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担忧能源危机引爆“愤怒的冬天”,对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2.什么是低碳生活

天然气价上涨引担忧的原因是什么_2020天然气涨价原因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全球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引发市场收藏。

尤其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较大,而制裁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一系列的制裁也影响了欧洲天然气的供给。

之前随着天气的回暖,市场对于天然气的需求有所回落,因此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大幅下跌55%,落在了100欧元/兆瓦时以下,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又出现了回涨。

近日,俄罗斯宣布向欧盟成员国等“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将使用卢布结算,受此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瞬时大涨了34%,达到了132.74欧元/兆瓦时。

天然气价格上涨令欧洲多国压力骤增,其中波兰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利用砍柴取暖做饭了。

对于月收入约为1500美元的波兰人来说,去年的时候天然气的价格约为0.049美元/千瓦时,占比并不高,生活压力并不大。

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以及一系列制裁,天然气价格大涨了80%,再加上由于能源、粮价等均出现上涨,引发了物价及生活成本的增加,使该国很多家庭生活压力倍增。

面对日益上涨的天然气,一些家庭开始依靠伐木砍柴取暖做饭了。

然而正当人们纷纷为不断高涨的天然气价格着急时,化肥价格的波动或更令人担忧。

首先,是成本大增。

我们都知道,天然气是化肥生产的重要原料,尤其国际尿素生产,多以气头尿素为主,对天然气的依赖较大。

而受原料及通胀等诸多原因影响,国际化肥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大幅上涨,数据统计显示,自2020年初以来,氮肥价格上涨了4倍,磷肥和钾肥的价格也上涨了3倍多。

并且全球库存也已基本见底,而如今无论是煤炭还是天然气,价格都大幅飙升,进一步推升了化肥生产成本,使得本已紧张的化肥市场更加风雨飘摇。

其次,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针对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制裁已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化肥供给。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同时也是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给国,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钾肥交易量合计约占到全球的40%。

而近日美国威胁称,接下来要制裁俄罗斯化肥,此消息一出,使得国际化肥市场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潮,同时也令很多国家开始担忧。

例如,此前巴西就曾表示,俄罗斯化肥应该被排除在受制裁的商品清单之外,南美多国如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乌拉圭等5个国家对俄罗斯化肥依赖较高。

其中巴西80%的化肥供应依赖于进口,而其中1/5均来自于俄罗斯。

因此如果俄罗斯化肥出口受到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的化肥供应。

第三,化肥原料已普遍出现了上涨。

有数据显示,自2021年1月以来,全球化肥市场铵的价格上涨了220%,尿素上涨了148%,磷酸二铵上涨了90%,氯化钾则上涨了198%。

这意味着成本已明显升高,化肥价格本就易涨难跌,如果再面临制裁,那么势必将引发全球化肥市场的巨大波动。

而化肥价格一旦持续高涨,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拉高了种植成本,进一步推升全球粮食价格上涨。

而粮食价格上涨,尤其对非洲等国影响重大,甚至不排除局部地区会爆发粮食危机。

其次会影响农民的种植。

在种植成本已经大涨的压力下,很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减。

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可能直接会选择种植对化肥使用相对较少的作物,利用弃种玉米和小麦而种植大豆,而前者会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而后者更是会造成粮食品种产量的不平衡,尤其在玉米、小麦价格已经大幅走高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使得供给失衡。

