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建议_燃气信息化管理的优点有哪些建议和措施有哪些
1.能源管理系统有什么作用
2.智能燃气信息化系统(含SCADA系统、GIS系统、收费系统等)的设计需要具有什么资质
3.近期燃气爆炸频发,有什么有效的管理方法没?
4.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1 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我国用20 年左右时间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
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 取得了不
少成绩。但是应认识到, 在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
作环节是信息管理。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
息管理还相当落后, 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
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
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
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在20 世纪
70 年代的程度, 即仅仅是单项程序的应用, 没有形
成一个系统, 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信
息化的根本优势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一
些大型企业已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
统、设计计算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 初步实现了企
业的信息化管理。但多数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
比较低, 很大一部分工作还依靠手工, 信息基础平
台不健全, 应用专业软件的范围较窄, 主要集中在
财务、预算软件上, 且以单机版为主, 没能实现信息
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例如做个报表, 有的人是
把各种数据都算好了再一个个录入电脑, 似乎用电
脑做只是为了美观, 效率反而更低了, 殊不知Excel
软件本身具有极强大的计算功能和数据库功能, 而
且还能进行判断、分类汇总、排序、形成图表等。这
还只是对单项程序运用的不到位, 至于各部门之间
的集成共享就更谈不上了。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基层
的管理较为混乱, 使得专业软件很难发挥作用, 出
现软件用了没效果, 或是软件有人买没人用的局
面。究其原因, 一是对信息化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是认为配置了电脑等软硬件设施就是信息化了。
2 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那么是不是说作为一个施工企业, 现有的管理
模式已经很好了, 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信息技术
呢? 事实并非如此, 传统管理方式存在业务流程混
乱、沟通不畅、信息迟滞等问题。据国际有关文献资
料介绍,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2/3 与信息交流( 信息沟通) 的问题有关; 建设工
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
题有关; 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 信息交流的问题
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
的3%~5%。由此可见,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2.1 施工管理信息化是有效利用信息的需要
信息是一种, 如不能进行有效存储、处理、
传递, 便是对的浪费。如, 建筑物建造过程中,
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数据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数
量外, 其他信息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水泥、沙
石等原材料物理、化学品质, 混凝土的搅拌情况, 出
厂时间, 出厂时的天气情况, 运输时间及道路交通
情况等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浇筑之后除了浇
筑部位和浇筑方量之外的数据也几乎全被忽略; 而
被忽略的混凝土振捣情况、试块情况、养护情况、钢
筋制作情况等同样也关系着工程质量。信息化过程
处理是将这些数据及时、有序、成批的储存。这里强
调, 可追朔性、可公示性和可传递性是对信息化过
程特征的要求。可追朔性就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正向
或反向查阅功能; 可公示性表明数据有条件查阅功
能, 不是个人行为管理; 可传递性表明所有的情况
不局限在某地, 有能在网上传输能力等。
2.2 信息技术能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管理的过程同许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
样的, 应该是一个PDCA 的循环过程。这中间最重
要的是一个反馈机制, 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实现自动
化, 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反馈机制, 能够及时把运
行过程的偏差反馈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才能及时
进行调整, 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相对稳定和受控。但
实际工作中, 有时大家都不清楚系统的运行状态,
无法实现控制生产过程。例如, 混凝土的量差问题
是一个老问题, 但往往是工程结束后才知道出现量
差。对这个问题, 理想的状态应是现场人员在向混
凝土生产系统要混凝土时, 就应具体、准确知道混
凝土将要浇筑的部位及用量, 如一个基础预测需浇
筑混凝土10 m3, 如果浇筑12 m3 仍没完工, 就要考
虑是不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这样每次浇筑后马上
就可以知道量差的多少, 就不会积累到最后差几千
方还不知道差在哪里。
在成本、工期、质量的互动影响及工程中众多
的不确定因素等问题中, 对项目成本管理者而言,
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实时”掌控准确的项目成本
信息, 等成本核算后, 再对项目管理进行决策为时
已晚。因此,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能
及时反馈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是极其重要的。
3 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方面
良好的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3 个因素: ①对
项目的认知: 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 将项目进行工
作分解、流程重组, 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
突出, 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体认知和把握。②为项目
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 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
