一、自然地理状况

辽中位于辽宁中部,地处东经122°23′-123°6′,北纬41°12′-41°47′。行政区域隶属沈阳,下辖20个乡镇。区域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0万,劳动力丰富,约有剩余劳动力11万。辽中海拨5.5-23.5米,年平均日照2575小时,平均温度8.1℃,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无霜期168天。年平均降水量694毫米,可利用地下水5.9亿立方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全部为冲积平原。主要河流有辽河、蒲河、浑河等。

二、交通能源状况

辽中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城市沈阳53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75公里,大连港300公里,营口港(鲅鱼圈)160公里,首都北京600公里。辽中位于辽宁中部七座工业城市的中心,恰好处于沈阳经济区的范围内,境内拥有各级公路共1015公里,其中省级公路192公里,县级公路172公里,乡级公路275公里,专用公路64公里,村级公路312公里。京沈高速公路、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贯通境内。现有装机总容量316.6兆伏安,6.6万伏变电站19座。拥有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辽河油田年产天然气5亿立方米,现有利用指标300万立方米。通信发达,拥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等通讯手段。全县实现城乡电话程控化。

三、农业发展状况

辽中县耕地面积13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9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0万亩,小麦及经济田种植面积24万亩。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粮豆年总产量52.6万吨。葡萄、草莓、棚桃等水果年产量3万吨。精养水面10万亩,淡水鱼年产量7.4万吨,肉鸡年饲养量3000万只,肉牛年饲养量25万头,肉猪年出栏量100万头,白酒年产量10万吨。辽中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先进县、全国肉鸡生产基地、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些都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

四、工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辽中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主要产业是铸造、机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白酒酿造和稻米加工等。目前世界上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在辽中县兴办外商投资企业30多家,辽中县累计引进外资6000多万美元。例如文华制衣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在1000多万美元以上。目前,全县有50多种产品被国家和省市评为名牌产品。

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我县已经新建一批大项目。例如,沈阳机床银丰铸造有限公司、辽冶重工项目、沈阳不锈钢工业园、沈阳泵阀工业园、沈阳九星集团兴建的30万吨铜材生产线、沈阳久大集团改扩建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锭的生产线等,都为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预计2005年全县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0亿元。

目前,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共识,按照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结合沈阳市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规划,借助工业开发大道建设,给我县带来发展契机,建设工业新城,形成给沈阳工业配套的铸造机加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争经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55%以上,基本实现辽中工业化目标,壮大地方财政,实现辽中县由目前的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从而带动辽中县各项事业的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辽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商贸旅游业发展状况

目前,全县拥有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27处,大型商场和专卖店等近百家,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多亿元。三星级宾馆1家,其它宾馆10余家,洗浴、歌厅等休闲场所近百家。

蒲河公园规划。为了提高辽中的城市品位,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委县决定建设辽中县蒲河公园,规划中的辽中县蒲河公园位于蒲河河道城区段两岸,东岸堤长2480米,西岸堤长1850米,总规划面积为76公顷,其中水面49公顷,陆地面积27公顷,蒲河紧靠辽中县东侧,自北向南,最后汇入浑河,蒲河辽中县城区段的环境和景观质量对辽中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搞好蒲公园景观建设既能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也为辽中人民提供了一处休闲、游玩观赏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规划中的蒲河公园以体现辽中的文化和地方特色,体现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融和的理念修建的。由于蒲河公园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它不但不影响泄洪能力,也为辽中县城带来新鲜空气,增添了自然景观。欢迎投资者参加蒲河公园的投资和建设。

沈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化名城,是满清文化的发祥中心.近年来,沈阳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城市综合实力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实现大幅提高。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4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1.5亿元,按可比口径是2000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6倍,年均增长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1亿元,年均增长11.7%。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竞争力排名由2000年全国第14位跃升到2004年第8位,综合 经济 实力排名由第23位跃升到第10位。

全市新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45个,总投资705亿元,当年已竣工投产的项目766个。

项目全部达产后,创造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900亿元,等于一年再造了一个沈阳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4年末的1836户增加到3033户。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由1999年的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8位,这种良好的势头还在继续发展。

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88.6亿元,是2000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5%。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粮经比例由50:50调整到45:55,养殖业占农业比重由50%提高到53%,农产品加工率由19%提高到45%。

传统服务业持续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浑南新区、铁西新区、农业高新区等六大区域开发建设成效显著,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新空间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城市基础设施

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比2000年增长5.35倍,年均增长44.7%。

青年大街、二环路改造全面完成。

完成了461条二级以下街路、240万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设了1000.7公里农村公路,行政村已100%通油路。