而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将使全球粮食市场发生动荡。

事实上,受俄乌局势影响,截至3月,化肥价格周指数相比去年已经上涨了近75%。

而目前来看,引发化肥上涨的因素一个也没有减少。

因此相比天然气价格的高涨,接下来全球化肥价格的波动将引发更严重的担忧。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德国担忧能源危机引爆“愤怒的冬天”,对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从2003年和2004年开始,我国对经济过热的担忧一直没有消失,宏观经济调空政策从来没有停止。我们从国家发改委获知,这种降温措施并没有奏效,其原因是地方对中央关于经济降温的要求置若罔闻。7月22—23日我参加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举办的会议后发表了一篇我的看法“我国经济发展过热为何始终难以得到遏制。 当然许多国内外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否已经出现过热越来越感到不安,多种经济数据似乎给这种担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为29.8%,而城市的固定资产增幅则高达31%。一些行业的投资增速更高,汽车制造业为44.5%,纺织业为40.6%。银行信贷的增速也令人担忧。今年头五个月,银行新增约1.8万亿元,占中国央行全年信贷目标2.5万亿的71.2%。 美国摩根斯坦利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是一位中国经济的专家。他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城市化和基础建设规模很大,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大一些是可以理解。 但是,根据罗奇的估计,中国今年投资在GDP中的比例可能要超过50%。他认为,无论怎么说,这个比例都太过份了,无法持续下去。日本和南韩的投资比例曾经为全球之冠,但最高时也只有40%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对于宏观经济形势,主要应该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和判断,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速,增长速度超过了10%,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这说明现在的经济增长是过多的依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的。经济过热会带来一段时间以后价格水平的上涨,甚至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从经济增长的结构关系来看,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来解决。所以,我们应该针对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半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星期二开始在北戴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00多名负责经济改革、商务和市场监督方面的中央和省级的高级官员。人民日报引述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话说,北戴河会议准备讨论的议题包括经济降温、限制土地使用、控制信贷、提高能效、缩小贫富差距、改革制度。其目的就是研究给中国经济降温的新办法。 这些经济降温措施一旦形成,必然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城市对外招商带来很大的限制。而改革开放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洗礼,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西部、中部、东三省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不利于我国海外招商 我国商务部报告说,上半年中国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为2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约半个百分点。上半年获得中国批准建立的外国投资的公司有15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约7个百分点。6月份的情况更为突出,新建立的外资企业数目为4091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32%。 从我国的统计数据中我们显然看到,日本、南韩和台湾这三家在中国的投资加在一起要大于美国,也大于欧盟。但去年,这三家的在华投资总数下降了6.5%,今年上半年更是锐减了31%。美国企业的在华投资从2003年以来每年也都在减少。 在中国外资开始减少的同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吸收外资的情况开始明显好转。印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的青睐。其原因是,最近两年,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提高,不少台湾企业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都陆续增加了它们在亚洲其它国家的投资,越南、印度等已经进入许多投资者的视野。 虽然这些国家在它们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绝对数量方面还根本无法跟中国相比,但是,中国的FDI增长速度的下降确实有一点意味着中国对外资吸引力开始下降,说明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的高峰期已开始滑坡。 我国外资增速下降究竟是因何而造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当然造成外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有我国内部存在的客观问题,但也有外部因素而导致。 内部问题:我国沿海地区工人工资水平上涨,土地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两个方面挤压了外资的回报率,影响到投资商的直接经济利益;我国的经济降温措施也在客观上对外资的进入起到了限制的作用。 外部因素:由于我国近邻一些新兴经济体给国际资本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条件。如印度、越南等国家最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了这些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其次,日本经济增长的恢复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可能会流往中国的资金。许多日本企业增加了在国内市场的投资,这自然就减少了在中国的投资;三是中国对外贸易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影响到外资继续进入中国的热情。 综上所述,我国各省市应该清楚意识到中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过热,正在研究取有效调控措施给宏观经济降温。其宏观调控不会只仅仅只局限在2004年发出对土地批租整顿以及对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九大行业限制性发展等方面,而是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热,中央将取更加必要的手段严控信贷,遏制投资,紧缩土地使用政策以及改革制度等。 与此同时,西方投资商也因我国周边国家的经济正在兴起,他们把投资的目标转向我们的周边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如印度、越南为了与我国竞争国际投资商,其优惠政策比我国更加优惠,劳动力及其它方面成本也比我国更低等因素,从而把原本投资我国的西方投资商吸引到他国。 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使我国中部崛起,开发建设好西部地区,要在第十一五规划时间内尽快使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振兴和发展,要想使我国经济继续能平稳地走在一条持续发展的健康大道上,我们深感我国这些欠发达地区如:西部、中部、东三省如何继续能通过吸引外资达到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改变我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面临的任务是十分严峻的。 对外招商仍是我国经济持续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尽管国内经济宏观调控,国外招商形势严峻,但是从我国中央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纲要来看,我们可以感到,国家把未来发展的侧重点不仅仍放在中部崛起、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的宏伟大略方面,更重要的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到了首位,可见要使中国强大起来,不但要继续吸引外国大量的高科技产业和尖端技术的制造业项目,还要引进大量为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高科技项目。 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速、明显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这说明现在的经济增长是过多的依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的,但是我们只要仔细查阅我国近十年来吸收外资在我国沿海地区、中部、西部、东三省的比例,仔细查阅上述这些地区GDP增长与人口、教育、生活水平同步测算的比例,就可以感到存在极大的不平衡。 我们从国家商务部的网站上查阅,可以看到近十年来我国引进的外资总额,几乎近88%多点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以深圳、广州为主要城市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江浙两省为主要区域的长江三角地带、京津唐与渤海湾一带,相对外资引进来讲占的比重特别大,沿海地区的福建、山东、辽宁的大连所引进外资占有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

什么是低碳生活

德国柏林举办了一场记者会,在现场有很多记者询问能源的上涨对于德国的影响是否会很大,是不是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而德国的相关人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这是因为德国一直以来就是出于保障群众生活起居的国家,在危难时候会予以公众很多的支持。因此能源危机对于德国以及其人民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但是能源的上涨必定会物价的上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俄罗斯对德国天然气的断供导致德国不得不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储存天然气应对冬天的到来,并且天然气的储备已经达到了75%,这些天气足够应对冬天的寒冷。但是由于德国在欧洲地位比较庞大,因此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能源危机的到来使德国经济出现了停滞,种种因素都导致了德国可能需要面临物价上涨以及通货膨胀等危机。

物价上涨之后德国居民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等价格的商品,那么这样一来居民们的积蓄就会大大减少,幸福指数也会有所下降。而且通货膨胀也会让德国居民在2022年的冬天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天然气等能源才可以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天,尽管德国也明确表示燃气的断供对德国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但是在国际这个大环境之中,任何情况的变动都是国家所无法预估的。因此在冬天还未真正到来之前,德国也并不能够准确的判断是否会有后续危险因素的发生。

而且经济的下滑也让民众民不聊生,可能也会引起或者抗议。如果没有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天然气等能源问题的话,那么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爆发,则是整个国家都难以控制得住的了,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也可能会引起全球性问题。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日益强化的和环境制约,我国清醒认识到当前高碳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缓解国内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国际社会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断上升,使我国不可避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扩展资料:

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和世界潮流。低碳产业和技术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如不加快向低碳发展转型,将在产业和科技竞争中面临落后的危险。

从排放源看,既有火电、钢铁、水泥等工业源的排放,又有机动车、飞机等移动源的排放,还有餐饮油烟、装修等源头的排放。减少雾霾,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减排,有效降低伴随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发展煤气化等洁净煤技术,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发展风能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广节能低碳工业设备、家电、住宅、汽车等。

旅游时,请自带清洁用品,减少更换被铺的需要,因酒店每次回收的毛巾、被单、床铺都需要用大量的水和清洁剂来清洗,造成水质污染。一次性的洗刷用品都要经历回收、再造的过程里产生废物及废料地球是需要好几十年才能氧化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低碳生活