各部门、各参与方对自身的职能以及在整个项目中
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 有利于分工合作。③进行
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共享和反
馈及时, 有利于实施有效控制。具体来说, 信息技术
在以下方面可发挥其作用。
3.1 工程管理方面
( 1) 投标。工程量计算、投标标书制作。
( 2) 施工组织。施工平面图; 网络, 丰富的、
准确的信息, 先进的分析方法, 是决策、的前
提。现在的许多网络, 往往编的时候不是通过
很准确的计算, 仅凭经验, 过程控制也只是针对几
个大的节点, 甚至是否科学也不得而知, 相应的资
源配置也不清晰; 钢筋翻样; 模板及脚手设计、
计算及配置; 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等。
( 3) 过程控制。预决算、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质
量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监控; 统计报表等。
( 4) 管理。人力、材料、设备配置; 合同
管理; 图纸管理。
3.2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涉及财务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办
公信息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作用包括
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
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等。对于大量的信息沟通、
交换及共享的需要来说, 无论哪种形式的办公自动
化系统, 都应该包含办公过程所需要的信息的沟
通、交换、共享等基本功能, 需要建设一个高可扩充
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网络通讯平台。因此, 实施
办公自动化, 应当从建设一个高可扩充性的通讯平
台着手, 从基本的事务处理层应用开始逐步实施。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一个日常办公系统、
一个信息服务系统、一个有效的文秘档案自动化信
息管理系统, 实时处理各种业务数据, 并将处理结
果进行传递, 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3.3 企业管理数字化
企业管理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
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
价、成本、物资、、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
等方面的信息, 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
需要的信息, 如: 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
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
身的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 使各个业务部
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 从而使
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
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4 进行施工管理的信息化的手段
4.1 切合实际的指导思想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能贪大求全、照
抄照搬, 而应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比如ERP( 企
业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MIS
(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这
些大型的系统固然好, 但其投入也是巨大的, 实施
起来比较困难, 最好是立足现有的, 通过一些
局部的改进, 积累经验, 逐步完善。
首先是意识的转变, 要通过宣传、培训树立信
息化的观念。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需要
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其次, 是应充分发挥现有的潜力。现有资
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关键是把这些优化组
合, 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 使信息的收集有的
放矢, 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 充分发挥作用。
4.2 领导重视的持续保障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投入一定
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理
顺业务流程, 同时信息化在短期内不可能做到很完
善, 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 只有领导重
视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4.3 统一规划, 理顺业务流程
在用好单项程序的基础上, 统一规划, 理顺业
务流程有个重要的思路, 那就是数学中的反向推
导, 也就是我们希望得到什么结果, 就反向去寻找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投标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运
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
( 1) 拿到图纸以后, 要进行工程量计算。①涉及
软件: 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计算软件( 如清华斯维
尔三维算量3DA2006, 工程量及钢筋一体化计算) 。
②输出: 工程量( 可以导出为Excel 表格, 也可以导
出定额数据库, 直接为套价软件运用) 。
( 2) 报价。①涉及软件: 如宏业清单计价专家,
可以从斯维尔三维算量中直接导入数据。②需要数
据: 工程量; 材料价格→材料价格信息库( 企业自建
或参考信息价) 、市场询价→供应商目录; 企业定额
( 人工、材料的实际消耗水平和先进水平; 措施项目
的实际消耗; 各类型工程造价的参考数据) 。③输
出: 工程造价, 包括人工、材料等各项的用量
( 可输出定额或清单表格、Excel 表格) 。
( 3) 商务标。①涉及软件: 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
Word 软件。②需要数据: 工程造价( 企业实际消
耗) 、证照及业绩资料、近三年的财务报表、类似工
程合同。
( 4) 技术标。①涉及软件: 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
Word 软件、专业平面图制作软件或AutoCAD 软件、
项目管理软件P3 或Project。②需要数据: 工程量及
需要量( 用于排定进度) 、人力数据
( 项目经理简历、各类管理人员简历) 、工程信息数
据( 在建及已完工程数据) 、施工机具数据( 设备型
号、产地、功率等) 。③输出: 场地布置、设备选型、进
度、施工方法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
孤立的, 其输入和输出都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
而信息化的意义, 就在于使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
更为顺畅, 使各项工作中产生的信息都能存储下
来, 在今后工作中随时调用.