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3117公里,总面积4620万平方米。

排水管道长度2888公里,路灯14万盏,永久性桥梁179座,窨井57855个。

公用事业

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到1688公里,比上年增加35公里,比2000年增加166公里。

市内公交运营线路136条,比上年增加17条,比2000年增加55条。

市内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8.38亿人次,比2000年增加8.5%。

年内新增公交车辆500辆。

公交标准运营车辆5422标台,出租汽车19104辆。

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供水管网改造90公里,新铺设供水管网40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3024公里,供水量5.6亿吨,综合日供水量153.4万吨。

新、改、扩建热源22处,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14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83%。

实际用电量154.3亿千瓦小时。

其中工业用电83.9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8亿千瓦小时。

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300公里,人工煤气、天然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达到145.6万户。

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

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9个,先后实施了浑河治臭、细河清淤、拆除烟囱、锅炉房、大辛及老虎冲垃圾滤液处置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治理了浑河30公里的城市段,浑河生态环境有所恢复。

实施了满堂河环境综合整治。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27万吨,处理率达到81%。

日处理生活垃圾4506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一批人工湖相继建成,城区空气湿度达到56.9%。

拆除烟囱1011根、锅炉房606座,推广民用型煤1.6万吨,烟尘控制区达标覆盖率保持100%。

建成生态环保模范住宅小区13个,生态环保模范单位6个,生态环保模范军营6个,安静小区20个。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2%。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52%。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

城市绿化

新增绿地1500公顷,其中新建居住区绿地4.15公顷。

植树600万株。

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115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

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开发区

1.沈阳铁西新区

铁西新区位于中国沈阳市区的中西部,由铁西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组成,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铁西新区现有各类企业1586家,集中了沈阳市66%的工业产值,66%的工业利税和75%的大中型企业,荟萃了沈阳制造业的全部精华,为中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堪称中国制造业之都。

铁西新区突出两大功能分区,一是把开发区建设成新区的现代工业区,全力打造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新高地;二是把铁西区建设成新区的现代商贸生活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形成在开发区看实力、看工业

2.沈阳浑南新区

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

1991年3月被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科技部重点扶持的10个高新区之一。

浑南新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和流动人口20余万人。

总体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档次商务中心区、高品质居住区、高等级大学城和浑河观光旅游带。

浑南新区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3家,美国通用、微软、康柏、IBM、SUN,德国宝马,荷兰菲利浦,加拿大北方电讯,意大利梅罗尼,比利时贝尔,日本东芝、NEC、小松机械、惠普、三菱,韩国LG、SK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已陆续到浑南新区投资兴业。

以芯片及软性集成电路等为标志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入驻,确立了沈阳IC(集成电路)产业在东北地区的领先地位。

航天三菱发动机及航天新光汽车发动机项目,壮大了新区汽车产业的实力。

GE透平、GE涡轮发动机叶片、东芝电梯等项目,提升了新区装备制造业的层次。

东软数字医疗磁共振出口美国并与荷兰菲利普成功合作,三宝电脑出口创汇翻番,LG电子二期工程顺利投产,使浑南新区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两大主导。

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按照“小 *** 、大社会,少审批、多服务,高效率,法制化”的管理目标,浑南新区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作的管理模式。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管理市场化,管理机制企业化,投资服务规范化。

履行“照前审批一站式,投资服务代理制,意见投诉反馈制,行政收费全取消”的服务承诺。

为企业办理项目审批、企业注册、土地购置、海关商检等各项手续,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

未来的浑南新区将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教育、金融商贸、生活居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区,国家森林生态示范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最有竞争力的投资发展地区。

3.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

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是目前中国除上海浦东外唯一的金融开发区。

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为省级开发区。

开发区坚持以服务推进项目落地,加强协调服务。

一是做好咨询服务。

为投资者着想,针对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涉及的相关政策、投资者的疑虑,均指定专人、前瞻性地做好咨询和沟通工作,给予明确答复。

二是加速办理审批手续,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为投资者办理手续,并邀请市直审批部门现场指导办理审批事项,项目审批水平和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三是实行重点项目联合服务。

由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服务小组,对投资规模大、具有牵动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联合服务。

为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对项目启动中涉及的建设用地腾迁、施工用水、临时占道施工、周边环境等问题积极沟通,保证了项目按期开发建设。

对企业经营增项、变动投资、选择经营场所等均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是提供人才及用工服务。

充分发挥开发区人才信息储备优势,为驻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和用工服务。

全年组织人才招聘交流会两次,为驻区企业提供人事档案代理服务。

4.沈阳棋盘山国际旅游开发区

沈阳棋盘山国际旅游开发区为沈阳五大开发区之一。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交通及人文环境等综合优势,犹如镶嵌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开发区位于沈阳东北部,面积203平方公里,山林面积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平方公里。

整个旅游开发区由棋盘山风景区、沈阳植物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和高坎镇、满堂乡等村镇构成青山绿水、旅游观光、休闲度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依托沈阳,辐射周边抚顺、铁岭、辽阳、鞍山、阜新等城市人口2000多万,拥有稳定而充足的客源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棋盘山旅游开发区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集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向阳寺、点将台、妈妈石、高句丽山城遗址都是极具价值的历史人文景观。

沈阳植物园植被占地211公顷,园内山岗起伏,花团锦簇,景色宜人,汇集展示各类植物2000余种,是中国东北地区植物种类最多最全的生态园,每年5月举办郁金香展,6月牡丹展,7月百合展,8月大丽花展,9月菊花展,花展吸引游人如织。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山林占地900公顷。

茂密的山林中有千余种珍贵植物,百余种野生动物。

园内“石人山”是沈阳第一峰,海拔4413米,登峰眺望,沈阳城尽收眼底。

高坎镇、满堂乡等村镇以农副产品为主,城乡结合,丰富。

棋盘山风景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顺达的交通环境及开发价值。

1992年,正式成立开发区后,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果:一是旅游项目形成了水、陆、空同步开发建设的新格局。

旅游项目深受欢迎,其中水上项目以豪华游艇、画舫、游船、脚踏船、手划船为主;陆地项目以东北最大、种类最全的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鸟语林、高山管轨滑道、国际竞技中心、蹦极、攀岩、越野赛车、卡丁车等为主;空中项目以水(冰)上降落伞、滑翔伞为主,尤其是近年创办的中国沈阳冰雪节的规模逐年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品位越来越新,其社会、环境和经济“三大效益”创历史新高。

在国际中心举办各类国际性棋赛,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了沈阳棋盘山旅游开发区在国内外的社会知名度。

二是旅游服务功能完善。

为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区现有不同档次和建筑格调的宾馆饭店共6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5000余人。

三是基础配套设施齐全。

10年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人民币,建设了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及旅游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了“四通一平”,旅游和投资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四是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近两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93%;固定资产年增长50%。

目前,开发区已经进入快发展、展的新时期。

2004年9月,经国际园艺者协会(AIPH)批准,沈阳市申办“2006年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取得成功。

“世园会”的核心区,选定在开发区的植物园。

举办世园会,将使沈阳扬名世界,跻身世界知名城市的行列。

同时,也将为这一地区带来一个世界级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景观,从而带动沈阳整个东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促进周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幅度提升沈阳生态环境质量,重塑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的现代化步伐。

5.沈阳农业高新区

成立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沈阳为应对入世挑战,抢抓战略机遇,依托区域科技和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沈阳农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培植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而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沈阳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沈阳农业国际化、现代化的里程碑。

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是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区县级行政管理权,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

开发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万人。

开发区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

区内有八大科研院所,六大中心,各类科技人员3200人,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开发及其产业化的科技体系,每年开展的重点科研课题300余项。

近年来以来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913项,其中国家级40项,省部级349项。

区内生态环境优良。

农业高新区地处沈阳市东部长白山余脉山区,地貌丰富。

区内水量充沛,有大小水库6座,库容量64万立方米。

区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40%。

森林、山冈、平川、清泉、水库构成开发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的风水宝地。

区内土地丰富,全部为国有土地。

其中耕地占39%,林地占32%;区内交通十分便利,沈哈高速公路、沈铁铁路贯穿全区。

有沈阳三环高速公路、沈新公路、沈阳旅游公路围绕。

区内电力、通讯等能源供应充足。

强大的科技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最理想的场所。

沈阳农业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充分发挥区位和、优势,以农业高新技术孵化为先导,以生物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实施主导产业扩张、大项目支撑和产业集群三大战略,打造“环保、生态、高科技”品牌,利用今后5—10年的时间,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内外农业高科技人才创业基地、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一个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科研与产业并茂的生态新城区。

目前,初步形成以沈阳辉山乳业公司为龙头的乳品加工产业;以华美畜禽、蒲兴禽业为龙头的畜禽加工产业;以中粮集团、华龙面业、好利来食品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大汉泡菜和润田饮料为龙头的果蔬(饮料)加工产业;以禾田生物公司为龙头的生物制药产业。

区内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其中包括:中粮集团、华龙面业、辉山乳业、隆迪种业、禾丰饲料、华美畜禽、青花食品、通威饲料)。

东北地区最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已具雏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美国百事可乐、美国国际纸业公司、马来西亚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纷纷将投资战略眼光投向开发区。

沈阳作为东方”鲁尔”在过去的年代里大力支持了祖国发展,如今,摘掉了”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更在2006年成功举办了世园会,沈阳的明天将是一片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