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和反向推导, 就可以明确
哪些是有用信息, 需要哪些软件, 各部门需要收集
哪些数据。据此对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设计
出一套系统的表格分发到各相关部门, 用以收集日
常工作中有用的数据, 然后将这些数据以电子文档
的方式进行传递和存储共享, 最后汇总给决策者,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4 持续改进
数据只有不间断地收集并且积累到一定数量
以后才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 才可以作为预测的依
据。系统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在实施
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不断进行完
善。
综上所述, 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较为新生的事
物, 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走些弯路, 随着竞争的加
剧, 施工企业急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有什么作用
区别:
1、先缴缴:先缴费就要去预存,如果没钱了就断气。
2、后缴费:用多少交多少,只要正常交钱,就不用担心断气的情况。
所以选择后缴费好一点,否则没钱了就会断气。
扩展资料:
网络燃气收费特点
1、业务规则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
标准化:系统功能全面覆盖天然气行业信息化各个业务要点,拥有一整套完善的标准化业务规则体系。
个性化:关注客户实际业务需求的细节,可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灵活调整系统参数,控制业务规则体系,实现个性化需求。
2、安全保障、充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权限管理体系:不仅可控制录入、修改、删除、审核按钮级权限,而且可控制某个字段级的修改权限,还可以控制对某个分公司的数据级访问权限。
强大的日志监控:不仅可以监控每个功能点,还能监控每个字段的更改变动情况。
3、 人性化设计
表格自定义:可设置表格中显示的字段内容。
打印样式自定义:可设置多种报表、票据打印样式,可定义每个公司自己的通知单、票据样式。
4、 强大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精确度控制:系统灵活设置每种费用的数量、单价、金额、违约金的小数位,保证数据统计在同一口径,减少统计误差。
5、客户端版本控制
自动更新功能:系统自动检测是否有新版本发布,客户端自动下载更新,无须每个客户端人为更新。
6、系统需具备多年财务管理经验
完善的票据管理体系:对票据的领用、作废、结账、核销、红冲、蓝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全符合国税局对机打系统的标准。
百度百科-网络燃气系统
智能燃气信息化系统(含SCADA系统、GIS系统、收费系统等)的设计需要具有什么资质
摘要: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合理布局能源设施配置和管控功能可以显著提高设施与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成本。能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对水、电、燃气、冷/热源等系统和设备的电能消耗进行集计量、保存和归类,代替繁重的人工记录,是一种有效的能源管理工具,其功能模块针对企业、机构的能源结构分布和能源流向进行分析实现可视化的效果。能源管理系统是什么
能源管理系统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CO2排放量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有什么作用
1、减少浪费,优化配置。
2、清除管理漏洞,实时有效的检测,为维护人员提高有效有序的信息,远程运维诊断,设备健康管理。
3、使能源产业运行效率最大化。
4、方便管理,无需更多人力参与,可远程监控操作。
5、将庞大的结构优化,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有助于分析并做出决策。
6、缩小安全能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多维度,更全面综合性进行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有哪些功能
能源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能耗数据集:对水、电、燃气、冷/热源等系统和设备的电能消耗进行集计量、保存和归类,代替繁重的人工记录。对其他系校具有开放性,纳入其他系统的能耗数据。经过分析计算能托数据可以以各种形式(表格、坐标曲线、饼图、柱状图等)加以直观地展示。
1、电能管理
对高低压配电室的配电回路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及电力测量,对二、回路进行电力测量,建设监测网络,对用电量进行统计对化,实时监控配电系统。进行模拟电费的计算,优化设备的运行方式,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电能消耗成本,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管理效率。对配电系统运行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
2、水能管理
对市政供给的生活冷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水系统进行系统计量分析,按规范要求对各系统机房用水、设备补水及其他需求计量的用水点等亦应设置表单独计量:对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不进行计量分析。
3、空调分析
对入户冷热源,温度、流量进行监测,结合环境温度综合分析。直观展示环境温度曲线、体现空调系统效率,帮助加强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出具节能诊断,改善并促进空调系统优化运行。
4、重点设备监测
进行重点能耗监测、依报实际运行参数和耗电系数、单位面积电负荷等计算出单位时间的用电负荷,得到设备诊断和运行效率分析的依据,发现节能空间,从管理方式上实现节能的可能性。
5、能耗综合查询
对能耗进行统计和分析。按时、日、月、年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城,或不同的能源类别,或不同类型的耗能设备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节能管理提供依据。为技术节能提供数据分析,并预测能耗趋_。
6、决策支持
提供故障查询、专家节能诊断和节能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搭建实现对商业建筑能源消托情况的实时监控、日常能源消耗管理、能耗分析、重点设备管理等功能,通过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能源公示,帮助决策者制定考核、能耗管理制度,提高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近期燃气爆炸频发,有什么有效的管理方法没?
您是哪家公司呢?这有一个问题,就是您是要把整个电气这一块的项目全揽下来,还是只做软件?以SCADA系统为例,如果您是整个项目,那么包括现场仪表,中间的数据控制柜,上位机的组态软件,这一套为SCADA系统。如果只做组态软件,就简单很多了。
我知道的有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给我留个****,我可以给你发一个你看看。你如果整个项目的话可能还需要些别的。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远离家庭火灾
我们如何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甚至爆炸事故的发生呢?
燃气安全专家告诉你!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步进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应使管理过程中产生或变化的数据,成为信息化应用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头?,接下来是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IC卡等诸多技术。
目前,建设系统信息化的状况为:一是基本具备实现电子政务的条件。全系统各部门都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网站,架起了与社会市民信息沟通的桥梁;绝大部分行政机关建立了机关局域网,基本形成政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二是大致形成面向城市管理的GIS应用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GIS技术在建设系统试用以来,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也由基础建设逐步向整合、决策支持等方面发展,基本形成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及相关标准。目前,全系统各职能部门利用GIS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面向城市管理的应用系统。三是初步开辟服务社会公众的信息化途径。水、气、公交、出租等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电话与网上受理的服务热线,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一卡通?覆盖了本市公共交通领域,迄今发卡650多万张,日均使用250万人次以上;智能化小区建设开始推进,有100多个智能化小区通过了设计评审,10多个即将建成。
根据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在发展方向上,必须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应用的领域由全面展开向重点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二是进一步提高层次,应用的方式由自成系统为主向整合、综合集成和提高整体效能转变。按照发展方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到?三个加强?:
第一,加强城市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城市管理者要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善于按照信息化要求组织和协调管理;信息技术工作者要更多地了解业务工作,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支撑城市管理,使两者得到更加协调、有机的结合。
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的建设与维护。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更应加强基础的建设与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要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以适应和满足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的要求。
第三,加强信息化决策支撑能力的建设。既要注重应用系统所储存微观数据的开发利用,更应加强反映行业总体情况的宏观决策数据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储存与开发利用,为部门及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和**市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围绕?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及?以管理统帅建设?的思想,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的方式与技术创新,通过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合理配置,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实施原则
一是服务与促进城市管理并重的原则。立足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效能,加强信息化与城市管理的结合,尤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全过程的应用与渗透,既作为服务于城市管理重要的手段,又作为促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和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动力。
二是聚焦阶段目标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城市管理3年、5年、8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阶段性目标,既有每个阶段重点突破的环节,又把各个阶段作为有机的整体加以推进,做到可见、可控和可实现。
三是统筹规划、共享的原则。适应城市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要求,把整合、综合集成作为本轮信息化的重点之一。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单位分别开展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以?基础平台?为载体,开展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构筑共享平台。
三、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到**年,以网上办事为重点的比较完备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运行、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发挥作用、宏观决策的决策支持能力全面形成为标志,建成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形成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格局。
(二)任务
1、三年主要任务
以构筑城市管理信息共享环境为重点,在电子政务建设、共享建设、重点应用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
(1)电子政务建设
网上办事
--全系统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须在网上发布各类政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机构介绍、管理职能、政策法规、标准与规范及行业动态等信息。同时,应根据政务信息内容的变化,及时给予更新。
--全系统各职能管理部门须在网上公布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进程,努力实现?一办到底?的要求,加大网上办事的后续支持力度,并根据行政审批事项和要求的调整,及时对网上办事内容进行更新。
--深化、完善已开通的设施报修、意见投诉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拓展社会、市民对城市管理热点问题的信息化参与途径,及时发布与社会、市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网上办公
--完善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丰富内部网站的信息内容。全面实现以公文流转、工作安排、会议通知和信息浏览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业务应用。
--拟定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网上公文传输的制度及操作细则。利用公务网的基础设施,实现建委机关与建设系统各局机关之间的公文传输。
--建立、完善建设系统各机关内部的信访、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统计报表等基础资料的数据库,为网上办公提供丰富的信息,机关内部的事务处理。
(2)共享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扩充道路、道路路段、道路节点和街坊等基本地理统计单元与标准编码,充实基础数据平台中电子地图、遥感图的信息内容。
开展全系统信息化基础性标准研究,建立适用的分类编码体系和元数据标准,完成各行业分类编码和元数据的建设,基本形成全系统信息化基础性标准体系。
建设涵盖市政、环保、绿化、市容环卫、水务、交通、港口、房地产、建筑建材、综合执法等十大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规划及管理对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共享的信息,并相应开发具有编制专业规划、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应急处置和数据更新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十大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构筑各行业信息能横向连接、纵向迭加,可面向城市管理综合应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框架。同时,建立建设系统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信息共享的管理办法,设立相应的共享管理协调机构,以保障信息的共享。
(3)重点应用项目建设
城市道路交通
--按照本市发展智能交通的总体考虑,建设**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集与发布系统,实现中心区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集、共享和发布。
--以公交客运调度和停车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指挥调度系统,促进公共交通的合理配置,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组织。
--制定**市公共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自动售检票系统装备的研发和形成系统装备国产化的能力。
供给保障和应急处置
--整合建设系统现有的服务热线,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涵盖燃气、供水、排水、公交、出租、环保、环卫、绿化、综合执法等服务的?一线通?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改造、完善覆盖中心城区的燃气、供水、排水SCADA系统,优化对燃气、供水、排水的网络监控与调度。
--集成防汛、抗震、道路交通、地下干管、建设工程、公园及大型绿地等基础信息,构建**建设系统防灾救灾的应急处置系统,提升城市管理应急处理能力。
房地产与旧区改造
--结合城市遥感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建设、旧区改造的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城市房屋土地、住宅建设的综合管理。
--建立全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的信息平台,构筑房地产市场的诚信体系和产权、产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
城市环境与综合执法
--建立对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绿化等城市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对城市整体环境状况的自动化监察,为相关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中心城区、景观道路等重要市容市貌的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执法能力,提高综合执法的效率和水平。
2、五年主要任务
在前三年信息化工作基础上,联系**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际,结合城市管理的整合和管理流程再造,将信息化应用覆盖到建设系统各管理部门,贯穿于各主要工作环节,基本实现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
(1)电子政务建设
全面实现网上办事,有条件的审批事项要做到网上办事?一办到底?。整合办公自动化与行业管理信息化应用,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业务和管理业务的互动操作。完善社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途径。
(2)共享建设
完善十大基础数据库,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各部门重要管理环节和内容上的应用,建成面向城市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实现管理整合和流程再造,促进管理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3)重点应用项目建设
建成**市道路交通信息集与发布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的指挥调度系统、城市管理服务的?一线通?系统、**建设系统防灾救灾的应急处置系统、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系统、城市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市容市貌的电子监察系统,并在城市管理中发挥实际效用。
3、八年主要任务
在前五年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已建成的十大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借助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经验,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归纳,研究制定能掌握总体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的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为各级领导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实现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
到**年,**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将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形成能够摸清家底、掌握动态、找到规律、科学决策的?城市管理数字化?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明确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制
首先,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必须亲自抓本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协调与推进,重点是负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审定及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决策。其次,明确各单位主管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及相应的工作职责。主管责任部门要负责组织本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本系统重大的信息化项目,组织开展人才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具体责任人主要是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参与和配合、实施进程的督促检查及建成项目的运行维护。
(二)结合管理流程再造,建立数据的更新维护机制
根据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步进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应使管理过程中产生或变化的数据,成为信息化应用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头?。处在各管理环节中的人员,应在管理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完成对数据的更新维护,并把它纳入日常管理的轨道。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各部门和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的责任。建立稳定的信息提供网络,形成数据动态维护的机制。
(三)落实信息化经费保障
各职能部门对信息化工作应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从局部看,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总体看,通过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产出的效益远大于对它的投入。因此,各单位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应把信息化建设视作硬件工程项目统筹落实资金。在安排年度科研项目的经费中,要扩大信息化项目所占的比例。另外也可设置信息化专项资金,以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制
根据各部门、各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制,把信息化工作中的发展规划、实施建设、功能作用、维护机制、经费保障、人才培养等内容列入考核的范畴中,用定期交流、检查考核的办法,对建设系统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加以检查、督促和指导,并把相关的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